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錦 編輯|趙涵漠 攝影|王曉東
告訴他們,我要去火星了
文|靳錦 編輯|趙涵漠 攝影|王曉東
一個普通青年想要完成從小城公務員到地球代表的身份轉(zhuǎn)換。
Who is it 李大鵬,入選荷蘭人巴斯·蘭斯多普創(chuàng)設的“火星一號”項目的100人名單。
為拍照,李大鵬先生從柜子里翻出唯一一件白襯衫,是他結(jié)婚時穿的。家中書冊雜物凌亂,他挪出一片空地,手持兩盞LED燈對準臉龐,燈光灼熱,他堅持很久。
兩年前,這位邯鄲林業(yè)局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穿著同樣一件白襯衫參加了荷蘭火星移民項目MARS-ONE(火星一號)的面試。他精心準備,背好40頁的英文知識手冊,上淘寶買VPN和攝像頭,并給自己打了燈光。鏡頭里,這件白襯衣對他而言實在太大了,肩線滑落。李大鵬身高不到1米7,體重106斤,戴275度的近視眼鏡,像個高中生。他在網(wǎng)上讀到一個標準宇航員可以“3分半跑1公里”。為了證明自己身體達標,在之前的報名視頻里,他一口氣跑上小區(qū)花園里一塊1米高的大石頭,并堅信這“一眼就能打動他(面試官)”。
荷蘭人巴斯·蘭斯多普在2011年啟動了“火星一號”項目,聲稱要在2023年將人類送往火星生活,目的是拓展新的居住領地,但行程有去無回。全球報名者逾3000人。在2月13日公布的名單里,最終有兩名中國人進入前100,包括32歲的李大鵬,這是個不小的勝利,最終的4個“移民”就將從中產(chǎn)生。
“我知道他當真報了名了,我是真的害怕了?!蹦赣H程敬存說。自從2013年李大鵬報名參加“火星一號”之后,她再沒安心過。還沒入選時,李大鵬就常在家里舉起雙手,歡快喊道,“不在地球了,要上火星了?!背叹创娌欢鹦牵宦犝f有去無回,“心里都炸了”。
妻子蔣朝杰則平靜許多,從沒把去火星當成正經(jīng)事。“去就去唄。”她先是表現(xiàn)出無所謂,但更重要的是她不相信技術會在20年內(nèi)成熟,“20年李大鵬就50歲了,你說人家誰要50歲的老頭去上火星,那可能不?”
李大鵬收到入選郵件的那天,有朋友來錄視頻。鏡頭里,李大鵬興奮地握住拳頭,在背景處,蔣朝杰毫無反應,安靜地看一本《意林》。攝像的朋友感慨一句,你看,嫂子多淡定。
蔣朝杰是中學數(shù)學老師、班主任,辦公室里卷子成堆。相比于丈夫的清閑公職,她忙碌如陀螺,每天6點半起床,晚上8點多才回家。丈夫參加火星計劃也挺好,她當這是他平凡生活里的念想,“多了一個事干唄?!敝皇窃谡煞虿粠兔ψ黾覄盏臅r候,她忍不住責怪:“你往你火星走吧,反正你也不干活?!?/p>
家中沒有人相信,小城青年李大鵬會和航天項目扯上關系。李家從體力勞動到辦公室文職,用了三代人,沒想過還能上天。李大鵬的三舅上過大學,是唯一支持他的人,還送他一部相機。程敬存不樂意,“那你支持吧,反正俺不支持,你要(支持)叫你閨女去?!比税参克?,就算支持,這項目最后也輪不著大鵬。
李大鵬對家里人的反應并不在意,火星話題從不進入飯桌談話,正如他在報名的時候也沒有和家人商量。得知入選后,他立刻花135元在某網(wǎng)站發(fā)了3篇新聞稿,希望可以被百度搜到。他存有一個三四十人的媒體通訊錄,是從微博搜索關鍵詞“記者郵箱”得來的,然后把自己寫的通稿發(fā)了出去。當時正值過年放假,回應寥寥。但李大鵬還是敏銳地意識到了新聞規(guī)律,吃年夜飯時他對家人說,過年后記者會來家里,要熱鬧了。
“反正我就想把自己的作用折騰得大一點,自己在整個人類發(fā)展的這個過程中,我自己能做的,起的作用大一點,自己做的事情多一點,我覺得是這樣的。”李大鵬袒露自己的野心。
家中沒有人相信小城青年李大鵬會和航天項目扯上關系
入選“火星一號”最終100位候選人男女各半,他們來自五大洲,包含不同人種、職業(yè)、階層,不乏學者,也有純粹的探險愛好者。其結(jié)果樣本,更像是為伴隨該項目的真人秀儲備選手,而不是進行科學實踐。
“別搞得太學術了。太學術了就沒人看了,沒有收視率了。它這個節(jié)目,作為私人企業(yè)來說,它要的就是收視率。”李大鵬說。他十分清楚“火星一號”并非單純地以科研為目的,面試的時候,對方甚至要求他“描述一下你的幽默感”。
但他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至少能夠跳出日復一日整理行政檔案和推廣農(nóng)業(yè)技術的工作。
