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瞳 于洋
【摘要】2015年4月16日,上證50與中證500股指期貨獲證監(jiān)會批準正式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這是繼2010年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之后,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fā)展的里程碑和新紀元。股指期貨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它的推出完善了中國證券市場缺乏規(guī)避系統(tǒng)性風險工具的現狀。因此,我們應該對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予以研究和討論,使中國股市的機構投資者擁有資產配置的新選擇,使個人投資者擁有更多風險管理的新手段,使價值投資更加深入人心。
【關鍵詞】股指期貨 金融衍生品 流動性 價格波動
一、引言
縱觀世界,不論是新興資本市場還是老牌資本市場,股市期貨都是證券市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滬港通的啟動及深港通的積極籌備,中國股市從2010年底的26.54萬億的總市值到2015年8月43.8萬億,股價也經歷了由2000點到5000點再回到3000左右的過山車之旅,在近期中國股市頻頻出現千股漲停與千股跌停的大潮,而股指期貨也在這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股指期貨在世界及我國的發(fā)展概述
(一)股指期貨概述
股指期貨(Stockindexfutures),全稱股票指數期貨,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可以依據特定的指數大小,選擇買進或賣出特定數量標的指數的期貨交易。
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貨反映的是股票價格的平均變動,與現貨市場在產品定價,交易規(guī)則方面并無太大差別,僅是在某些具體的細節(jié)上存在一些特殊性。相對于現貨市場,股指期貨具有成本低,流動性好,對市場沖擊小等特點,所以多數投資者選擇股指期貨并將其應用于套期保值,投機套利和資產管理等方面。
(二)股指期貨在世界的發(fā)展
20世紀70.80年代,因為許多西方國家受石油危機的影響,各國先后出現了經濟滯漲,增長放緩,利率波動頻繁,物價飛漲,政局動蕩的局面。美國股市經歷了戰(zhàn)后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1973~1974年,道瓊斯工業(yè)指數在股災中大幅下跌近50%,資產虧損嚴重,在遭受到接連打擊之后,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規(guī)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金融工具。于是,作為擁有套期保值功能的股票指數期貨便應運而生。
股指期貨最早誕生于美國,目前已擁有100多個品種。股指期貨在美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促進了美國國內期貨市場及交易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其示范效應引起了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期貨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競相效仿,紛紛跟隨美國推出具有本國特色的股指期貨合約。
(三)股指期貨在我國的發(fā)展
1993年,海南證券交易中心推出我國首只股指期----深證指數期貨,簡稱“深指期貨”,但由于當時中國金融體制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海南證券交易中心管理上存在問題,政府決定關閉海南證券交易中心,中國的第一支股指期貨也隨之夭折。隨后的十幾年中,我國的金融制度不斷完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股指期貨的推出奠定了基礎,證券管理部門也在積極籌備。終于,在2010年,4月16日,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第一個期貨品種——滬深300股指期貨正式上市。至此,中國在金融衍生品乃至整個資本市場邁上了新的臺階。在滬深300股指期貨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的5年后。同樣是4月16日,上證50與中證500股指期橫空出世,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正式步入新時代。
三、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一)股指期貨的推出對投資操作理念的影響
股指期貨推出后,中國金融市場的市場結構及投資者的操作理念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我國傳統(tǒng)金融格局可能會慢慢的得到改變,價值型投資理念在套期保值基礎上的將獲得更多的認同。其次金融工具得到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指數基金、期貨期權等應運而生。金融衍生品發(fā)展了量化交易的載體平臺,金融市場領域不斷地創(chuàng)新,對沖工具單一化的問題得到改善,場外市場迅速發(fā)展。
(二)股指期貨對于股市流動性的影響
對于中國的股指期貨,交易所設置了50萬元的開戶門檻,又投資者做出了持倉數量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股指期貨的發(fā)展。但在過去的2014年中,滬深300股指期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股指期貨產品。2015年,又新添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截止2015年8月份,中金所股指期貨成交額511,102億元,同比增加328.3%;成交量4,793萬手,同比增加184.3%。股指期貨對市場的流動性既有積極地影響,又有消極的影響,一方面股指期貨的推出會吸引股市的一部分流動性資金,短時間內對股票市場出現擠出效應,客觀上減少了現貨市場的流動性。但另一方面,股指期貨又吸引了場外的增量資金,活躍了股票市場,促進了股票現貨市場的價格發(fā)現,長期來看,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成交量均顯著增長。
