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亞軍
年輕教師體育課堂教學的“五個評析點”
□ 葛亞軍
面對年輕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的成功與失敗、優(yōu)點與缺點,我們在評課、議課時,要重點性、針對性的圍繞教材解讀、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中所表現(xiàn)出的問題等進行全面、立體性的分析與會診,著力通過透過課堂問題,肯定優(yōu)點、指出缺點,立足于導向、著眼于幫扶,更快、更好地幫助年輕教師提高教學業(yè)務能力。
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的預設與生成是年輕教師較薄弱的能力之一,評課時應先聽授課教師講解教材解讀與設計的背景與理念,然后與授課教師一起針對教案設計參與課堂教學,把教學設計的點、線、面與教學過程的各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學習針對性的品、評、思、辯,幫助年輕教師找出問題癥結與解決方法。如教學設計否體現(xiàn)有較強的單元意識、整體意識、梯度意識;是否體現(xiàn)教材搭配、教學目標確定與實現(xiàn)與教學結構、教學過程的橫向聯(lián)系以及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的縱向聯(lián)系;教法、學法、練法、賽法的設計與生成是否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針對性、安全性,克服了教學的盲目性、提高了有效性。如身體素質(zhì)練習課的搭配,是否緊緊圍繞身體素質(zhì)練習的針對性,采用主輔搭配、上下搭配、大小搭配、難易搭配、長短搭配、賽練搭配等來提高身體素質(zhì)練習有效性。這樣進行綜合、立體式客觀、辯證的評析歸因,幫助年輕教師通過辯析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教學方法的量體裁衣,優(yōu)選活用是年輕教師課堂教學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對年輕教師體育課堂的評價應緊緊圍繞教材重點的教、學、練、賽的方法與形式來進行重點性的分析與評價。如教學是否圍繞教學重點、難點、棘手點等巧妙地把講解與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糾錯法、引導法、指導法、激勵法、評價法等教學方法與練習法、游戲法、比賽法、合作法、探究法等學練方法進行了充分的融合,以提高教、學、練、賽的趣味性與實效性。評析教法時,應引導年輕教師了解“完整法”適用于技術結構相對較簡單的教材,如急行跳遠教學;而“分解法”適合于技術結構相對復雜的教材,如武術基本功組合、套路教學?!鞍l(fā)現(xiàn)法”適合于典型、有深度的教材,如籃球、足球、排球的基礎配合;“游戲法”適于比較枯燥的教材,如耐久跑教學。在評析“講解與示范法”的運用時,要引導年輕教師知道新授課的講解要注意“少”而“精”,示范則要“多”而“優(yōu)”;復習課的講解應是“細”而“多”,示范則應“精”而“全”;鞏固提高課的講解應“實”而“致”,示范則應“輔”而“尖”等。講解與示范要力求直觀、規(guī)范、準確。講解與示范是否讓全體學生都聽得見,看得到。如示范籃球的左、右滑步的正面示范;后蹬跑的腿和后蹬的身體姿勢的側面示范;武術套路、廣播體操的鏡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相結合,使學生既能獲得動作關鍵印象,又能掌握動作運行的方法和路線。在評議“預防與糾錯法”的運用時,要重點評議教師是否根據(jù)根據(jù)學練情況,靈活采用講解與示范法、比較法、圖示法、誘導法、輔助法、分解法等來糾正錯誤。是否針對動作錯誤抓住主要之點,分清主次,有層次、按步驟地讓學生一個一個去糾正錯誤。如前滾翻教學應先抓“團身緊”的糾正與改進,然后再抓兩腳并攏、直腿前滾等動作細節(jié)。
教學難點的準確抓住和巧妙突破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體現(xiàn)。課堂教學評價要緊緊圍繞教學難點的突破為立足點。針對體育課堂教學中難教、難學、難練、難會的棘手點進行針對性點評與建議。如分組、分層教學是突破教學難點的重要方法,教學過程中要重點評議年輕教師是否針對教學難點遵循先簡后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針對性的分層、分組教學??唇處熓欠駥?yōu)生安排了以“放”為主的“導學”;對中等生,實施了以模仿性學習為主的“領學”;對后進生是否實施了耐心、精心的專門輔導式“扶學”。分組、分層教學是否對不同層次的學性有相應定量、定時、定性等的要求,是否把新教材、復習教材、身體素質(zhì)、游戲活動等進行巧妙的組合、搭配;練習手段、練習量、練習站、練習方式是否服務于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分組循環(huán)各練習站;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授內(nèi)容、難度較大內(nèi)容、容易發(fā)生危險動作的小組上,是否適當兼顧了其它小組;是否通過小組長加強各站練習的幫助、監(jiān)督、反饋。
