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大學審計處 王 鴻
控制自我評估(Control Self Assessment,CSA),是指企業(yè)組織為實現企業(yè)行為目標,通過企業(yè)管理層及全體員工定期審核企業(yè)內部控制系統(tǒng),以協(xié)助企業(yè)組織降低或者消除企業(yè)風險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自我評估方法。這種評估方式相對于其他形式的評價來說,主要特點是:評價主體是與內部控制設計和執(zhí)行相關的人員,是內部控制相關人員對自己所涉及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并且提出建議的一個過程。最初起源于加拿大海灣能源公司,自1987年開始,作為一種有效的內控流程工具被應用于該公司的業(yè)務中。近幾年來,國內組織也開始嘗試應用控制自我評估進行內部控制,從而也為組織的管理工作建立預防為主、遏制腐敗的長效機制。
(一)有助于降低決策風險,形成良好內部控制氛圍 開展控制自我評估,有助于提高組織對內部控制的重新認識和責任意識,促使組織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地執(zhí)行內部控制制度,并將決策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范圍內,同時識別風險暴露情況以及時采取行動措施??刂谱晕以u估能綜合地控制組織的各方面的風險,因為它強化個人自我評估意識,提高自我評估意識的觀念,這樣就使組織管理層對內部控制有更好的了解??刂谱晕以u估要求對發(fā)現問題進行改進的同時使管理層更了解組織的狀況及風險,從而為組織的內部風險控制建立起良好的控制氛圍。
(二)有助于提高固定資產利用有效性,防范資產流失雖然國內的企業(yè)組織大多已經建立各項內控管理制度,但是控制自我評估還尚未開展。CSA作為事前控制的有效工具,提高了固定資產利用的有效性,包括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同時能夠防范盲目進行物資采購、基礎設施建設規(guī)模隨意擴大、無形資產被忽視甚至流失、資產的閑置等資源浪費現象的發(fā)生。要把這種控制自我評估的思想貫徹到每位員工,組織管理者更應具備這種意識,做到防范在先,以增強組織自我檢查、防范和改善的能力,防范資產流失。
(三)有助于實現企業(yè)組織目標,確保組織快速穩(wěn)步發(fā)展 組織目標是指一個組織未來一段時間內要實現的目的,它是管理者和組織中一切成員的行動指南,是組織決策、效率評價、協(xié)調和考核的基本依據。比如,一家企業(yè)的總體目標要包括:保持一定的利潤率及投資回收率;保持開發(fā)專利產品的重點研究;使產品占有國外市場;保證產品的競爭價格;達到本行業(yè)中的競爭優(yōu)勢地位等。而控制自我評估在企業(yè)組織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刂谱晕以u估使組織管理者和員工的內控意識增強,從而優(yōu)化公共資源配置,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實力,及時發(fā)現與組織目標的差距,規(guī)范內部管理工作,最終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實現組織目標,確保組織穩(wěn)步、健康地發(fā)展。
(四)有助于組織自我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控制自我評估是通過評價、反饋以及再評價這樣一種循環(huán),報告組織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持續(xù)地進行自我修正及完善的過程。通過控制自我評估的實施,能夠查找并分析組織內部控制的缺陷,而且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督促、落實及整改。采用這種評估方法,組織管理層可以及時堵塞各種管理上的漏洞,以防范及降低偏離組織目標的各種風險,并且可以做到舉一反三,從設計和執(zhí)行等方面全方位地健全并優(yōu)化組織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促進組織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
(五)有助于管理者開展監(jiān)控,以改善可用信息數量與質量 控制自我評估把內部控制的思想貫徹到組織的每一個員工的日常工作中,管理層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通過監(jiān)督組織的活動為整個組織的生存提供保障。通過控制自我評估,內部審計人員和全體員工就能合作對業(yè)務中的內部控制開展評估,同時管理層能從員工處收獲大量的信息,之后再從中選擇有效的信息以供內部評估應用,這樣也會增強管理層對員工的信任,可用信息的數量就會不斷增加,從而減少評估過程中在收集足夠信息和對信息辨別真?zhèn)紊侠速M大量的時間。
(一)控制自我評估模型 控制自我評估是由組織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參與的評估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性、有效性的一種方法??刂谱晕以u估模型成為強大的內部控制工具。其模型表明,組織為了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環(huán)境,就必須對組織實施有效的控制目標和控制活動。這里的目標和活動依賴于組織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環(huán)境以及風險評估和監(jiān)控業(yè)績過程。如圖1模型所示,實踐中對該模型進行應用,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huán)境,使所有員工清楚內部控制的目的和目標,有了目標員工就有了自評的方向,進而開展風險自評,向管理者不斷反饋評價結果,同時管理者要不斷與員工進行溝通和信息交流,以建立組織完善的內部控制環(huán)境。
(二)控制自我評估方法 具體如下:
(1)問卷調查法。在很多情況下,問卷調查是收集組織內部控制信息的有效方式。問卷調查法能了解內部控制的基本情況,及其開展業(yè)務類型等基本信息。被調查者只需回答一些:“是”“否”“有”“無”等簡單的答案。在應用這種調查方法時,內部審計人員需要進行事先的計劃、溝通以及事后的反饋。也就是說,調查問卷問題在設置上要能涵蓋引起他人注意的程序和系統(tǒng),確保問卷結果能切實反映參與人員對內部控制的看法,然后發(fā)放到組織利益相關者手中,從而了解內部控制和風險的有效信息。同時要對被調查者進行監(jiān)控以便收回一定數量的調查問卷,并進行整理分析調查結果。
