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昆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重慶401573)
淺析苗族舞蹈創(chuàng)編對造型與空間的運用
謝昆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重慶401573)
舞蹈造型構圖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舞蹈編導對造型編創(chuàng)與造型構圖的能力直接影響著舞蹈作品水平的高低和藝術表現力的大小,因此豐富和加強舞蹈的造型構圖能力是每一個舞蹈編導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苗族舞蹈;木鼓舞;踩鼓舞;錦雞舞;雙人舞蹈;多人舞蹈
造型是用一定物質材料塑造直觀形象的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那舞蹈造型即是一種相對靜止的動作姿態(tài)。在創(chuàng)編舞蹈的過程中找尋適合舞蹈主題意義與審美特征的造型構圖非常的關鍵,往往決定了一個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舞蹈藝術的造型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是人體動作姿態(tài)造型;另一方面是舞蹈隊形、畫面的造型,也就是舞蹈構圖。在苗族舞蹈創(chuàng)編中抓住這一點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把握苗族舞蹈發(fā)展的趨勢與脈絡,更好去創(chuàng)作苗族舞蹈作品。
1.木鼓舞的形態(tài)“造型”特點——“拐”。木鼓舞以及遷徙舞都屬于粗曠、果敢、剽悍的形像。這種舞蹈氣勢雄渾,表現出一派陽剛之美。木鼓舞的舞蹈動律是上身前傾、甩同邊手,順拐,以胯為動力,臂部擺動幅度很大;用頭、肩、手、腰的扭、甩、轉、端、蹬等構成大開大合、對比強烈動作組合,豐富多變的造型構圖。在每一次舞動中,腳皆呈踢毽子似的曲膝端腿,身體軀干呈現彎曲、旋擰的形態(tài)“造型”。是苗族人民遷徙山區(qū)生活的最本質反映。這個動態(tài)造型“拐”也成為苗族舞蹈最具符號性的動作,在各大藝術院校的苗族舞蹈訓練中都會重點訓練。
2.踩鼓舞的形態(tài)“造型”特點——“擺”。踩鼓舞的動律動態(tài)特征頗具普遍性與代表性。苗族人民大都習慣于生活在高山地區(qū),爬坡上坎,她們的身體本能前傾,甩同邊手,她們的裙子在上下山坡時隨步子的快慢有規(guī)律的擺動,雙臂在裙兩側自然“擺”動,步子、手臂、裙子組合成了協調的動律動態(tài)。
3.錦雞舞的形態(tài)“造型”特點——“顫”。錦雞舞發(fā)源于貴州省丹寨縣境內。錦雞舞動作以腰為自然搖動和膝蓋的自然顫動為舞蹈的基本特點。每跳一步,舞者雙膝同時自然向前顫動。在表演時隨著蘆笙曲調的快慢節(jié)拍,由膝蓋的顫動帶動婦女頭上的銀飾一顛一顫。搖搖顫顫的錦雞舞表現了苗族人民悠然自得、溫和嫻靜的生活狀態(tài)。
雙人舞的構圖在近幾年的民族舞蹈創(chuàng)編中有很多的嘗試,其實都離不開兩個點在舞臺平面上的移動。兩點可構成長短不一的直線、橫線或任意斜線;兩點也可沿著波狀線、平行線、弧線的軌跡運行;大多數民族類雙人舞作品中都是表現刻畫的各民族男女之間的情愛,兩個人物在舞臺上的一切行動,遠、近,以及空間方位的變化,都可以讓呈現出兩個人親密或疏遠、熱情或冷淡。特別是在層層遞進的情感線中,表現兩人關系的高潮點時,巧妙精湛托舉造型往往可以將情感推動到最高點。
在苗族雙人舞創(chuàng)編中本人有一些嘗試和研究,發(fā)現要編好一支雙人舞對男女的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要清晰明確,虛實處理、空間構圖的把握都至關重要。如:必須明白兩人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相遇并產生情愫,仔細推敲之后去發(fā)展符合其特定環(huán)境的舞蹈造型與動作才能讓人明白舞蹈的意境。其次,在還沒有達到情深意濃時不能有太多接觸造型,而是盡量將距離隔開,并選擇不在一個空間的造型配合,流動造型可多不可少。隨著情感的推進,將二人的空間造型進行變化,達到高潮時可加多接觸型造型,并有高空托舉并加入靜止托舉造型進行情感的延展。苗族的造型不適合運用太多芭蕾的托舉造型,而是需要凸顯苗族人樸實剛毅樂觀可愛的性格造型動作。
群舞由于人數眾多,可以由多個點形成不同線條畫面的變化,充分利用舞臺的時間和空間的發(fā)展,運用形式美的各種原則和方法進行舞蹈的構圖造型,因此,有著藝術創(chuàng)作的很大的潛力,能夠發(fā)揮出舞蹈特有的藝術表現力。較原始的苗族舞蹈多是以群舞為主,是典型的廣場舞,大部分舞蹈呈現規(guī)則的圓形圖案,如踩鼓舞就是點與弧線的構圖關系。鼓為圓心,舞蹈者組成大小圓形,反手反腳的逆時針轉動,整體的形式是圓圈圍著定點旋轉,有如日月運行。苗族舞蹈產生本身就是一種群眾自娛自樂表達情感的方式,所以在編苗族群舞時一定要通過不同的構圖表達出氣勢與力量,圓圈構圖會給人一種熱情、友好、節(jié)日的氛圍,編導在關注隊形動作的同時還需將苗族人民對祖先與神靈的崇拜與思念至于其中。很多苗族的群舞作品都使用各種豐富多樣的舞臺構圖、隊形的發(fā)展變化,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各具特色的舞蹈意境,表現了苗族人的性格特征,有著十分豐富的舞蹈藝術表現力。很多苗族舞蹈就在于它出色地運用了整齊一律的形式美的表現方法,通過節(jié)奏鮮明、和諧一致、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把苗族人民內心充滿希望的希望與思念之情作了充分的表達。舞蹈構圖雖然簡單,只是圓圈、長方形、大橫排等簡單隊形的變化,但它卻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女子群舞《水姑娘》的形象之所以給人鮮明、突出的印象,除了作者藝術構思的新穎、深妙外,很大程度就在于舞蹈構圖設計的精巧、順暢,充分發(fā)揮了舞蹈流動畫面的象征意蘊。
貴州苗族舞蹈呈現出的各種風格的舞蹈造型,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苗族支系的繁多,歷史、環(huán)境、地貌、信仰、生活習慣的不同。做為舞蹈編導要盡可能的去發(fā)掘龐大的苗族舞蹈體系中的可供發(fā)展的動作造型和舞蹈題材,才能編創(chuàng)出有民族特色與文化底蘊的優(yōu)秀舞蹈作品。
G812.4
A
1005-5312(2015)35-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