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之盛
(永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商丘 476600)
數(shù)控下料編程是將修改工藝尺寸后的CAD格式零件,調入到數(shù)控設備采用的FastNEST編程軟件中,通過對零件進行合理的排版,生成下料需要的txt文本格式程序。在生產實際中,對一些形狀簡單、圖形規(guī)則的零件,通過簡單的排版編程,即可實現(xiàn)對板材的充分利用。但是對部分形狀不規(guī)則、外形結構相差較大的零件,需要編程人員充分模擬、合理排版,才能做到精簡節(jié)約下料。本文以美國Hypertherm公司EDGE數(shù)控系統(tǒng)為例,結合液壓支架結構件不同種類零件下料情況,對FASTNEST編程軟件在實際編程中的一些組合排版實例、套料技巧、編程方法進行研究與探討。
1)直線與圓弧組合的零件。如頂梁、掩護梁、伸縮梁、護幫板等結構件中的耳板,此類零件在直線端點與圓弧切點存在斜線,兩件組合排版更加省料。
2)方框形零件。如頂梁的框板、前梁的端板等,此類零件中間為方框形,方框內的實體料屬于邊角料,需要通過其它組合排版,消化中間的邊角料。
3)不規(guī)則、多角度的零件。如底座的加強板、貼板等,此類零件有直線、圓弧、斜邊、不規(guī)則圓角及多道拐角,需要通過合理地旋轉角度、調整相互之間的間隙進行排版。
4)大而長、寬而高的零件。如放頂煤液壓支架的頂梁主筋、底座主筋等,這些零件的下料需要根據板材大小進行合理的排版編程。
1)直線與圓弧組合的零件。
如圖1所示,圖1(a)中的零件A與B為一組,A為首件切割零件,B是零件A順時針旋轉180°后的形狀。通過FastNEST套料編程軟件,將A、B通過圖中方式組合,讓兩者斜邊相互對應,其間隙可通過軟件參數(shù)設置為10 mm。圖中箭頭指出了切割點起始位置,切割方向按照順時針路徑行走。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零件變形,保證切割質量。圖 1(b)與圖 1(c)基本與圖 1(a)相似,均將零件“凹”的部位作為兩者對接的位置,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組合排版應用效果,達到組合后整體外形成“矩形”。
2)方框形零件。
組合一外圈為一件框板,方框內排版了A、B兩件耳板。根據框板內框尺寸大小、板厚及材質,將同種規(guī)格的耳板添加其中,進而可以組合下料。在編程過程中,編程人員應先將A調入到編程軟件中,再將B調入,最后添加框板,先后順序不能顛倒,否則造成切割順序的變化。A、B切割按照上面的方法,先切割A,再到B,順時針切割。切割框板時,按照組合一中的指示,選擇“切割點”作為起始點,內框割完后,進行外圈輪廓線切割,方向如箭頭所示,均為順時針方向。
圖1 直線與圓弧組合的零件
圖2 方框形零件
組合二所示的與圖1相比,增加了一項新的切割方法,即公共邊切割。在添加零件順序方面,先添加工件1,選擇“公共邊切割”,隨即出現(xiàn)工件1和工件2的組合圖形;然后添加工件3,選擇“公共邊切割”,就會出現(xiàn)工件3和工件4的組合圖形。最后添加框板,按照切割點1、2、3、4、輪廓線切割點的順序,依次設置好引入線。
上述兩種組合方框內的切割點,均設在零件的左側,主要是因為“方框一”切割完畢后,會自動移向“方框二”,數(shù)控割嘴的切割火焰依然會對零件母材造成影響。如果設在右側,割嘴在移動中,勢必會造成方框內側邊棱的缺陷,影響了工件質量。若設在左側,方框切割完畢后,割嘴從中間的邊角余料上經過,不會對母材造成影響。
3)不規(guī)則、多角度的零件。
圖3(a)為液壓支架結構件底座主筋貼板標準圖紙形狀,其外形完全不規(guī)則,由直線、圓弧、斜邊、多道拐角等組成。按照正常單件下料或者簡單的組合套料,其左上角、右方向均會產生大量的邊角余料,板材利用率極低。
圖3(b)組合排版為改進后的方案。首先將圖3(a)貼板沿水平線鏡像,然后測量“特殊”基準線與水平線的夾角(29.11°),再以“旋轉圓心”為端點,將貼板旋轉-29.11°,使“特殊”基準線呈水平狀態(tài),這樣就出現(xiàn)圖3(b)的形狀了。
圖3 不規(guī)則、多角度零件
在實際編程時,只需將兩件貼板按照圖3(b)左半側進行排版,接著就可以生成程序。數(shù)控操作人員調出程序,手動操作排出相應的橫縱效果圖。從圖3中可以看出,第二組的A點,移到了第一組的右下角;B點,移到了第一組的C點區(qū)域。貼板之間的“Z”形,上下最大限度地貼合,前后排列緊湊,材料利用率較高。
4)大而長、寬而高的零件。
圖4顯示的為ZF3200/16/24放頂煤液壓支架頂梁主筋下料排版圖。A、B、C、D 4種主筋板共同組合,生成一個程序。每下一組主筋,正好是一架頂梁的主筋數(shù),方便下料、統(tǒng)計。由于其長度大(4 m以上),形狀不規(guī)則,若按照同種單件下料,直接影響了一張鋼板出料的數(shù)量。改成整體組合排版下料,不僅可以充分地利用板材,并且可以做到以最少的投入,完成批量支架的下料任務。
圖4 大而長、寬而高零件
圖5為液壓支架頂梁的側板,其長度大、不規(guī)則。上方為標準圖樣形狀,若單件編程下料,排列將逐漸偏移,邊角料越來越大,板材利用率不高。若通過特殊旋轉,改成下方排版圖編程下料,板材利用率將明顯提升。通過研究分析,將A、B兩點連線,旋轉至水平線,然后鏡像調整方向,再根據板材大小,合理地微調上下交錯間距,即可完成該復雜圖形的編程。
圖5 液壓支架頂梁的側板
圖4 、圖5顯示的是大而長的零件排版,圖6顯示的寬而高的零件。該圖為液壓支架底座的主筋板,其外形呈“L”形。如果按照簡單的旋轉對接兩件組合,中間的余料較大。因其板材為Q460、δ25,與其吻合的同種規(guī)格小型零件較少,因此無法得到快速、有效的二次利用。
根據生產實際,結合板材的外形尺寸大小,按照圖6排版方法,通過添加7件,進行復雜、錯位組合排版。這7件零件合成一個整體,外形近似“矩形”,各個位置相對緊湊,產生的邊角料少、小。圖中標識黑點位置是切割起始點,所有零件按照序號遞增的順序,順時針切割。這種多件組合、復雜錯位排版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復雜零件下料的板材利用率。
圖6 液壓支架底座的主筋板
本文通過對4大類不同形狀的零件排版進行了研究分析,列出了具體組合方法。這些組合排版、套料形式,均在生產一線中進行了檢測、驗證,效果非常明顯。另外,在實際下料編程時,一定要根據零件形狀,并結合實際板材大小,進行科學、合理、高效地排版編程,這樣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板材,進而更大幅度地提高板材利用率。
[1] 孫彥元.數(shù)控火焰切割機的自動編程[J].機械工人:冷加工,2004(4):78-79.
[2] 妖京元,宋麗君.淺談數(shù)控火焰切割機的使用[J].機械工人:熱加工,2006(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