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新,寧平華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廣東廣州510060)
彩云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設計
曹建新,寧平華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廣東廣州510060)
快速化改造可以提高交通效率,是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的方案之一。介紹了彩云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設計,從路段、節(jié)點和配套設施三個方面討論了具體的方案。詳細介紹了該工程設計的技術標準及總體方案,對城市道路的快速化改造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快速化改造;出入口;節(jié)點改造;配套設施
隨著城市交通量的不斷增長,現(xiàn)有交通設施的交通壓力將逐漸增大,隨之而來的是交通擁堵,人們的出行時間(包括通勤和客貨運輸)將逐漸增加,時間成本也因此提高。改善措施主要分為兩種:增加交通設施以提高通行能力和抑制交通流量。國內(nèi)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已經(jīng)采用措施抑制交通流量,交通設施的增加量隨著城市的發(fā)展會逐漸降低。中小型城市的交通設施尚未完善,主要采取增加交通設施的措施,以提高通行能力,進而帶動經(jīng)濟增長。
提高通行能力的措施包括新建道路交通設施和改造現(xiàn)有交通設施,城市道路的快速化改造屬于后者,通過增加措施,如設置節(jié)點立交以減少燈控數(shù)量、控制出入口的數(shù)量等以提高主干道的通行能力。改造后的主干路具有以下特征:主線為快速路,設計速度較快,輔路為主干路,設計速度低于主線;主線與輔路之間設置有分隔帶,并嚴格控制出入口間距;人行過街設施多為立體過街形式;交通管理設施應與道路配套設計。根據(jù)以上特征,三幅路或四幅路橫斷面形式的主干路,具有改造為城市快速路的條件。改造后的交通設施的功能提升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兼具快速路的交通功能和主干路的服務功能;主線快速路通行能力顯著提高。
本文以昆明彩云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設計為例,介紹將城市主干路改造為快速路的基本思路和應該注意的問題。
彩云路是連接昆明主城區(qū)與呈貢新城的一條城市主干路,服務于沿線各主要功能區(qū),改造范圍是其中一段,北起貴昆公路,南至呈黃立交,南北走向,全長約15.8 km,見圖1。現(xiàn)狀彩云路道路紅線寬80m,設計速度60 km/h,主線雙向6車道,輔線雙向4車道+ 2車道的機非混行道。隨著呈貢新城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彩云路周邊世紀城、新亞洲體育城、螺螄灣國際商貿(mào)城等大型社區(qū)、商場的相繼建成,片區(qū)交通流量急劇增加,對彩云路主線交通流量的影響日趨嚴重,交通問題日益突出,亟待進行改造。
圖1 地理位置圖
2.1彩云路現(xiàn)狀
城市主干路,2006年3月建成通車,總投資30.1億元,起于菊花村,止于呈貢吳家營,主干道全長26.9 km。是連接昆明主城與呈貢新城的主通道,同時服務沿線各主要功能區(qū)。
菊花村~金源大道段,主線為雙向四車道至六車道,輔道為雙向四車道至六車道,輔道最外側為公交車專用道。朱家村立交為昆石高速、東三環(huán)和彩云路五路交叉的全互通立交,而彩云路位于朱家村立交的底層,單側只有2車道+1個輔道,是彩云路的瓶頸。
金源大道~吳家營段道路寬80m,機動車雙向12車道,主線設計速度60 km/h,為雙向六車道,輔道設計速度40 km/h,雙向四車道,兩側各增加一條公交車專用道。
2.2周邊用地情況
廣福路以北分布有大量汽配市場、汽車市場、建材市場、家具市場、舊貨市場、物流公司和大量居住區(qū)及城中村,見圖2。
圖2 廣福路以北用地情況