對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善于傾聽教者的自評,不要在偶發(fā)性錯誤、瑣碎問題上挑毛病、糾纏細節(jié)。要以尊重、商量的口氣與教者共同分析研討,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或希望。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的解讀與掌握?是組織環(huán)節(jié)上的問題?是規(guī)律性問題還是技術性問題?如教學難點突破的力度不夠,組織手段強度不到位,教學方法選擇不當造成的效率低,對教學中突發(fā)事件處置不當造成教學沖突或教學事故;場地、器材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教學目標達成率不高等。是教學幫助與保護不力,造成學生損傷?是體育課密度和練習密度的設計與監(jiān)控的問題?評價時,我們應倡導體育教學既要追求快樂體育氛圍的拓展,更要注重教學密度的堅守,引導年輕教師要善于運用重復(或變換)練習法,循環(huán)練習法,比賽、游戲、競賽因素,充分利用場地,一物多用等以加大練習密度。面對年輕教師的缺點與不足,不能含糊其詞,不說套話,不要遮遮掩掩,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夸大其辭,不能掩蓋問題或蜻蜓點水,要真誠地提出具體改進建議,有利于對教學的診斷、導向,評議者決不能居高臨下,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頭上,評課要注重策略,對年輕、心理承受能力強的老師可以坦率直白一些。對待性格謙遜的老師,可推心置腹、促膝談心;對待性格直爽的教師,可直截了當,從各個角度與其認真交流;對待性格固執(zhí)的教師應謹慎提出意見。
在評課時我們不能苛求、挑剔年輕教師,不要求全責備,要以肯定成績?yōu)橹鳌⒁詭椭岣邽橹?、以鼓勵改革為主,要圍繞年輕教師的“特”、“亮”為出發(fā)點,要多看長處,多看進步。
評析時要對年輕教師新穎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手段、教改嘗試、教學創(chuàng)新之處,給予充分的肯定、如課堂設計橫向與縱向的層次性;教學流程的精確性;教學結構的嚴謹性;教學過渡的流暢性;量與強度的適切性等。如體育器材的一球多用、一繩多用、一墊多用、一瓶多用、“組合運動”等,場地設計的定位法、順勢法,循環(huán)練習法、圖形法等設計與運用的巧妙性與新穎性。我們應鼓勵年輕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引導年輕教師從自己的技術、技能、身體素質(zhì)、教學技能等實際出發(fā),獨辟蹊徑,有目的、有意識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注重教法、學法、練法的提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精,形成教學特色,更好提高教學業(yè)務水平。如跳躍教學既是技術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發(fā)展身體素質(zhì)的有效手段,年輕教師可根據(jù)學校場地、器材、學生實際,圍繞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急行跳遠、急行三級跳遠、跳高等精心策劃、設計出系列性、系統(tǒng)性、個性化的教、學、練、賽、考、評方法,實現(xiàn)教學效果最佳化。
[1] 王季華.年輕教師提高觀課效能的方法與策略[J]. 體育師友,2014(3).
[2] 王曉霞.準確把握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點”[J].中國學校體育,2011(8).
[4] 顧淵彥.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有待完善[J].體育教學,2007(2):6-7.
(江蘇省如東縣少年業(yè)余體育學校 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