邯鄲林業(yè)技術推廣站的站長閆付榮是李大鵬的領導,在她眼里,李大鵬誠實、肯吃苦,是林業(yè)局連續(xù)兩年的優(yōu)秀員工,找他幫忙“隨叫隨到”?!疤降??!崩畲簌i總結(jié)他的工作,每天千篇一律。辦公室4個人,3個是平均年齡50歲的婦女,只有他一個80后男性。他大多數(shù)時間在上網(wǎng)。
對于李大鵬而言,火星計劃是學業(yè)失敗以及隨之而來的平淡生活的補償。他在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生物學,但并非他想象的去研究植物、動物,而是分子、基因,便用大把的時間上網(wǎng)。畢業(yè)之后,在北京投了幾份簡歷,但他最終沒有選擇成為一名“北漂”,而是回到老家,過起“相當滋潤的,相當舒服的”生活。
他恐懼一種持續(xù)性的壓力,這甚至可以追溯到他高中時成績下滑,在一群尖子生中變得抑郁,要依靠看大量心理學書和哲學書來自愈。在北京,人們走路嗒嗒的快節(jié)奏令他緊張。母親也堅持讓他回邯鄲,家里有100平方米的房子、兩輛車,“我說在這兒住倒也挺好,到那買個茅房你咋整啊?!?/p>
李大鵬退居邯鄲,卻不甘心偏安一隅,對外界的渴望讓他時不時伸出試探的觸角。他曾考過上海的公務員,失敗;還報名參加過2006年的“奧運舵手”,入選最后20名,去杭州、昆明等地集訓過。這兩次嘗試劃定了他出行的范圍,昆明是他至今去過的最遠的地方。
離地球最近也有5500萬公里的火星進入李大鵬的考慮范圍,始于他看到“火星一號”的招募啟事?!盎鹦且惶枴眻竺T檻很低,只需年滿18周歲、身高介于1.57米到1.9米之間、裸眼或矯正視力達到1.0,其他只有承受力、適應性、好奇心、信任度、創(chuàng)造力這樣模糊的篩選標準。李大鵬身材瘦弱、近視,若是正常的宇航員選拔,他恐怕永遠無法進入太空,“火星一號”是高性價比的捷徑。他承認,這和機場書店販賣的成功學并無二致。雖然概率極小,但至少既不用學習科學知識,也無需鍛煉身體,“如果沒有成功,那也要學會欣賞沿途的風景?!?/p>
報名費11美元,他沒有猶豫。3000元人民幣是他接受的上限。之后買資料和英文小說研究,他英文不好,大學六級考了兩次也沒過。為了學英語,他按照網(wǎng)絡評分榜從上往下看英文電影。
“報名就是想試驗一下自己有多大能力唄?!逼拮邮Y朝杰說。
李大鵬話語中常有宏大的表述,比如“對文明的發(fā)展是有益的”、“國家決策必須要穩(wěn)”。他擁有賦予細節(jié)形而上寓意的能力,讓許多事情看起來不同尋常,甚至提到小學轉(zhuǎn)學后降了一級,也是“就會生活在那樣的一個年級,認識的人生、同學就會完全不一樣?!?/p>
家人很少與他討論想法。“啥你都(愛)好,有啥用呢,你還不如在家里帶帶孩子?!蹦赣H嘆道。在她眼里,32歲的李大鵬也還是孩子,每天早上8點,她都會坐公交車來兒子家里,做飯、洗衣、收拾,晚上再回去。不然,“屋里多臟也不管”。妻子蔣朝杰不認為丈夫會有“生活浪漫的細胞”,她與李大鵬經(jīng)相親認識,看中他性格平和,3天就定了下來。她從小目睹父母爭執(zhí),對丈夫的唯一要求是“一定不要和我吵架”?;楹髢扇嘶ゲ桓缮?,丈夫再折騰,“他每個月就那點工資,充其量花完,他能咋地,我從來不管”。
李大鵬不愿意拿工資定義自己。他還有股票30萬,正等待股市翻番。仍然不夠,“你說我真的只值30萬嗎?”他問記者,“我應該努力往腦子里面裝東西,至少,值多少錢?賣到上千萬吧?!彼贸隽司唧w數(shù)字,“在中國混,能達到1000萬的身價就可以了。”
他認為自己能夠適應太空生活—在他的想象中,火星旅程聽起來很冒險,但實際上又有安全感,“太宅了,完全一個很小的空間,然后呢,符合我的這種品位,很小的圈子,4個人,就像一個家庭一樣,很小的圈子,完全應付得來。”太空還能夠提供連北京也提供不了的偉大機會:讓最簡單的任務變得極不尋常。外出走一圈采集樣本就要“100萬美元”,他現(xiàn)在去各地縣為立體種植采樣,“一趟可能幾十塊錢?!?/p>
除了身價高,宇航員的身份還能帶來榮光,讓他完成從小城公務員到地球代表的轉(zhuǎn)換,令他有“成功的感覺”。他回想起最近的成功:因為火星的噱頭,他被電視臺邀請參加一檔購物節(jié)目,估算重量搬商品,如果和體重差不多就能全部帶走。他帶回來了米、油、液晶電視和足浴盆?!癘K,成功了,挺成功的,YES,挺好,挺高興。這種成功的感覺,確實需要這種感覺。”