廣福路以南分布有大型市場、物流基地、花卉基地、呈貢老城區(qū)和新城區(qū),見圖3。
圖3 廣福路以南用地情況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彩云路沿線交通吸引源大而多,對彩云路的依賴性很強。
2.3相交道路現(xiàn)狀
彩云路主線與金源大道、珥璣路、官寶路、星耀路、商啟路、商博街、自衛(wèi)村村道、王家營村道、興呈路等道路均為平面交叉。
沿線現(xiàn)狀有貴昆路、朱家村立交、老昆洛路立交、廣福路立交、昌宏路、五蠟隧道、興呈路、昆玉高速、呈黃立交等幾座立體交叉。
2.4軌道交通現(xiàn)狀
軌道1號線在金源大道與昌宏路之間,由西北方向的地下升至高架橋,線位位于彩云路的中線,運行至商啟路和廣福路之間,由彩云路的中線轉至彩云路的東側,仍然保持高架橋,在昆昆玉高速的南側由高架轉入地下,偏向彩云路南側,呈黃立交后位于彩云路線位,目前已做好主體工程。
軌道1號線橋下凈空約為9m,在本次改造范圍共設置5處站點,分別為珥璣路交叉口北側的世紀城站、星耀路交叉口北側的體育城站、廣福路交叉口北側的體育城南站、商博街交叉口南側的五臘村站、興呈路交叉口北側的小王家營站。軌道1號線高架橋或位于彩云路上,或在東側相鄰彩云路,對本次改造影響較大。
2.5沿線河涌、跨涌橋、建筑物
彩云路沿線與寶象河交叉,寶象河為東西走向,緊鄰官寶路位于其南側。沿線跨越河涌,多以跨涌橋形式經(jīng)過,跨涌橋的現(xiàn)狀對本次改造影響較大。
沿線的河涌主要有東西方向橫穿彩云路和在東側與彩云路平行兩種。東西方向橫穿彩云路的河涌,彩云路采用跨涌橋的形式;在東側與彩云路平行的河涌,河涌與彩云路人行道之間有綠化帶分隔。
2.6綜合管溝
彩云路沿線分布有綜合管溝,全長約14 km。大部分位于彩云路西側,南段接近呈黃立交的路段有約450m位于彩云路的北側。
沿線的綜合管溝的埋深在1.3m左右,但是在車行道、跨涌橋位置,埋深比較大,最大埋深為7.382m。
綜合管溝的平面線形為了避開房屋、跨涌橋或高架橋的橋墩,會發(fā)生突變。
2.7人行設施及公交站
目前彩云路沿線的人行過街形式,以信號燈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的斑馬線為主。人行過街設施間距比較大,現(xiàn)狀共有15處人行過街,間距約1060m,部分路段存在行人橫穿道路的現(xiàn)象,存在安全隱患。
彩云路沿線現(xiàn)狀有公交車專用道,位于輔道最外側車道,采用劃線與輔道其它車道分隔。沿線共有18對公交站臺,平均間距約875m,最大間距約為1 970m,最小間距約為480m,站臺形式為非港灣式。
道路類別及設計速度確定的原則包括線型指標、車速、車道數(shù)、出入口間距、變速車道長度等。本工程主要影響道路類別的因素為出入口間距及出入口變速車道設置。
設計速度為60 km/h的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分別為60 km/h和80 km/h的城市快速路的出入口間距和單車道變速車道長度見表1、表2。
表1 出入口凈距表
表2 單車道變速車道長度表
現(xiàn)狀彩云路為城市主干路。沿線的改造條件不同,金源大道以北現(xiàn)狀有貴昆路立交、朱家村立交、彩云路跨線橋(彩云路上跨昌宏路、昆洛路、關雨路),彩云路受現(xiàn)狀條件限制(東三環(huán)橋墩、分隔帶寬度),漸變段長度、加減速段長度及變速車道寬度不滿足提升改造為快速路的條件。
金源大道以南段,在廣福路、興呈路節(jié)點為主線跨線橋,昆玉高速節(jié)點為彩云路全斷面跨線橋,其余路段為路基形式,滿足提升改造為快速路的條件。
提升改造后的道路標準為金源大道以北為主干路,設計速度為60 km/h;金源大道以南(含金源大道)主線為快速路,計算車速為80 km/h,輔道為主干路,設計速度為60 km/h。
建議彩云路提升改造工程分近遠期實施,近期實施土建部分(主要包括立交、主輔道出入口、人行過街設施等),遠期按照快速路標準實施防撞設施、全線輪廓標、監(jiān)控設施等。
彩云路提升改造,通過采用主輔隔離措施達到主線交通的暢通。路段采用綠化帶、橋墩、分隔帶等形式分離主線與輔道交通。同時為了滿足主線與相交道路的交通轉換需求,在主輔隔離帶設置出入口,出入口間距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及現(xiàn)狀條件進行確定。路段人行過街設施包括過街天橋、人行地道等,路段掉頭車道的設置通過改造中央綠化帶實現(xiàn)。
