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碎絲率90%,可以有效控制卷煙的端部落絲量在5mg/支以下?!娟P鍵詞】卷煙煙絲結構耐加工性端部落絲量卷煙端部落絲量即"/>
龐艷紅
【摘 要】為降低卷煙端部落絲量,進一步提升卷煙質量控制水平。運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對加工過程中煙絲狀態(tài)的變化進行了系統研究。分析得出煙絲結構均勻性和耐加工性是影響端部落絲的關鍵因素,煙絲整絲率>83%,碎絲率<1.7%,整絲率轉化率>90%,可以有效控制卷煙的端部落絲量在5mg/支以下。
【關鍵詞】卷煙 煙絲結構 耐加工性 端部落絲量
卷煙端部落絲量即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數量的試樣在翻轉過程中從試樣端部掉落的煙絲量,以毫克/支表示。測試過程是模擬卷煙成品出廠之后的運輸、銷售等環(huán)節(jié)所造成卷煙端部煙絲掉落的實際情況。該指標原理上和空頭相似,但對卷煙加工過程提出了更高的控制要求。不但受煙支中碎絲率、含末率影響,而且和來料煙絲煙絲結構和耐加工性密不可分。為此,通過試驗對煙絲結構和整絲率變化率與端部落絲量的關系進行了系統分析,找到了關鍵影響因素,確定了控制指標,為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依據。
1 試驗材料與儀器
(1)試驗材料:“黃金葉”某規(guī)格卷煙成品煙絲;相同規(guī)格的卷煙紙、濾棒、接裝紙。(2)試驗儀器:ZJ19卷接機組(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DT卷煙綜合測試臺(美國KC公司);電子天平(感量:0.001);YQ-2煙絲結構測定儀(鄭州煙草研究院); YDX-Ⅱ型端部落絲測試儀(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2 試驗方法與步驟
(1)試驗前先調整試驗機臺各項參數,使卷煙單支重量、長度、圓周等指標在標準范圍,20支重量里外排重量差小于0.2g。
(2)試驗用同一柜煙絲,待生產穩(wěn)定后,每隔1小時分別從出柜口和卷煙機跑條處取煙絲約1.5kg,檢測煙絲結構、填充值、含水率等指標,共取樣6次;同時從卷煙機出口隨機取煙支樣品300支,用于檢測端部落絲量及煙支物理指標,共取樣6次,每次取3組,取平均值。
3 結果與分析
3.1煙絲結構與端部落絲關系
(1)從表1和圖1中可以看出,整絲率對端部落絲量有顯著影響,隨整絲率增加端部落絲總體呈下降趨勢。從數據上看當前整絲率明顯較小,且波動很大,是影響端部落絲指標的主要因素之一。經折算煙絲整絲率從進柜到出柜下降約3%左右,由此推斷單從整絲率指標來看,加香后整絲率大于83%可保證端部落絲穩(wěn)定控制在7mg/支以下。碎絲率與端部落絲的關系整體上呈正相關,碎絲率越低,端部落絲也越低。但從表1數據看碎絲率指標當前完成較好,不是影響端部落絲指標的主要因素。
(2)從圖2中可以看出,跑條煙絲整絲率和端部落絲呈負相關,隨整絲率增加端部落絲下降,跑條煙絲整絲率大于71%下降明顯。跑條碎絲率在4.3%以下端部落絲下降明顯。但從表1數據看,跑條碎絲率不是太高,不構成重要影響。
表1 煙絲結構與端部落絲對比表
序號 出柜整絲率 出柜碎絲率 填充值 水分 跑條整絲率 跑條碎絲率 端部落絲量
1 77.2 2.7 4.95 13.13 68.7 4.3 7.65
2 81.5 1.6 4.94 12.62 72.7 3.5 4.32
3 80.1 1.77 4.89 12.86 69.6 4.33 7.0
4 79.5 1.9 4.58 13.14 71.4 4.24 6.42
5 80.4 1.7 4.52 13.12 69.8 4.32 6.35
6 76.13 2.87 4.56 13.19 64.7 4.82 7.96
圖1 來料煙絲結構和端部落絲量關系圖
圖2 跑條絲煙絲結構和端部落絲量關系圖
3.2 煙絲耐加工性與端部落絲關系
(1)從圖3中可以看到,反映煙絲耐加工性的整絲率變化率與端部落絲沒有很明顯的相關關系。但從量上看,整絲率變化率在89%以上時端部落絲都在標準之內。
(2)從表2中看,從出柜到煙槍煙絲造碎較大,整絲率降低都在8%以上,最多達到11.43%。由上面分析可知煙槍出口整絲率(跑條煙絲)對端部落絲有顯著影響,煙絲在這個過程造碎大使煙槍出口整絲率降低明顯,對端部落絲造成較大影響。
表2 煙絲耐加工性與端部落絲對比表
序號 整絲率降低 碎絲率增加 整絲率變化率 端部落絲量
1 8.5 1.6 88.99 7.65
2 8.8 1.9 89.20 4.32
3 10.5 2.56 86.89 7
4 8.1 2.34 89.81 6.42
5 10.6 2.62 86.82 6.35
6 11.43 1.95 84.99 7.96
圖3 整絲率變化率與端部落絲
3.3 煙絲造碎環(huán)節(jié)分析
(1)從測試數據看,從出柜到煙槍出口整絲率降低了11.99%。其中長絲率降低了17.77%,中絲率增加了5.77%,短絲率增加了9.58%,碎絲率增加了2.33%。由此可以得知約60%的長絲都變成了短絲,這是造成端部落絲的主要因素。
(2)從變化量上看,從出柜到風送整絲率降低最多。從出柜到煙槍整絲率整體下降了11.99%,其中經風送降低了7.26%,經卷煙機后身降低了4.73%。由此可知風送環(huán)節(jié)是形成造碎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長絲降低了9.05%,中絲只增加了1.78%,碎絲增加了1.41%,而短絲率增加了5.54%。由此可見風送環(huán)節(jié)造碎較大,需要重點控制。
4 結論與建議
根據試驗分析和相關檢測,要降低煙支的端部落絲量,提高煙絲耐加工性、減少造碎、改善煙絲結構是降低煙支端部落絲量的主要因素。在過程控制中,需從改善煙絲的耐加工性能性能入手,提高煙絲結構水平,使煙絲整絲率>83%、碎絲率<1.7%、代表煙絲耐加工性能的整絲率轉化率>90%,可以有效控制卷煙的端部落絲量在7mg/支以下,達到比較理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