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帥,趙麗麗,張延赤,姚致巍,徐暢,林靜雅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醫(yī)務科,吉林長春 130000
團體心理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情緒的改善作用
趙富帥,趙麗麗,張延赤,姚致巍,徐暢,林靜雅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醫(yī)務科,吉林長春 130000
目的探討團體心理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情緒的療效。 方法隨機選擇60例處于康復期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n=30)和對照組(n=30),研究組實施認知行為為核心技術的支持性團體治療,在治療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評比。 結(jié)果①治療前兩組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42.1±10.0/45.5±10.5,t=2.05,P<0.05);②研究組治療后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前47.1±10.8,后42.1±10.0,t=2.94,P<0.05)。結(jié)論團體心理治療能夠改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抑郁情緒。
團體心理治療;精神分裂癥;抑郁;病例對照研究
首次發(fā)病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疾病康復期對疾病癥狀表現(xiàn)有所認識,看到其他患者怪異的行為舉止,感到羞恥,尤其是想到自己發(fā)病期間曾傷害到親人朋友,會有內(nèi)疚和自責,而且面臨回歸社會前的角色適應困難,家人和社會對其態(tài)度等諸多問題呈現(xiàn)在面前,一部分患者會產(chǎn)生明顯的抑郁情緒,有研究顯示,康復期精神病人焦慮癥狀發(fā)生率為35%,抑郁癥發(fā)生率為46.6%[1],抑郁情緒不僅影響病人前期的治療效果,而且加重病情,降低生活質(zhì)量,甚至出現(xiàn)意外[2]。為及時改善或消除抑郁情緒,該研究隨機選取該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運用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30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的抑郁情緒,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首次發(fā)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入組標準:符合中國精神疾病診斷與分類標準第3版的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3];經(jīng)過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系統(tǒng)治療(未合并抗抑郁藥物治療)后,精神癥狀基本控制,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4]總分<28分,自知力大部分恢復,自知力因子分<2分;無明顯藥物副反應;排除疾病本身或藥物所致的抑郁;能獨立填寫問卷;團體治療期間藥物治療的種類與劑量不變;無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無沖動行為和自殺觀念;自愿參與該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在216例康復期病人中,運用自評抑郁量表(SDS)[5]進行篩查,評分≥41分為有抑郁情緒,共計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齡16~40,平均(34±9)歲,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30例,對照組30例。研究組患者完成8次團體心理治療,無中斷退出。
1.2方法
1.2.1團體心理治療方法及過程 采用認知行為為核心技術的支持性團體治療方法[6]對研究組實施治療,治療起止時間2014年11月—2015年1月,共進行6次,每周2次,1.5 h/次,共分為3個階段:初始階段2次,工作階段3次,終結(jié)階段1次,見表1。
1.2.2研究方法 (1)對照組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不能合并抗抑郁藥物、無抽搐電休克治療,(2)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團體心理治療;對照組不接受任何心理治療。主要包括:①初始階段成員自我介紹,相互認識,活動內(nèi)容游戲:滾雪球;②工作階段,成員學會贊美,關注他人,發(fā)現(xiàn)優(yōu)點,主體活動:提高團隊凝聚力;③終結(jié)階段,成員經(jīng)驗總結(jié)與感悟,心靈成長戰(zhàn)勝疾病和回歸社會的信心,主體活動:鼓勵、擁抱,醫(yī)生總結(jié):祝福。小組共6名成員,由1名主任醫(yī)師領導,5名助手,2次/周,共6次,約90 min/次,共3周,分3個階段。團體治療總體目標為改善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的抑郁情緒,增強疾病康復及回歸社會的自信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采用自評抑郁量表(SDS)進行雙盲評定,測評前培訓所有主試醫(yī)生,按照統(tǒng)一指導語引導干預組的患者在治療前和團體治療結(jié)束后進行自評,運用海斯曼心理CT系統(tǒng)進行測驗。
2.1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SDS量表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SDS評分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后研究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后SDS量表評分及比較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后SDS量表評分及比較
注:*P<0.05。
量表 研究組(n=30) 對照組(n=30) t值抑郁自評量(SDS)42.1±10.045.5±10.5 2.05*
2.2研究組治療前后SDS量表評分比較
研究組病人治療后的抑郁量表評分現(xiàn)在低于治療前,見表3。
表3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后SDS量表評分及比較
表3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后SDS量表評分及比較
注:*P<0.05。
量表 治療前(n=30) 治療后(n=30) t值抑郁自評量(SDS)47.1±10.842.1±10.0 2.945*
該研究結(jié)果提示通過認知行為為核心技術的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小組成員在相互信任的良好氣氛中,通過示范、模仿、訓練等方法,每個組員不僅自己接受他人的幫助,也可以幫助其他組員[7],同時在團體治療中被團體積極關注和肯定,提升了自我價值感,并從團體中持續(xù)獲取支持、力量,精神分裂癥伴發(fā)的抑郁情緒明顯改善。加快了患者社會功能恢復,增強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為回歸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通過治療發(fā)現(xiàn)研究組的患者更加信任醫(yī)生,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這一點可能會在患者疾病再次復發(fā)時,幫助患者積極主動尋求醫(yī)生的幫助,進而有可能會減少因疾病復發(fā)而引起危害行為、治療費用負擔、社會功能進一步的損傷等。
該研究在應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團體心理治療,結(jié)果顯示,(1)治療前兩組SDS評分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后研究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42.1±10.0/45.5±10.5,t=2.05,P<0.05)。(2)研究組治療后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前47.1±10.8,后42.1±10.0,t=2.94,P<0.05)??梢娧芯拷M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王春等[8]重性精神障礙住院患者團體治療的定性研究結(jié)果一致。在今后的研究,首先增加該研究的樣本量,降低因人口學特征而存在的異質(zhì)性高的問題。其次,追蹤該研究組與對照組成員后期治療、康復及復發(fā)情況,進一步探討團體心理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遠期療效。
綜上所述,團體心理治療能夠改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抑郁情緒。
[1]胡春麗.團體人際心理治療對糖尿病伴抑郁癥患者的療效[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8):98.
[2]米爾孜合買提·買買提明.團體人際心理治療對康復期酒精依賴患者的療效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5):107.
[3]朱娟娟.團體人際心理治療對住院抑郁癥患者癥狀緩解及社會功能改善的作用[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1):69.
[4]陳水英.集體心理治療對首發(fā)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10):1600.
[5]薛耀.短程認知心理療法結(jié)合中西藥治療老年抑郁癥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1(3):192.
[6]沈峰.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對康復期雙相障礙患者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0):135.
[7]李艷鑫.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輔助心理干預對冠心病并發(fā)抑郁癥的療效分析[J].天津醫(yī)藥,2015(6):87.
[8]王春.重性精神障礙住院患者團體治療的定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3(7):509.
Improvement Effe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ZHAO Fu-shuai,ZHAO Li-li,ZHANG Yan-chi,YAO Zhi-wei,XU Chang,LIU Jing-ya
Medical Department,Changchun Sixth Hospital,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Methods 60 cases of in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in the rehabilitative period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research group were given supportive group therapy which considered the cognitive behavior as the core technology,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1.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D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after treatment,the SDS scor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42.1±10.0/45.5±10.5,t=2.05,P<0.05).2.After treatment,the SDS scor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before 47.1±10.8,after 42.1±10.0,t=2.94,P<0.05).Conclusion Group psych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Group psychotherapy;Schizophrenia;Depression;Case control study
R749.3
A
1674-0742(2015)12(c)-0076-02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6.076
趙富帥(1981.3-),男,吉林長春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精神病臨床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
(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