現(xiàn)狀出入口采用平行式變速車道,漸變段長度為25m,加(減)速車道長度為35m,兩者長度不滿足規(guī)范對相應車速下的長度取值,對主線交通干擾較大,易發(fā)生交通事故?,F(xiàn)狀出入口間距,局部不滿足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80 km/h)設計規(guī)范要求,出入口間距要求最嚴格的是相鄰的先進后出交叉口,規(guī)范要求的間距為1 020m,現(xiàn)狀最短為230m,連續(xù)進入主線的相鄰交叉口,規(guī)范要求最小間距為610m,現(xiàn)狀多為400m左右?,F(xiàn)狀及改造后的出入口設計示意見圖4、圖5,圖中括弧內(nèi)的數(shù)字為改造后的數(shù)值。改造后出入口分布見表3。
圖4 加速車道設置示意圖(單位:m)
圖5 減速車道設置示意圖(單位:m)
節(jié)點改造方案的思路是主輔分離,改善交叉口的交織條件。在彩云路主線或相交道路設置跨線橋或下穿隧道,分離彩云路主線和相交道路交通,各轉向交通可以通過掉頭車道、相交道路繞行實現(xiàn),沿線共在14個節(jié)點設置立交,平均間距約1.13 km。立交方案的設計保證主線交通的連續(xù),輔道交通可以在平面交叉口實現(xiàn)交通轉換。以廣福路節(jié)點為例分析。
5.1存在問題
廣福路立交為三層,地面轉盤、彩云路南北方向高架橋、廣福路東西方向高架橋。彩云路南北方向跨線橋雙向六車道,廣福路東西方向高架橋為雙向六車道,地面轉盤可以完成彩云路和廣福路地面道路交通的左轉和右轉,見圖6、圖7。
表3 改造后出入口分布表
圖6 廣福路改造方案橫斷面圖(單位:m)
彩云路地面道路和廣福路地面道路,橋底未設置掉頭車道,前后節(jié)點的掉頭距離比較遠,橋底掉頭通過轉盤完成,干擾了其它轉向的交通,轉盤右轉交通為一個車道,交通高峰期,右轉交通影響其它轉向的交通,發(fā)生交通堵塞。
東南側為螺獅灣商貿(mào)城,電動車、摩托車車流量大時,廣福路立交機非混行交通不僅影響行車安全,而且降低了機動車的通行能力。
5.2改造方案
在橋底轉盤前的彩云路和廣福路上,各設置一處掉頭車道,將掉頭交通需求從轉盤中解放出來,轉盤右轉交通增加一個車道,轉盤主要服務電動車、摩托車、行人等慢行交通。設計苜蓿葉匝道連接現(xiàn)狀的二層和三層高架橋,實現(xiàn)各方向左轉。
6.1轉向交通設置
本工程為了確保彩云路主線的快速暢通,在現(xiàn)狀的平面交叉口位置設置隧道或高架橋,分離彩云路主線交通和相交道路交通,在隧道頂部或高架橋底設置人行過街,彩云路地面交通和相交道路交通,利用平面交叉口的燈控實現(xiàn)。
6.2出入口設計
6.2.1現(xiàn)狀出入口分析
彩云路主線和輔道現(xiàn)狀隔離措施有以下幾種形式:綠化帶(路段較多采用方式)、護欄(貴昆路節(jié)點南側北往南車道)、防撞墻(貴昆路節(jié)點南側南往北車道)、主線跨線橋(昌宏路節(jié)點、興呈路節(jié)點)、橋墩(朱家村立交昆石高架橋下)、主線和輔道分離的跨線橋(昆玉高速節(jié)點)。
圖7 廣福路節(jié)點方案平面圖(單位:m)
現(xiàn)狀主輔道出入口主要設置在相交交叉口處和路段。其中交叉口處的開口主要設置在沿線的丁字交叉口(金源大道、星耀路、官寶路等)、十字交叉口(珥璣路)、自衛(wèi)村、王家營等村道、人行道斑馬線交叉口?,F(xiàn)狀金源大道以北約有6對、金源大道以南約有28對出入口。
現(xiàn)狀出入口對主線形成連續(xù)交通流的不利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沿線出入口采用平行式變速車道,漸變段長度為25m,加(減)速車道長度為35m,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要求,干道設計速度為40 km/h時,漸變段長度應為35m,現(xiàn)狀漸變段長度不足,規(guī)范要求加速車道長度在干道設計速度和輔道設計速度分別為40 km/h和25 km/h時,取50m,現(xiàn)狀加速車道不足,減速車道長度只能滿足干道設計速度和輔道設計速度分別為40 km/h和25 km/h時的規(guī)范要求,加減速車道和漸變段長度不足,對主線交通干擾較大,易發(fā)生交通事故;右進右出方式組織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如官寶路),主輔道之間未采用分隔措施,進出交通對彩云路主線干擾較大;燈控組織的交叉口(如金源大道、珥璣路、星耀路),主線需等燈,特別在廣福路以北路段,交叉口間距小,紅綠燈相對較密,對主線的連續(xù)性影響大。
