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528000)錢國枚 黃偉平 李靜如 區(qū)月團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臨床常見重癥疾病,大多是因為冠狀動脈血液供應中斷或者缺血,導致心肌缺血甚至壞死,病情嚴重會導致患者猝死,且病情危急發(fā)展迅速,因此及時予以患者有效治療至關重要[1]。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中,搶救時間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為縮短搶救時間,本院予以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過程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擇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資料,經心電圖、實驗室等檢查均確診為心肌梗死[2]。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成兩組,研究組41例,男女比23:18,年齡43~82歲,平均(56.30±5.60)歲,冠心病史20例,高血壓病史21例;對照組29例,男女比例為16:13,年齡45~83歲,平均(57.10±5.10)歲,冠心病史17例,高血壓病史12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入院后立即搶進搶救室,開通綠色通道,不典型癥狀患者經診斷后送入,遵醫(yī)囑急診搶救。研究組予全程優(yōu)化護理:①急救室接到電話內5min出診,并指導家屬讓患者處平臥位,安慰并囑患者心理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②醫(yī)護人員趕到后立即解除患者心肌疼痛癥狀并予以面罩吸氧,監(jiān)測體征;③搶救完成后轉運患者,救護車上需注意將患者頭偏向一旁,連接心電監(jiān)護后觀察靜脈通道,并監(jiān)測患者神志、疼痛等指標,做好氣管插管和除顫操作,通知醫(yī)院準備搶救;④實施護士責任制度,在接診10min內進手術室搶救,予以吸氧并建立靜脈通道,采集血液標本,結合心電圖確診病情;⑤確診病情后建立左下肢靜脈通道留置針,做碘過敏檢查及腹股溝備皮,幫助更衣排尿做好保暖措施;⑥評估病情風險后送入導管室后詳細介紹病情。
附表1 兩組搶救時間比較(x±s,min)
附表2 兩組搶救各項觀察時間比較(x±s,min)
附表3 兩組搶救效果比較[n(%)]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時間,包括分診評估時間、急診手術時間及急診總時間。比較兩組患者搶救各項觀察時間,包括靜脈采血、給藥時間及心電圖觀察時間。比較兩組搶救結果,包括在住院期間的再PCI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再次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用SPSS21.0軟件分析,均數標準差(x±s)計量資料,t行組間比較;百分比(%)表計數資料,X2行組間比較,P<0.05表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搶救時間比較 研究組分診評估、急診手術時間及總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搶救各項觀察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靜脈采血、靜脈給藥及心電圖觀察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2.3 兩組搶救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發(fā)生院內再PCI及復發(fā)急性心肌梗死的幾率14.63%、7.31%均明顯小于對照組的41.38%、37.83%,(P<0.05),見附表3。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斑塊破裂,血小板被激活并聚集,形成血栓,致使血管急性閉塞導致缺血、缺氧從而導致心肌壞死。有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在發(fā)病12h內沒有及時得到灌注治療,死亡幾率高達20%,因此及時予以患者有效治療,縮短救治時間,對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具重要意義[3]。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成功幾率,本院對急診流程予以優(yōu)化護理,并同常規(guī)護理從急診時間、各項指標觀察時間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本次結果顯示:研究組搶救時間及各項指標觀察時間均少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搶救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在急救全程予以優(yōu)化護理可以縮短急診救治時間,提高搶救成功幾率,該結果與韓彥輝、王素梅、李海霞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再次表明了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中應用的有效性、可行性[4]。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全程優(yōu)化護理模式屬于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合理急救分工模式,可以同時進行多項操作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搶救工作,從而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治療,提高搶救成功幾率[5][6]。另外全程優(yōu)化護理還對轉運交接過程進行了優(yōu)化,通過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避免在交接過程中出現(xiàn)漏洞,提高了轉運的安全性。且急診優(yōu)化護理可以更早對患者進行再灌注治療,同常規(guī)急診護理比較,可以明顯縮短延誤就診時間,為進一步治療獲得充分時間,從而提高治療效果[7]。另外還可以更迅速地對可疑患者進行確診,及時對患者進行院內救治,明確護士的工作內容,也可以最大程度的縮短急診處理時間,并積極的安慰、鼓勵患者,緩解其焦慮、緊張感,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從而改善急救效果,減少院內再PCI及復發(fā)幾率[8]。關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本院實施的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模式的滿意度情況,需加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探討。
綜上所述,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過程中應用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可以明顯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幾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