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杰
(山東省萊州市夏邱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萊州 261433)
中醫(yī)治療胃潰瘍的特點與效果分析
宋 杰
(山東省萊州市夏邱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萊州 261433)
目的 探討中醫(yī)治療胃潰瘍的特點與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胃潰瘍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藥辨證治療,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差異。結果 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2.5%,對照組為77.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病情控制時間與治療時長上,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潰瘍通過中醫(yī)辯證治療可以提升治療療效,同時加快恢復速度。
胃潰瘍;中醫(yī)辯證法;治療效果;治療特點
胃潰瘍主要是患者幽門與賁門間產(chǎn)生炎性壞死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該疾病屬于慢性疾病,容易反復發(fā)作,病程時間長,同時會產(chǎn)生穿孔、出血與幽門梗阻等并發(fā)癥,疾病對患者生活與工作造成一定影響。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有效的提升潰瘍愈合速度和愈合率,同時避免其反復發(fā)作和由此產(chǎn)生的并發(fā)癥[1]。
1.1一般資料:研究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胃潰瘍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為34~65歲,平均年齡為(51.3±4.6)歲;病程時長為1~4年,平均病程為(2.3±0.4)年;其中合并出血者14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為36~63歲,平均年齡為(50.7±3.8)歲;病程時長為1~4年,平均病程為(2.1±0.5)年;其中合并出血者1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和病情情況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備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奧美拉唑每天2次,每次20 mg,1個療程為30 d;觀察組運用中藥辨證治療,藥方成分為:枳殼、酒軍、厚樸、焦三仙、青皮和雞內(nèi)金各10 g,木香與沒藥各3 g;惡心患者添加竹茹和陳皮各10 g;胸憋呃逆者添加復花6 g和醋赭石10 g;胃酸者添加郁金、陳皮和珍珠母各10 g;胃脹胃痛者添加10 g郁金,1 g沉香和3 g元胡;胃熱者增加丹皮和黃芩各10 g;便血者增加生地炭、大小薊、棕炭、側柏炭和藕節(jié)炭各10 g;濕盛者添加澤瀉和茯苓各10 g;胃陰虛者添加麥冬、石斛和花粉各10 g,去除厚樸。每天1劑,連續(xù)4周口服用藥,每天分兩次口服。
1.3評估觀察:評估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治療時長和病情控制時間。治療療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痊愈標準為癥狀全部消除,鏡檢表明潰瘍得到有效愈合,病變黏膜組織恢復正常;顯效標準為癥狀消除,潰瘍處于基本愈合,病變黏膜組織有輕度炎癥;有效標準為癥狀得到改善,潰瘍愈合一半以上;無效標準為癥狀沒有顯著改善,潰瘍愈合在一半比例之下。治療有效率為治愈、顯效和有效標準總和[2]。
1.4統(tǒng)計學分析:將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通過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治療運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運用n(%)表示,運用卡方檢驗,以P<0.05作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
2.1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情況: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2.5%,對照組為77.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時長和病情控制時長情況:在病情控制時間與治療時長上,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長和病情控制時長對比(,d)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長和病情控制時長對比(,d)
注:兩組對比,P<0.05
分組 病情控制時長 治療時長觀察組(n=40) 6.03±1.02 8.45±1.08對照組(n=40) 9.42±1.23 14.15±1.75
在中醫(yī)理論中,胃潰瘍屬于“胃脘痛”范疇,主要與患者過度疲勞、飲食不規(guī)律等因素有關,中醫(yī)由于采用辨證治療,在治療上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差異化的治療有效的改善患者不同癥狀。而西藥的治療雖然具有統(tǒng)一性,操作便捷,但是缺乏對個體情況的具體個性化關注,從而無法有效針對性治療,治療效果往往不及中醫(yī)治療。
中藥治療中注重標本兼治,有效的促使胃腸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復,提升胃腸黏膜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效果。藥方成分中雞內(nèi)金、酒軍與焦三仙可以有效達到消食功效;木香、厚樸、木香與枳殼惡意達到止痛與調(diào)氣功效;沒藥可以有效祛腐生新,促使?jié)儾≡罱M織新生,加快潰瘍愈合速度。而后針對不同癥狀的辨證治療可以針對病灶相關反應做應對。
在胃潰瘍的中藥治療方法中,藥方組成多樣。部分藥物配方可以有效的達到提升機體免疫力,健脾溫胃、抑制病菌繁殖,止痛等功效,在藥物綜合運用下可以有效的抑制幽門桿菌繁殖,減輕胃黏膜炎癥,胃酸中和,提供潰瘍病灶處表層的保護膜,有效的促進潰瘍愈合。同時由于標本兼治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反復發(fā)作,提升患者疾病的遠期效果。在藥物的不良反應上,比西藥治療相對較少,治療的安全性更高,患者的接受度更好。特別是當下中藥處理的更為便捷,方便了患者口服處理,減少了自身中藥熬制的繁瑣流程,患者接受度更高[3]。
[1] 金軍.中醫(yī)治療153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26):108-109.
[2] 向洪英.中醫(yī)治療胃潰瘍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3):260-261.
[3] 鞠君.中醫(yī)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31):107-108.
R573.1
B
1671-8194(2015)35-0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