6.2.2出入口設計
彩云路主線的暢通,需要對沿線的出入口進行改造,滿足與沿線相交道路交通轉換的同時,降低對主線的干擾。
昌宏路以北路段兩公里的范圍內(nèi),現(xiàn)狀出入口有三對,間距滿足60 km/h車速的要求,受現(xiàn)狀橋墩限制,不滿足設置漸變段及加減速段的條件,該路段保持現(xiàn)狀出入口位置及形式。其它路段的出入口處理及設計方式為:連通現(xiàn)狀出入口的綠化帶開口,然后在設計的出入口位置重新設置綠化帶開口。其它路段的改造內(nèi)容包括取消節(jié)點主輔道出入口、合理布置路段出入口、出入口細節(jié)設計滿足功能和安全性。
取消節(jié)點主輔道出入口的方法是通過設置跨線橋或隧道分離交通、封閉主輔道交通,主線在交叉口保持連續(xù),輔道和相交道路實現(xiàn)交通轉換,如貴昆路跨線橋、金源大道隧道、星耀路隧道等,主線交通通過交叉口均是通過新建的橋或隧。近期保持平交的交叉口,采用右進右出的方式組織交通,主線和輔道之間采用分隔措施,避免相交道路交通對主線的干擾,如官寶路和商啟路。
路段出入口間距取值應與改造后彩云路的標準相匹配,根據(jù)本次改造標準“金源大道以北為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60 km/h,金源大道以南為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80 km/h”,出入口最小間距在金源大道以北為160m,在金源大道以南為210m,滿足《城市快速路設計規(guī)范》要求。
出入口細節(jié)設計,應達到行車平順和安全的要求,主要參數(shù)包括變速車道長度和寬度、漸變段長度。根據(jù)本次的改造標準和《城市快速路設計規(guī)范》要求,變速車道寬度取3.5m,設計速度60 km/h的減速車道長度為70m,加速車道長度為120m,漸變段長度為45m,設計速度80 km/h的減速車道長度為80m,加速車道長度為160m,漸變段長度為50m。
6.3沿線人行過街設施分布
全線共設置19處人行過街設施,平均間距約835m,其中人行過街天橋6座,人行過街通道5座,過街斑馬線8處。
6.4沿線掉頭位置分布
全線共設置掉頭位置12處,平均間距約1 312m。掉頭位置位于隧道頂部,跨線橋底、或路段改造中央綠化帶,掉頭交通不影響直行交通通行。
6.5公交車專用道
根據(jù)彩云路(貴昆路-呈黃路)提升為快速路規(guī)劃研究,工程范圍內(nèi)由貴昆路~螺獅灣公交車場設置公交車專用道,目前公交車專用道設置與輔道最外車道,本工程的改造,將保證公交車專用7結語
道的功能。沿線共有18對公交站臺,平均間距約875m,最大間距約為1 970m,最小間距約為480m,站臺形式為非港灣式。彩云路提升改造工程將保留現(xiàn)狀公交站臺。
彩云路是昆明市的一條南北向的城市主干路,連接昆明主城區(qū)與呈貢新區(qū),市政府的部分職能已經(jīng)搬遷至呈貢新區(qū)。其中有一段與地鐵線路重合,地鐵線位局部位于地上,其余為地下。由市區(qū)至呈貢新區(qū),彩云路是主要的一條道路,但是目前已經(jīng)很擁堵。為了改善行車條件,該路的快速化改造提上了日程,筆者參與了彩云路的快速化改造的設計工作。
將主干路提升改造為快速路,將會大幅提高通行能力。是否具有改造條件,應結合現(xiàn)狀道路的實際情況,綜合進行分析。彩云路的路幅為四幅路,雙向十車道,紅線寬度為80m,并且在主線之間、主線與輔路之間均設置有綠化帶分隔,分別為10m和4m,具有主線連續(xù)、開設出入口的條件,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應增加監(jiān)控設置,因此彩云路具有改造為快速路的條件。
U418.8
B
1009-7716(2015)01-0019-05
2014-09-05
曹建新(1976-),男,河南遂平人,高級工程師,從事道路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