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亞
任何一門語言都是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基本組成部分。有人曾說過:“任何一種語言如果不是深深植根于文化的土壤都無法生存,任何一種文化如果不是以自然語言的結(jié)構(gòu)為中心都無法傳承?!庇纱丝梢姡幕驼Z言總是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想要讓學生從根本上掌握一門語言,那么,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跨文化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從改革開放到現(xiàn)在,中國與各國的交流日益密切,特別是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人們可以實現(xiàn)足不出戶的交流。語言作為交流的媒介,已經(jīng)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中國在傳統(tǒng)文化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過于注重語法教學,書面考試,導致很多學生所學的英語,并不知道如何運用。并且,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語言所傳達的更是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不僅僅是我們說出去的一個單詞,一句話。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一無所知,那么在交流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阻礙,甚至出現(xiàn)明明聽懂了這句話,但是完全不明白這句話所表達的意義。各國的風俗習慣不同,如果語言的學習不能建立在很好的跨文化意識上,很多時候會造成文化錯誤,導致交際失敗。因此,學生要真正掌握英語,更要了解它背后的文化。
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首先,教師可以從詞匯文化意義的方面著手。例如green綠色,在中文中往往指示生命盎然,生機勃勃,然而“green”在英語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紅”,如:green with envy,green as jealousy,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漢語中表示“嫉妒”意義的“眼紅”,應該翻譯為green-eyed而不能翻譯為red-eyed。
其次,在日常用語的運用中,也存在文化差異,因此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加入適當?shù)奈幕逃?。例如在我教授一年級下冊第九單元unit 9 How old are you?這一課,教授重點句型后,學生掌握的前提下,我扮演了一個外國游客,我和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簡單的打招呼交流,比如Good morning./Hi/Nice to meet you ...學生基于這一課新學的知識,有個小朋友很高興地接著問我:How old are you?我做出非常抱歉的表情告訴他Its a secret. 然后通過視頻、文字和我的解釋,詳細地告訴他們,在國外,女性的年齡是一個秘密,詢問女性年齡是非常不禮貌的事情。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我的小班長在后來的課堂上,我進行常規(guī)問答時,竟然學著我回答了Its a secret. 這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并且歡喜。
最后,課堂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對于學習一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語言,平時的積累非常重要。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多了解英語國家的價值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社會關(guān)系、文化特點等,不能局限于課本知識。
語言教學從來都是離不開文化的,語文是這樣,英語當然也是這樣。如果只是生硬地將課本知識灌輸給孩子們,漸漸地,他們可能不再像剛學習語言時那樣帶著濃厚興趣、充滿期盼地去學習。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在他們能夠接受的程度上,還會更加注重一系列的文化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英漢語所反映的不同文化背景,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交際意識,不斷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