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喜
河北省固安縣教育局
淺談中學美術教學
羅艷喜
河北省固安縣教育局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要通過不同的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這才是高水準的教學,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在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良好的情緒中獲取新知識創(chuàng)造新作品。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到學習創(chuàng)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
初中美術;課堂學習;興趣
莎士比亞曾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痹诿佬g課堂上,要想使學生對美術學習內容感興趣,就必須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來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呢?用怎樣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使師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協(xié)調統(tǒng)一,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針對以上問題談談自己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美術同其他學科相比,“創(chuàng)設情境”顯得尤為重要,它具有可視性和非語義性特點,因此在教學時,美術教師利用豐富課程資源,借助生活現象、自然現象、美術史實與其他學科,拓寬學生視野,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
1.利用音樂效果來創(chuàng)設情境。
都說音樂美術不分家,音樂以其明快的旋律,改變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而美術則以其清晰的畫面,也使抽象的音樂語言增強形象性。因此,在美術課教學中注入音樂內容,既有利于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的審美氛圍,也有利于學生愉悅身心、激發(fā)靈感、發(fā)展思維和陶冶情操。在美術課程中使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于通感效應來喚起學生的審美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是一種方便有效的好辦法。
2.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教學技術手段也相應提高。多媒體教學是將圖形、圖像、文本、動畫視頻、聲音等多種媒體,經計算機處理后再生動展現在學生面前,掀起學生情感波瀾。多媒體這種形色兼?zhèn)洌暻椴⒚膱鼍皬娏覜_擊學生視聽,使學生很快入境,讓學生在情與學生的意境感染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3.利用道具創(chuàng)設情境。
道具創(chuàng)設情境能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產生創(chuàng)作靈感。如:在教《盒子造型游戲》一課時,教師應把各種大小、形狀、色彩不同的紙盒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親自去感受,這節(jié)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運用道具創(chuàng)設情境,道具的使用信手指來,并以巧妙運用,會有不同的課堂效果。
語言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傳授知識的主要媒介,它是教師思想態(tài)度,情感觀念的載體。良好的教學語言應當是情意性和知識性的統(tǒng)一體。學生不但能從中學到知識而且能得到美的享受。教學語言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水平,把擁有語言藝術的高度修養(yǎng),做為自己的目標。
有些人把美術課稱為“圖畫課”,認為美術課就是教師把范畫往黑板一掛,讓學生臨摹就行了,但這種呆板的教學方法怎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與之相對比,美國學生學習美術,老師往往不設樣板,不立模式,讓學生在現實生活到內心想象的過程中自由地“構圖”。其目的就是引導學生用“心”參與,真實地表現自我,使學生的獵奇心理和自我表現心理得到滿足,學習美術的興趣就會很高。因此美術課堂上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保持教學活動新穎性,持續(xù)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術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盡量動手動腦,創(chuàng)造出他們滿意的作品。在課堂上,應巧妙地選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chuàng)設愉快、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情感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進程,效率。而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和學習始終離不開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當學生看到自己身臨其境存在價值,并在成功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找到的興趣,這對他們也就會覺得學習美術是如此快樂,自己也就十分樂意地投入到美術課當中去。
美術教學的獨特是不可代替的,通過藝術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豐富,心靈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使課堂產生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鼓勵學生自主、自由地去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產生愉悅的情緒,以此來啟動學生內在的活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而不是把所有的學生培養(yǎng)成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充分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fā)展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有快有慢,接受知識能力有強有弱。所以,對他們一節(jié)課又畫又染、又作又動腦的辛勤勞動,應給予充分地肯定。根據學生的年齡,采用多姿多彩的評價方法,如低年級采用紅星制,中高年級采用百分制和恰當的評語激勵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有利因素,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寬松、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huán)境,使之由此產生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從而接受美術教學。
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使課堂產生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鼓勵學生自主、自由地去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產生愉悅的情緒,以此來啟動學生內在的活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