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全 武永勝 馬志軍 程連賽 ?!±?/p>
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調查
石海全武永勝馬志軍程連賽常利★
目的 調查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為提高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的輸血安全性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對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581例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的輸血病例資料進行調查分析。結果 581例輸血患者中出現輸血不良反應2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96%。其中男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1%(10/302),女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66%(13/27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有妊娠史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無妊娠史者(4.98% vs 2.6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輸血次數有關(P<0.01);全血、懸浮紅細胞及濾白細胞懸浮紅細胞3種血液制劑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妊娠史、輸血史、血液制劑類型為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 妊娠史、輸血次數和血液品種與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關。嚴格掌握輸血指征、成分輸血、輸血前篩查等是避免輸血不良反應、提高輸血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慢性腎衰 血液透析 輸血不良反應 影響因素
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重度貧血,當各器官嚴重缺氧機體難以代償時,須行輸血治療改善細胞缺氧狀況[1]。由于血液成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輸血的同時可能產生各種不良反應,輕者影響輸血療效,重者可導致嚴重并發(fā)癥。加強輸血不良反應的監(jiān)控和報告,及時了解和總結輸血不良反應及輸血療效情況,是確保輸血安全而進行的輸血管理的重要內容[2]。近年來,對輸血療效的研究較多而對輸血不良反應的研究較少。本資料通過對本院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輸血情況的調查分析,旨在了解輸注不同類型血液制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為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安全輸血提供科學依據。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香河縣人民醫(yī)院腎內科收治的581例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為調查對象,其中男302例,女279例;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43.20±21.67)歲。有輸血史者209例;有妊娠史者(女性)241例。均無明確致敏藥物,血液透析2個療程后,進行輸血治療。
1.2方法 統(tǒng)計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輸血治療反饋至輸血科的不良反應報告單,對病歷進行驗證性分析。用提前設計的輸血不良反應病例調查登記表對發(fā)生輸血不良反應患者的姓名、性別、輸血史、妊娠史、血液制劑類型、不良反應類型等指標進行登記。
1.3不良反應判斷標準 (1)溶血反應:分為急性溶血反應和遲發(fā)性溶血反應兩類,為受血者的紅細胞在輸血期間或輸血后發(fā)生溶解現象,患者常主訴不適和焦慮,可有呼吸困難、顫抖、面部潮紅、疼痛尤其是腰部劇痛等表現。(2)發(fā)熱反應:確定輸血前無發(fā)熱,輸血中或輸血后體溫升高≥1℃(≥38℃);(3)過敏反應:輸血中或輸血后出現皮膚瘙癢、潮紅、蕁麻疹、皮疹、胸悶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影響因素采用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不同性別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581例輸血患者中出現輸血不良反應23例(3.96%),其中男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1%(10/302),女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66%(13/27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有無妊娠史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女性有妊娠史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98%(12/241),無妊娠史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3%(1/3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輸血次數的關系 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隨輸血次數的增加而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69,P<0.01)。見表1。
表1 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輸血次數的關系(n)
2.4輸注不同血液制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輸注全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濾白細胞懸浮紅細胞發(fā)生率最低,3種血液制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發(fā)熱反應占輸血不良反應的30.4%(7/23),過敏反應占65.2%(15/23),遲發(fā)性溶血反應占4.4%(1/23)。見表2。
表2 不同血液制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5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妊娠史、輸血史、血液制劑類型為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
慢性腎衰患者腎臟功能減退,排泄體內代謝毒素的能力下降,殘存的毒素可破壞紅細胞膜而致紅細胞死亡,其內分泌功能亦會受影響,可使促紅細胞生成素生成減少而抑制紅細胞的生成[3]。血液透析是用透析機的滲透膜將引出體外的血液中的雜質和廢物清除,再把凈化后的血液回輸體內,而起到替代腎臟的作用[4]。慢性腎衰患者大多病程較長,較多器官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引起體內蛋白質、鐵以及葉酸等的缺乏而引起貧血。因此僅依靠血液透析是不夠的,當患者血紅蛋白<60 g/L,可通過輸血改善細胞缺氧狀況。但如果患者輸注的血液引起患者嚴重的不良反應,輸血不僅起不到救治作用,還會加重患者的腎臟及其他臟器的負擔,使患者的病情更為復雜化。
調查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原因和機制,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對臨床輸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5]。本資料結果顯示,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96%。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輸血次數和妊娠有關,是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主要是因為輸血和妊娠可使體內產生白細胞抗體,當再次輸血和妊娠時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激活補體,進一步引起白細胞溶解而釋放致熱源所致,同時在輸血過程中白細胞活化產生并釋放細胞因子導致發(fā)熱反應;另外,多次輸血亦可使體內產生同種異型抗-IgA抗體,當再次輸入含有抗-IgA抗體的血液時,可發(fā)生IgA抗原抗體反應,導致過敏反應[6]。故對有妊娠史和多次輸血史的患者輸血時應先慢后快,并且密切觀察輸血前期的情況,再根據患者反應情況調整輸血速度。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多以輸注紅細胞制品以改善貧血缺氧為主,調查顯示輸血不良反應的類型主要為發(fā)熱和過敏反應,過敏反應較多,而過敏反應在含有血漿的血液制品中較為多見。輸注濾白細胞懸浮紅細胞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輸注全血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另外,本調查有1例出現由低效價不規(guī)則抗體引起的遲發(fā)性溶血反應,提示應加強輸血前不規(guī)則抗體的篩查。
綜上所述,妊娠史、輸血次數和血液品種與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關。嚴格掌握輸血指征、成分輸血、輸血前篩查等是避免輸血不良反應、提高輸血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1 賴喜玉,李愛霞,林瑟芬.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貧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當代醫(yī)學,2013,19(16):122~123.
2 馬紅麗.2009~2011年洛陽市5家醫(yī)療機構294例輸血不良反應分析.中國輸血雜志,2013,26 (3):159~160.
3 Lenz K, Binder M, Buder R,et al. Renal insufficienc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insufficiency.Med Klin Intensivmed Notfmed,2014, 109(4):240~245.
4 Martinson M, Ikizler TA, Morrell G, et al.Associations of body size and body composition with functional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Clin J Am Soc Nephrol,2013,9(6):1082~1090.
5 張楠.臨床輸血不良反應回顧性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1):1442~1443.
6 周君純,吳建鋒.我院2005~2008年輸血不良反應的調查與分析.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9,27(1):91~92.
065400 河北省香河縣人民醫(yī)院(石海全 武永勝 馬志軍 程連賽)
050051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康復科(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