(2)研討會法。研討會法是一個過程,包括會議之前的計劃、制定應急預案等過程。研討會法是召集組織中盡可能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來自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相關人員就風險管理整合、計劃決策、質量協(xié)調等進行討論。討論時要進行分組討論,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的問題要及時落實到組織中。研討會上個人要進行工作經驗總結,提出現階段工作遇到的問題以及問題的嚴重性,對組織風險較大的問題要及時解決。研討會后,要把會上的信息匯總,盡快地傳達到組織的管理層手中,以便管理層做出降低組織風險的決策??刂谱晕以u估所使用的各種方法從應用效果上看,研討會法是最好而且最能夠達到控制自我評估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成功應用的成本最大,可能遇到的困難也是最大的。
圖1 CSA 模型
(3)管理結果分析法。管理結果分析法是內部審計人員向組織的相關管理者及員工收集組織內部控制的特定方面或過程的相關信息,并將收集到的信息和其他來源的信息一起進行綜合分析并評價的方法。它是基于問卷調查法和研討會法的一種引申方法,是一種比較節(jié)約組織運行成本的控制自我評估方法。使用這種方法還能通過組織員工學習的過程有效提高組織員工的素質。
(三)控制自我評估實施流程 控制自我評估作為評估內部控制的一個流程,可使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內部控制在實現組織目標中的價值,也可以向內審人員提供關于風險和控制的最新的、最準確的信息。
控制自我評估的一般程序是:第一,內部審計部門要制訂控制自我評估的工作計劃,主要包括確定自我評估的主題、評估內容、評估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參與的人員等;第二,內審人員要組織相關管理人員以及參與自我評估的人員就控制自我評估的目的、評估的內容和評估程序進行事先溝通,以提高控制自我評估的效果及效率;第三,內審人員要提前準備參會所用資料,包括工作計劃中的主要內容如評估的時間、地點以及方法,并告知參會人員;第四,召集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及參與自我評估人員進行控制自我評估;第五,在控制自我評估過程中,內審人員應該做好協(xié)調和記錄工作,組織好評估的全過程;第六,在實施控制自我評估的過程結束后,及時反饋,對意見、建議及評估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并提交控制自我評估報告。具體自我評估程序如圖2所示。組織管理層和內審人員在進行控制自我評估之前要進行商討并聯合設計調查問卷,之后要組織進行問卷調查。同時各職能部門要進行各自部門的自評以及員工的個人自評,內審人員進行問卷的收回、整理、分析、整理并匯總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然后組織全體員工參加專題研討會。會上,內審人員要按問卷反映出的問題的風險程度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討論,如果沒有問題,下一步編制自我評估報告;如果存在問題,各職能部門重新進行部門自評和員工自評,直至將問題解決,以降低組織內部控制的風險性。
圖2 CSA 流程圖
控制環(huán)境 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是評估的基礎,內控制度是否完善關系到控制自我評估能否在組織內部有效實施。企業(yè)組織應該有專門機構或指定專門人員進行定期監(jiān)督檢查,對組織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進行評價??刂谱晕以u估能有效地增強內部控制的監(jiān)督力度,從而進一步提高組織全體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增強組織員工參與內部控制管理的自覺性、針對性及協(xié)調性,使全體員工能夠自覺形成組織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的良好氛圍。
(二)提升內審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強化風險意識 內部審計人員作為控制自我評估的策劃者、組織者、宣傳者和參與者來策劃控制自我評估,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熟練的專業(yè)技能、資深的專業(yè)背景和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隨著組織規(guī)模的擴大,企業(yè)應該建立控制自我評估機制來評估和確認各種風險。組織的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要,只有將風險控制作為內部控制的核心,內部控制系統(tǒng)才能夠快速識別、評估風險,并能夠有效地控制風險。
(三)明確評價標準,為內部控制評價與外部鑒證提供依據 評價標準的設計要符合組織的現實情況,要將定性標準與定量標準同時使用。首先,要建立組織風險的控制模型,評價組織風險的嚴重程度等級,按照風險程度和風險級別賦予權重。根據統(tǒng)一標準,搜集相關資料以定量分析評價;其次,要對內部控制活動綜合評價,對可建立內控制度的健全比率及內控制度可執(zhí)行的比率進行定量分析;第三,對所收集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評價,這需要組織內部進行信息溝通,判斷信息的可靠程度;第四,要對內控環(huán)境進行評價,包括綜合評價員工對控制自我評估的接受程度,組織內部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實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切實可操作性等。所有這些內部控制制度評價的順利并有效地執(zhí)行都給組織的外部鑒證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四)控制自我評估應與內部審計同時應用 控制自我評估和內部審計應同時并存,前者并不能替代后者。組織應該充分結合兩者的功能,使二者共同發(fā)揮更大的效用。內部審計對控制自我評估的作用貫穿于評估工作始終。實施之前,內部審計為控制自我評估提供有力的證據;實施過程中,內審部門負責項目的開展工作;實施之后,內審部門已經履行了控制自我評估的職能,對內部控制系統(tǒng)進行了有效的監(jiān)控,同時對后續(xù)整改措施的落實還要進行有效地監(jiān)督和指導。
[1]周成彥、周茜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信息披露現狀考察》,《財會月刊》2014年第23 期。
(一)建立有效的控制自我評估制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