“火星一號”項目自公布以來,飽受專業(yè)人士質(zhì)疑。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嫦娥一號衛(wèi)星系統(tǒng)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就曾對媒體直言,“火星一號”只是炒作。該項目既沒有把人送到火星的能力,也沒有在火星生存的能力,竟然還要求有去無回,不符合倫理。
不斷晉級,則讓母親夜不能寐。她開始擔心這個項目的最終走向,對李大鵬可能要去美國培訓也非常擔心。“一說那美國我就光害怕。”她常看世界新聞,沒見多少關于美國的正面報道。哥哥李健除了剛開始表示“驚奇”之外,并無太多情緒,“我覺得這件事可以說幾率比較小,整個幾率就很小了。最后如果真的能完全成行,我估計我媽也不會讓他去的。”
那些科學爭議和家庭意見不能真正干擾到李大鵬。他認為如此龐大的項目定然受制于多方利益,“我相信西方的這些法律體系”。而且無論如何他也沒有損失,在第一期任務預算就達到60億美金的“火星一號”中,他只需付出報名費11美金。
他似乎從未對是否去火星有過真正的糾結(jié)。每當被問“到時家人反對怎么辦”,他都會回答,以家人為重,不讓去就不去了。當考慮到太空是否能進行性接觸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太空生活的盲點,“(如果)禁欲還是不要了吧?!彼f現(xiàn)階段的任務就是宣傳推廣,“有別人報名,我把他們推上去了,發(fā)展上去了,我也挺高興的。這事是我促成的?!?/p>
李大鵬從小愛讀書,有著書立說的愿望。他去年參加了羅輯思維在邯鄲的書友會,“大家層次都高一些?!彼诙拱晟蠘俗⒖催^的每一本書和每一部電影,書234本,電影481部。“人類這70億人,你可以看成70億個細胞,”他解釋,腦細胞決定人類文明的方向,“我想做一個腦細胞。”他朋友很少,家人也不想這些,他只和有時來訪的記者聊聊。
2009年,兒子出生,他有了第一個想要傳播的理論,要生二胎?!叭思易哉J為自己很聰明,所以要多生幾個孩子。”蔣朝杰說。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我的理解是:人類作為智慧生物,第一任務是把智慧生命延續(xù)下去,在宇宙中散播開?!崩畲簌i曾在微博上寫道。他對記者解釋,這與移民火星一致,“單個的個體總是有風險的?!钡植辉冈诨鹦巧戏毖芎蟠W约荷聿氖菪?,兒子先天弱視,“我個人的基因來說,還是有些缺陷的?!?/p>
現(xiàn)在有幾十家媒體采訪過他,對于普通人算是不小的曝光,李大鵬仍然覺得,這只是短期的成功。既不像崔永元和柴靜那樣,因為公眾議題而吸引持續(xù)性的關注,也無法留下“傳承千年的東西”。為了宣傳二胎論,他成為百度二胎吧吧主,經(jīng)常給媒體和大學教授群發(fā)郵件,附上自己寫的文章。但他自覺“人微言輕”,沒有人聽他說話。
如果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李大鵬飛去了火星,那么他會實現(xiàn)自己的終極野心:獲得話語權,傳播思想,成為重要的人。全世界都會靜靜聆聽。他可以在宇宙里說任何觀點,比如開放二胎,比如加大教育投資,甚至對非洲的種種看法?!斑@也是一個增加自己影響力的舉動,因為你說任何一句話,大家都會聽著你,全世界都會聽著你,所以說其實并不是為了去火星而去火星?!?/p>
他有巨大的、想要獲得影響力的焦慮,這是報名“火星一號”的根本原因。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夠?qū)懸槐緯?,記錄下自己所有的哲學思想。妻子理解他想成為魯迅式的人物,“原來說魯迅不是行醫(yī)嗎?后邊改文學了?!钡瑫r質(zhì)疑,“你有哲學思想嗎?”
李大鵬還沒想好。他覺得自己的優(yōu)點是專注,能堅持按照評分榜讀書看電影。他把準備寫的書的內(nèi)容定為“人類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其中有一章是“一人一世界”,這個章節(jié),“我至少得寫出一萬字來對吧”。
記者問,寫出傳承千年的書和登上火星哪個可能性更大。寫書容易些,他說。
深夜,污染嚴重的邯鄲看不到任何星星,此時的李大鵬松弛、坦誠,耐心盤算實現(xiàn)野心的計劃。如果沒有“火星客”身份的加持,單憑自己努力留名,他覺得得先通讀3000本各學科的書。一天讀一本的話,也需要10年。可一想到自己還要上班、生二胎、照顧家庭,他又把開始的時間推后了10年。
在李大鵬的想象中,火星旅程聽起來很冒險,但實際上又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