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靜
浙江省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
變化座位模式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盧麗靜
浙江省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傳統(tǒng)的“秧田式”的座位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教學模式下要求。本文通過分析英語課堂中學生座位安排中出現(xiàn)問題,旨在探討合理安排小組座位,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構建英語高效課堂。
高中英語;座位;問題;策略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貫徹這一理念,英語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長期的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合理的座位安排可以促進課堂交流,便于學生交流與合作,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學意義。而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小組座位安排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和不合理之處,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和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1.座位安排模式固定化。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秧田式”座位安排是較為普遍的組織形式,課桌整齊劃一,易于教師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有助于調(diào)控教學過程,易于系統(tǒng)講解新授知識,學生之間相互干擾少,容易集中注意力。但這種座位安排在師生關系上缺乏平等的觀念和氛圍。常常是幾位學生唱“主角”,大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兩極分化嚴重,不利于高中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教學發(fā)展的趨勢,而“秧田式”顯然不利于小組交流、合作與探究。有些英語教師會在課堂中根據(jù)需要把前后桌組合起來,隨意組合,沒有具體的指令,往往會造成短暫的混亂期,存在著很大的弊端。
2.座位安排簡單隨意化。
合理的座位安排往往可以激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少高中英語老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有合理、有效、科學地利用座位這一教育資源。在平時的座位安排時顯得過于簡單隨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身心特征和發(fā)展需求,反而造成小組合作的低效甚至是無效。小組合作并不是簡單的把座位組合在一起。學生雖然圍桌而坐了,但是沒有真正地發(fā)揮小組的作用,合座但不合作。學生只是座位的形式變了一下,依然面朝老師,老師指揮著學生們上課,沒有真正發(fā)揮小組作用。
3.座位安排有失公平。
在素質(zhì)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不可否認的是應試教育仍較為普遍,在座位安排中,教師主觀性在座位安排中表現(xiàn)明顯。教師更傾向于照顧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和自己喜歡的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座位安排更有利于這些學生。同時,有一些教師把座位作為一種變相體罰的手段,讓學習差、品行差的學生坐在“特殊”的座位上,往往這樣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被孤立起來,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1.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點。
安排小組座位要突出學生的個性和活力,不能只看中課堂秩序和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班集體活力的培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座位編排時,班主任有意將學生崇拜的對象或?qū)W習的榜樣或追趕的目標,放在其眼前或身旁,學生時時受到激勵、處處受到督促,這樣就能潛移默化地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合作交流,滿足了他們的交往需要,即歸屬和愛的需要,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有一種集體歸屬感和其他成員給予的關心、幫助。
2.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
特級教師魏書生認為,把選擇座位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是對學生上進愿望的最大信任,而且能對這一教育資源實行最合理的配置。小組座位安排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座位安排中要關注學生身體、精神以及情感,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個性特點,對于后進生或者性格孤僻的學生,不能單純地把他們座位后移或孤立起來,應有目的地把他們穿插在適當?shù)奈恢蒙稀?/p>
3.座位安排要時常變換。
一成不變的座位安排會讓學生感到厭倦,也不利于學生多向交流。所以,英語教師要設計不同小組座位安排模式,如圓形、“T”字形、“田”?字形等,以此來適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在英語課堂上,我們要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fā),在課桌椅的布置上要靈活掌握,不能一成不變。例如,在教學英語語法知識時,在座位布置上仍舊可以選擇“秧田式”座位方式,在上英語口語課時,可以將課桌椅布置成圓形,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氛圍,以方便學生自由發(fā)言,也可以將課桌椅劃分為N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由討論。最后,小組座位的安排也要考慮到教師具體的教學及其目標,不能盲目的的追求標新立異,座位必須與活動的性質(zhì)和需要相適應,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教師的控制課堂的能力。教學實踐表明:當學生面對面時,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很容易將實踐浪費在聊天、小動作上,因此,英語教師要時刻注意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絕不能放任自流,對于一些課堂控制能力較差的教師,最好是采用一些比較正規(guī)的模式,等經(jīng)驗豐富時,再來靈活的安排座位進行分組的教學。
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學生和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出發(fā),科學靈活的布置學生的座位,開發(fā)多種形式與內(nèi)容的英語教學,不斷的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1]黃春燕.變化小組座位模式,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J】.吉林教育,2013年01期
[2]王雙亭.如何有效地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J】.新課程(中),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