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番(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新聞傳媒系,河南鄭州451464)
小說《山楂樹之戀》的線索探析
王留番
(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新聞傳媒系,河南鄭州451464)
艾米的小說《山楂樹之戀》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熱潮,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凄美哀婉的愛情故事,以山楂樹指代主人公靜秋與老三的情感經(jīng)歷與糾葛。山楂樹在文中不僅代指二者之間青澀純真的愛情,山楂樹還肩負著小說文本發(fā)展線索的職能,并且是明暗相互交織不同的兩條線索。
山楂樹;愛情;線索
艾米的《山楂樹之戀》這部小說講述的是被學校選中參加編寫教材的女學生靜秋與地質勘探隊員老三短暫而永恒的愛情故事,卻以一棵山楂樹來命名,其實,“山楂樹”在這里隱含了明暗兩條不同的線索,而且其旨歸都對應于中國的當代敘事。明線關涉于現(xiàn)實層面,即當時中國的政治生活主題與故事走向。具體講,即是照應故事發(fā)生的特定歷史時間與地點。文本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1974年即文革晚期,當時的中國與蘇聯(lián)交惡,原本來源于蘇聯(lián)的一切都是禁忌。舉個例子,那首蘇聯(lián)歌曲《山楂樹》及其關于愛情的故事,因為蘇聯(lián)的原因也由于這首歌曲本身涉及到愛情這一當時被認為腐朽墮落的東西在中國明確被禁止傳播。而在“文革”期間的農村,在故事發(fā)生地——西村坪,在老三的地質勘探隊里,《山楂樹》這首蘇聯(lián)歌曲卻得以傳唱,因為村人不知道什么蘇聯(lián)歌曲,于是,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蘇聯(lián)歌曲有可能一直書寫下去。而故事發(fā)生時的西村坪,也是有來歷的。曾經(jīng)的抗日戰(zhàn)爭,灌溉了這一遍村落,英雄的抗日實例也在這一代的民間代代相傳下來。村外是那顆山楂樹,也因它沾染了無數(shù)抗日志士的鮮血,本來開白花的樹變作了開紅花,成就了關于山楂樹的傳說。這個傳說因其與時代與主流相契合,所以也留存在這個有名的西村坪,成為西村坪的光輝歷史,可以被編進教材,起到榜樣的作用。這就是以山楂樹作為明線構成的紅色經(jīng)典故事。紅色,在當時是有特殊的象征含義的,它代表著革命、激情、進步,是被賦予至高政治意義的色彩。它指示著文革后期中國大地的歷史現(xiàn)實與社會圖景,彰顯著這一時期中國的文學敘事與主流意識下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而這篇小說的暗線則就是那首蘇聯(lián)歌曲《山楂樹》及蘊含的優(yōu)美清純的愛情故事,因落后閉塞的小山村西村坪無人能識別這是一首帶有禁忌的蘇聯(lián)歌曲,所以它才能在這一村落肆無忌憚的被傳唱,女主人公靜秋才得以有機會聽到這首清麗的歌曲,并對它的吟唱者有種好奇感和親近感。因著靜秋的浸染與熟稔,時時觸發(fā)靜秋對蘇聯(lián)歌曲中的男主角形象的想往與對愛情的渴念,老三的出現(xiàn)使得這一切都呼之欲出,于此,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開始了。
先來看明線的展開。“編教材”成為靜秋之行的直接目的,也就是為著革命的教育目的而來。那么為此選擇西村坪好像具有了歷史的合理性。而這個村子的教育圣地——英雄樹山楂樹,自是繞不過去的地方。因為他們只是為著編寫革命的新教材而來。這樣,在“編教材”這個“總目’之下,故事方可能順理成章地展開。然則,即便“父母在文化革命中都被揪出來批斗了,爸爸是‘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媽媽是‘歷史反革命的子女’”。靜秋雖承擔著這些重負,但仍然割舍不了自我。多才多藝的她依舊流露出青春少女的情懷與心思,不受羈絆,縱然是長期處在革命敘述話語環(huán)境之中。所以,當張村長說到山楂樹時,靜秋帶出了自己的故事,她先入為主接觸到的山楂樹是一首蘇聯(lián)歌曲,一首表現(xiàn)男女之間純真純美愛情的歌曲。以這種方式交代了山楂樹的多重背景,并為小說情節(jié)的鋪展奠定了基礎?!办o秋聽到這個山楂樹,腦子里首先想到的不是一棵樹,而是一首歌,就叫《山楂樹》,是首蘇聯(lián)歌曲。”這是靜秋對山楂樹的認識與準備,這完全迥異于張村長所講述與描繪的代表西村坪抗日歷史的山楂樹的故事。意識到自己思緒的脫韁,靜秋在心里暗暗批評自己的落后的小資產階級思想,想要與革命主流保持一致,但是思緒依然會在不經(jīng)意間偏離“正確”的軌道,于是顯與隱的分異開始以明顯的姿態(tài)呈現(xiàn)而出,各自向前發(fā)展。