(三)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股價的影響
股指期貨是股市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的推出對金融領域的有著可謂深遠的意義,從股指期貨推出至今,A股股價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滬深300股指期貨推出當天收于3130.30點,隨后的3個月,大盤開始了一波急速下跌,最低跌至2319.37點,跌幅高達23%。隨之而來的便是中國股市漫長的熊市。直至2014年7月,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與融資融券的介入,A股從2000點附近開啟了一波牛市行情,成交量急劇放大,一度達到5178.18點。
2015年4月16日,上證50與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掛牌交易,上證綜指在達到階段性高點之后在6月15日突然開啟了一波斷崖式下跌,僅僅2個月左右的時間,跌幅高達42.84%,創(chuàng)業(yè)板跌幅更是高達53.42%,大部分股票近乎遭到“腰斬”,一些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的個票跌幅甚至達到70%,此次股災時間之短,跌幅之大令投資者措手不及。央行降息降準,證監(jiān)會暫停IPO,降低交費用,試圖以此挽救股市。而投資者則把目光對準了股指期貨,指責股指期貨成為了做空A股的工具。中金所頻頻出手,將每日開單數限制在600手再到100手,調整各交易品種保證金比例。但上述措施并未平息輿論壓力,隨后,中金所斷臂自救,規(guī)定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各期限品種單品種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即構成異常交易行為,提高交易手續(xù)費費率,增加保證金比例等。
表一 部分國家和地區(qū)股指期貨推出前后標的指數走勢
(注:信息來源期貨交易所歷史信息數據)
從以上數據來看,雖然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于標的的股指會有助漲助跌的作用,在短期內會引起所標的股指的下跌與震蕩,但作為一種套期保值的工具,從長期來看股指期貨對與股價還是有更多的積極影響。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股指期貨的作用不可代替。
四、對于股指期貨健康發(fā)展的思考及建議
股指期貨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現狀而言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對于股指期貨,有效的金融監(jiān)管體制和風險管理機制是今后發(fā)展的重點。
第一、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股指期貨最初推出的目的是通過它提供對沖工具,使其標的指數能夠平穩(wěn)健康的發(fā)展,形成股指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的良好互動。然而不論國內國外的實踐表明,作為金融衍生品的股指期貨如管理不當會存在巨大風險。因此,應對其可能產生的風險做好充分的防范工作,我國金融市場尚不成熟,因此,做好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處理的工作及時應對風險,以應對市場需要。
第二、完善金融監(jiān)管機制,使監(jiān)管更加有效。證監(jiān)會應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全力以赴地去做好市場監(jiān)管的工作,盡快推行新股發(fā)行注冊制改革。參照西方做法,總結自身經驗,明晰各個監(jiān)管機構的權責,加強力度,嚴格執(zhí)行。
第三、構建金融信息及時披露的機制。由于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的交易機制極不規(guī)范,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時有發(fā)生,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我國的金融行業(yè)需要在陽光下運行與發(fā)展。我國應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出金融業(yè)信息披露的程序與體系,減少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的金融市場。證監(jiān)會、財務部各監(jiān)管部門積極協作,共同防范金融風險。
中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市場在運行過程中會有可能出現比較大幅度的價格波動,而股指期貨作為一種風險配置與管理的工具,其對沖功能促進了股票市場風險的分離,促進了股票市場投資風險的重新分配。從數據上看,股指期貨在一定時期內確實對我國股價產生了助漲助跌的影響,但相信,我們通過自身經驗的總結,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國可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期貨市場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李巖.股指期貨推出后面臨的問題及規(guī)避.中國證券期貨,2009,12.
[2]王開國.股指期貨市場深化改革過程中的金融創(chuàng)新.投資與證券.2010,5.
[3]彭磊.股指期貨推出對我國期貨業(yè)的影響.西南金融.2010,9.
[4]張淼等.論股指期貨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建議.商場現代化.2010.
[5]粱威.淺析推出股指期貨對我國的影響.商品與質量.2010.
[6]王輝.我國股指期貨的發(fā)展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
[7]陳鋒.滬深300股指期貨對我國現貨市場的影響分析.湖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