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苑怡
現(xiàn)有的教材教學內容和模塊編排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格式,是按照課程標準來設計的教學材料。而語言學習內容卻是多變的,學生的基礎、生活環(huán)境等各有不同。而且現(xiàn)有的教材所配套使用的練習、課堂活動材料都是通用配套的,并不具備全面的切合性、實用性和個性化。教師在課堂上所布置的任務大多只局限于課本提供的內容,學習內容只注重單詞、句子,學生所用的教輔資料基本上都是統(tǒng)一模式的測試題,幾乎沒有生動而令學生感興趣或具有實際操作性的練習,操練的方法機械重復,忽視了語言在實際交流中的運用。特別是周末,完成作業(yè)的質量很不理想。這樣的原因引起了我的思考:周末的作業(yè)可否變得有趣,豐富多樣,而且是實踐性強的作業(yè)呢?因此,我放棄了以往周末機械化的作業(yè),為學生定制了不同的實踐性作業(yè)。此方法可稱為愛上“雜錦沙拉”。學生根據每周教師制定的主題,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進行英語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吧忱钡牟牧县S富多樣,在同一個主題下,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下配料,充實自己的沙拉。
【命名】
愛上“雜錦沙拉”。
【核心概念】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鼓勵教師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自己在觀察、體驗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既學習語言在知識又培養(yǎng)語言技能。英語作業(yè)是英語教學的有效補充,要“學”更要“用”,從現(xiàn)實生活中去尋找英語學習的無限資源,讓英語知識回歸于在現(xiàn)實生活的應用,“學”“用”相長,才會讓英語的學習充滿無窮的樂趣。
【操作步驟】
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教材,每個模塊都圍繞一個主題編排課文,那么實踐性作業(yè)就可以圍繞模塊主題進行。以科教版4年級上冊為例,第二個模塊是關于家(Houses).兩篇課文都是談論自己的家的布置和自己喜歡的家的模樣。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拓展學生的思維,我設計了以下的實踐性活動。
例1.我請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上網搜索國內外奇異房子的圖片,從而設計自己理想的居所。
例2.布置學生觀看中央電視旅游臺的《環(huán)球家居之旅》節(jié)目,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人所居住的地方。我先設計好世界居所圖,讓學生看完后完成練習。
例3.學完整個模塊的內容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拍下自己家或房間進行描述,我為學生準備了“My warm room”的比賽,看看哪位孩子的房間布置得最好,描寫的最棒。
雜錦沙拉的作用就相當于豐富多樣的作業(yè)形式。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語言知識運用于實際中。設計新穎,內容可以包羅萬象。而且很多實操性的作業(yè)。
1.結合模塊主題進行課外實踐活動。以5年級上冊‘Western food & Chinese food為例,整個模塊圍繞中西飲食文化展開。民以食為天,因此,學生在本模塊的學習非常感興趣。但是文章的內容邊幅很長,特別是介紹中西餐文化的差異。因此我設計了讓孩子們在周末的時候出去吃一頓西餐或中餐。并且把課文的內容進行描述。
2.動動手,做自己的“沙拉”。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內容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實踐性活動。例如,“三八”婦女節(jié)到了,我布置了學生回家為自己的媽媽做一件事。有些孩子就選擇做菜,有些孩子選擇了做卡片,有些孩子選擇了做家務,也有些孩子陪媽媽去逛街等。他們把所做的點滴用英語寫下來,同時也為自己的媽媽念一首英文的詩歌。
【成效與反思】
“集錦沙拉”又健康又快捷,沙拉的種類繁多,可以豐富生活。此法實施一個多學期以來,學生收獲巨大。他們都非常喜歡周末的實踐性作業(yè)。
1.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性作業(yè),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調動了學生大膽說英語的積極性。
2.每周的綜合語言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現(xiàn)在所寫的篇章有血有肉,不再是單調的詞句拼湊。
3.“雜錦沙拉”是師生溝通的橋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生活的點滴,學生彼此之間也可以增進友誼,同時家長也可以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體驗。
4.“雜錦沙拉”與傳統(tǒng)的機械化作業(yè)相比,形式更多樣,題材更豐富,操作靈活,深得學生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