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嵴瘢ㄖ袊囆g(shù)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100027)
推開那扇窗,讓微風(fēng)拂面
——觀云門舞集(2)《斷章》
張?zhí)嵴?br/>(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100027)
秋意濃濃,正值香山楓葉正紅,在第十一屆北京國際戲劇·舞蹈演出季暨2013國家大劇院舞蹈節(jié)之際,云門舞集(2)攜被稱之為臺灣表演藝術(shù)界的傳奇——伍國柱的作品——《斷章》應(yīng)邀來到了國家大劇院,和觀眾進行了一次精彩而唯美的心靈對話。
云門舞集(2)《斷章》;舞蹈動作;舞蹈涵韻
《斷章》是伍國柱極具分量的作品。作品中沒有特定的人物,沒有明確的故事情節(jié),也沒有華麗的動作技巧和亮麗的服裝,但卻塑造出了千百個人物形象,講述了所有人的故事,以樸實無華、最為生活化的姿態(tài)造型和簡單大方、樸素的裝束描述出了人內(nèi)心深處的荒涼和孤獨。
舞蹈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不分國籍、種族,以肢體語言為介質(zhì),在舞者和觀眾之間就能夠進行復(fù)雜多變、多層次的交流。在表達上它比文字語言更深刻,即使再華麗的辭藻也描繪不出最為簡單的動作的真實含義。伍國柱基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搜尋舞蹈語匯,把動作加以抽象化,使其更具個性,賦予它特殊的意義。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幾近扭曲的動作語匯,如撓腮、抓癢、撫額、咬唇、顫抖、夸張的吐氣、抽泣似的嘆息等等,編導(dǎo)通過強調(diào)日常生活中瑣碎、不經(jīng)意的動作表達,真實而深刻地詮釋了他對人生的解讀。
整個作品的基調(diào)是悲的,而這種悲的情感基調(diào)只是形式上的,從精神層面來看,作品在悲中卻釋放了無限的正能量,給人以積極的面世態(tài)度。舞者右手掐住自己的喉嚨,左手張開像鋒利的爪子緊緊摳住腦頂殼,將要窒息的表情給人以緊張感和不適,讓你喘不過氣來,甚至是窒息。面對壓力,他們不是一味地抱怨、控訴后而麻木的無動于衷,而是在進退中汲取力量,用近似瘋狂的努力書寫著自己燦爛的青春,傳遞著正能量。人生來孤獨,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需要忠誠的伴侶,在我們迷茫無助時給我們指引方向,讓我們堅強。作品中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感動給人以溫暖,讓我們明白: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境,只要你對生活懷有信心,依然可以迎接嶄新而美好的一天。
作品的節(jié)奏安排張弛有度,動靜結(jié)合。動的時候能讓觀眾緊張不安,唯恐使自己會“落隊”,靜的時候讓觀眾思緒萬千。空中落葉紛飛,團團烏云隨風(fēng)飄動,漸漸下起了小雨,雨打濕了那個女孩單薄的外衣,耳邊想起了帕海貝爾那帶著幾許憂傷的《卡儂》,她像一尊雕塑靜靜地站在風(fēng)中,凍得有些發(fā)抖,雙眼凝望著遠方,但她依然保持微笑。這樣的“靜”讓你不敢隨意地呼吸,唯恐打斷他人或者自己的思緒。如果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是迷人的,那這個站在風(fēng)中的女孩的微笑更是神秘。她是受盡了生活的折磨而發(fā)出的苦笑?還是看到了善良的人被“逼良為娼”而無奈的譏笑?還是她在路末途窮之時看到了希望而發(fā)出的欣喜之笑?沒有人知道她是為什么而笑,就像她不知道我們看到她的笑而會思考點什么一樣。此時此景,就像卞之琳在他的《斷章》中所給的意境一樣:“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雖然《斷章》中沒有特定的人物,沒有明確的故事情節(jié),但這部作品不是零碎片段的拼接,它是完整的。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四季的更替,可以看到一個懷揣夢想的勇敢者追夢的全部歷程,還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全部人生,甚至可以看到生命的脈搏和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
服裝的更換和氣候的變化從時間的順序上把看似凌亂的場景串聯(lián)了起來,使整個作品更具完整性。夢想是抽象的,看不到,摸不著,但它確實存在,編導(dǎo)巧妙地運用氣球比擬夢想,把抽象的夢想具體化、可視化,虛與實相結(jié)合,把一個人的追夢歷程完整地展示在我們眼前。開始所有人圍著一個氣球,然后把它放飛,這就點明了一個夢想的孕育;接著,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氣球拼命地把它吹大吹圓,“夢想”慢慢被浸潤著;后面,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氣球被長長的線牽引著攥在每個人的手中,他們還在用堅實有力的步伐前進著,追夢人竭盡全力對夢想執(zhí)著地堅守著。三個縮影之間是每個人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的掙扎,他們有時信心滿滿,有時狼狽不堪,有過發(fā)泄、掙脫,有過抱怨、逃離,這些只是他們遇到困境時的小小情緒,可他們從未停止過腳步,從未想過真正地要逃離。一場追夢歷程讓我們看到了現(xiàn)實的殘酷,夢想的美好,信仰的能量,但我們誰也逃離不了現(xiàn)實,為了各自夢想的實現(xiàn),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地背負(fù)起這一路的苦痛和辛酸。
佛家言,“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堤?!蔽覀冇趬m世中,都是一個孤獨的過客,帶著一顆高傲而寂寥的靈魂彳亍而行,觀看著世間的滄桑變化?!稊嗾隆分心且豢弥萜ぐ櫟睦蠘潼c出了作品的主題,它是多么的高大與神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語開脫了時間飛逝的無情,把這棵老樹賦予了青春,賦予了活力,它是生命的信仰,靈魂的歸宿。這一棵老樹的堅守,給了追夢人無窮的能量,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是多么的渺小,即使我們再努力再強大,也只是世間的一染塵埃,但是我們還必須努力使自己強大,因為我們的生命是那么的有限,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放出無限的光芒,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不讓自己于世枉來一遭。
伍國柱的《斷章》不是詞文的結(jié)尾,他的“斷章”像一首詩,一首抒寫生命的長詩,我們看到的《斷章》只是這首長詩的序言或開篇,這首詩沒有結(jié)尾,也不會有結(jié)尾,因為它是希望的象征,生命不止,天光不滅。
游走天地間,推開那扇窗,拋出內(nèi)心深處所有的荒涼和與生俱來的孤獨,這一份荒涼和孤獨不是惶恐、膽怯或?qū)ΜF(xiàn)實的畏懼,而是我們在前進路途中的能量,是作為人想要區(qū)別“特立獨行”和“群體”的必需品,是成就夢想者的奢侈品。推開那扇窗,讓微風(fēng)拂面,讓我們迎接黎明時的第一縷曙光。
J705
A
1005-5312(2015)23-0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