然而,兩個版本的山楂樹,其指向當然不同,對應于上面所講的明暗兩條線索。趙村長的山楂樹是針對現(xiàn)實層面而言——展現(xiàn)小說自然的情節(jié)走向,也是“編教材”的題中之意。在他恢宏而又熱烈地講述山楂樹與抗日志士的英雄事跡之后,山楂樹明顯具有了主題象征意味,其表征即是山楂樹花色的變異——由開白花到漸變成開紅花。不管這是否屬實,山楂樹此時已經(jīng)有了多元的意義,山楂樹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關于它的傳說因著大環(huán)境的關系逐步生長起來,并且有了無限綿長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紅色經(jīng)典寓意在這里以山楂樹因沾染抗日志士的鮮血之后開紅花的傳說得以生成。但靜秋的來臨,并沒有真正地見到那開紅花的山楂樹,因為這時并非山楂樹的開花季節(jié)。那么見證開紅花的山楂樹于是深埋于靜秋心底。雖然我們知道靜秋并不在意開什么花色,一旦愛情的種子發(fā)芽,靜秋特地去看山楂樹開花也就具有了某種別樣的意味。
靜秋去西村坪編寫教材,這一行為本身是帶有政治任務的,在靜秋看來這一行為是枯燥的,但卻意外遇見了山楂樹以及老三,注定故事將要與預定的設想發(fā)生改變??梢哉f,遇見山楂樹這一事件本身具有了詩意,可以望山楂樹而止渴。小說選擇在山楂樹旁休憩,也仿佛具有象征或隱喻的意味。走累了需要休息,這只是人的身體需要??蓮埓彘L帶隊,提及山楂樹,只是為著向這些革命的紅小兵“講述”與“教育”的需要,并沒有契合靜秋的想往,而且可能是永遠也進入不了靜秋的心理層面?!办o秋聽到這個山楂樹,腦子里首先想到的不是一棵樹,而是一首歌,就叫《山楂樹》,是首蘇聯(lián)歌曲”。額外地,靜秋一邊聽著張村長的話,一邊開始了自己的故事。自然,靜秋是先入為主地帶著山楂樹的形象與寄托而來,“她每次聽到《山楂樹》這首歌,眼前就浮現(xiàn)出一個畫面:兩個年青英俊的小伙子,正站在樹下,等待他們心愛的姑娘。而那位姑娘,則穿著蘇聯(lián)姑娘們愛穿的連衣裙,姍姍地從暮色中走來。不過當她走到一定距離的時候,她就站住了,躲在一個小伙子們看不見的地方,憂傷地詢問山楂樹,到底她應該愛哪一個。”在這個長有山楂樹的村莊,靜秋不期而遇自己的愛情。對方也是一位熟知蘇聯(lián)山楂樹歌曲的青年。他們在這里產生了感情,卻沒能最終收獲對方的愛情,表面是因為老三的死亡,實則是時代對人的禁錮,愛情等合理要求被規(guī)避?!啊母铩鳛橐欢巫非蠛甏髷⑹碌募w話語的歷史,愛情、情感被階級化、異化,集體主義消解個人憂郁的時代,即便有兩情相悅的可能,即便有反抗既定社會倫理規(guī)則的勇氣,愛情依然是一種被局限在固定框架中的幻覺”。張村長版的故事只是現(xiàn)實的寫照,因著現(xiàn)實的某種需要與被需要,沒有任何詩意,只是具有干澀的革命教育指向。這樣,兩條線索按照各自的取向與意圖,都順利得到伸展,相互不得侵擾,但在現(xiàn)實的局促與困厄之下,靜秋不得不時時提醒自己向現(xiàn)實靠攏,拉回自己短暫的信馬由韁的思緒,重新回歸到革命敘事與主流的話語上來,削弱甚至擯除自己身上的“不合規(guī)范”。故而明線推動著小說故事的向前延展,也帶動著暗線的愛情故事的進展。
[1]艾米.山楂樹之戀[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
[2]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邊利豐.自然之樹人性之樹——電影《山楂樹之戀》的象征意義及其與原著之關系[J].電影文學,2011(14):82-84
[4]胡莎.山楂樹下凄美的愛情悲歌[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0(01): 28-31.
I207.42
A
1005-5312(2015)23-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