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拂塵
您能講一下您的經(jīng)歷嗎?
我是今年油畫系一工作室畢業(yè)的本科生,年齡比較大了,今年43歲,之所以這么大的年齡還要學習,是因為我覺得畫畫要不斷地充電,不斷地進行。我畫畫三十多年了,能不斷從中找到樂趣,找到新的藝術語言和創(chuàng)作方式。我也跟工作室導師像是胡建成老師、孫遜老師、林笑初老師、石良老師……學了不少東西,他們對我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進行了非常細致的輔導。畢業(yè)作品畫了兩個多月,呈現(xiàn)出來了,還不太完善,但是我已經(jīng)盡最大的能力了。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創(chuàng)作開始不是畫這三個,是幾個女性。幾天以后,覺得不太理想,所以換成兩張自畫像,想要描繪一下我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就像這張畫,叫做“那惱人的秋風”,我用這個表情企圖描繪我當時的心境,當時沒有風,但是我在描繪心里的風,所以我是希望用傳統(tǒng)的繪畫技法,去表達一些當代的觀念。因為我的孩子還很小,才7個月,也不在我身邊,其實挺想孩子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又必須在這邊進行,所以心里面很糾結,一邊要追求事業(yè),那邊又要想孩子,很煩惱,就表達了我的心境,畫了這幅“惱人的秋風”。這幅“喜從天降”,也是表達我自己的情緒,我的小孩子剛生出來,是喜悅的事,怎樣表達呢?用喜鵲突然間飛,和我驚訝的表情。表情里帶有一些驚喜,還有期待,我表達的是這樣的情緒。我本來想畫一個貓頭鷹,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來講不是特別的吉利。畫面即有觀念,有唯美一點。不像單純畫一個肖像,畫我一個腦袋。像我四十多歲的年齡,我的臉誰愿意看呢,人家看漂亮女孩越看越愛看,我的臉沒什么可看的。怎樣把我這張臉有可看性,得有情緒的表達,這樣構成關系才不膩,我是這樣做了一個轉換。中間這張畫,這是我向文藝復興的達芬奇《蒙娜麗莎》致敬的一張畫。因為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他本身也是三杰中大家公認之最,是一個泰斗級的人物,是一個藝術大師。我們畫油畫本身都是跟西方學的,很多畫法都源自文藝復興,所以我借鑒了一下《蒙娜麗莎》的構圖,然后畫了一個當代女性,用一個當代女性去表達這種敬意。后面有一個美麗的田園,前面是一個美麗的當代少女,本身田園很美,少女是秀色可餐,這么一個靚麗的風景,所以秀色和田園,共同奏響了一個美麗和諧的樂章。
繽紛家居201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