周毛吉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果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幽默的語言,引用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看到或聽到的物理現(xiàn)象,我想物理課堂上,學生一定會學得輕松學得愉快,一定會充滿生機和活力,達到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形成良好的教學藝術(shù)是廣大物理教師的追求。
一、營造快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的語言幽默、生動、精煉、準確,就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就愿意聽,使得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
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冊的第二章第二節(jié)“反射定律”的角度關(guān)系時,我向?qū)W生打比方:“我們都說孩子長得像爸媽,爸媽不可能像孩子:有了爸媽才會有孩子,所以有了入射角才有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又如,在教學勢能時,我向?qū)W生說:“今天天氣比較冷啊,剛才同學們在上學校時,天空中正飄起了雪花,但我們依然不緊不慢地上學;如果天空中飄的不是雪花而是冰雹,同學會如何趕路呢?學生立即回答:“那一定跑步上學的?!蔽医又鴨枺骸罢埻瑢W們分析:這雪花和冰雹,它們從天空中落下時,勢能和質(zhì)量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接著在講勢能和相對高度有關(guān)時,我又向?qū)W生提問:“為什么我國的許多的發(fā)電站大都建立在高山與平原地帶交接的地方?!蓖ㄟ^學生的思考,讓他們理解物理學中的勢能和相對高度的關(guān)系。
二、用情感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教態(tài)自然的教師,走進課堂應面帶微笑,說的每句話都是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學生的進步都是在教師的期盼和鼓勵中產(chǎn)生的。多年來的教學實踐,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就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就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就能使他們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當中。
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速度”時,課堂上,我先給學生播放了《我心永恒》音樂,并采用電影獨白的方式給學生朗讀一段故事“1912年4月14日晚,在美麗的大西洋上行使一條號稱永不沉沒的船,船上游客們正陶醉在音樂聲中,這時主人公羅絲卻準備跳海輕生,此時此刻,另一位主人公杰克在遠外看到了,他立即以5.5米/秒的加速度沖向前來,羅絲因此得救了,他們從此走到一起了;現(xiàn)在請問同學們,如果杰克不是以5.5米/秒的加速度跑上前來,而是以2米/秒的速度不緊不慢地踏步走來,他能救得了羅絲么?”
三、準確引導為學生學好物理搭橋引路
我所教學的班級中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nóng)村,可是這些學生,由于受家庭經(jīng)濟、教育等因素的制約,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做作業(yè)時,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稍有疏忽就會造成錯誤。他們之間掌握知識程度也不一樣,特別是所學的物理學科方面,大部分學生又存在著基礎(chǔ)差、知識面窄等現(xiàn)象,學習成績千差萬別。面對這種情況,更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認真引導。
(一)課堂上教師要認真指導
學生在解題時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再加上對物理知識理解不透徹,常會出現(xiàn)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這時,就需要教師找準問題,進行指導。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的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熱機效率”后,讓學生討論某種燃料燃燒時放出來的熱量與其質(zhì)量之比和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來的熱量與其質(zhì)量之比有什么區(qū)別?他們是不是都指燃料的熱值?大多數(shù)學生都說是,這說明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燃料的熱值的概念,他們忽視了“完全”這兩個字,找到癥結(jié)后,教師重點講解“完全”含義,才能突破這個教學難點,使學生對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引導
對于難度大的題目,教師要對題目進行分解從而突出解題思路,把學生引向正確的解題之道。例如,在教學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的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學生在做“某家庭需要將50kg20℃的水加熱到60℃作為生活用熱水,他們利用煤氣灶燒水,需燃燒0.8煤氣。煤氣灶燒水的效率是多少?”由于剛學到熱機效率的知識,很多學生不知道怎么解題,我便將此題分3步來解:1.求50kg20℃的水加熱到60℃需吸收的熱量。2.求完全燃燒0.8kg煤氣放出的熱量。3.求煤氣灶燒水的效率,并引導學生在比熱容和燃料的熱值的關(guān)系。應用學過的知識解答,由于分層降低難度,學生在教師正確引導下,順利實現(xiàn)了認識的飛躍。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節(jié)課的成功,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一種和諧、完美的教學境界,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