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盤錦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盤錦 124010)
ELISA法在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中的臨床檢驗價值分析
王 瑩
(盤錦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盤錦 124010)
目的 分析ELISA法在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中的臨床檢驗價值。方法 擇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診療的57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這57例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分別使用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以及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TRUST法)。結(jié)果 TRUST法檢驗敏感性為94.00%(47/50),特異性為57.14%(4/7),檢出率為88.68%(47/53);而ELISA法檢驗敏感性為98.08%(51/52),特異性為80.00%(4/5),檢出率為96.23%(51/53)。ELISA法檢驗價值顯著優(yōu)于TRUST法檢驗價值,P<0.05。結(jié)論 ELISA法在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中有極高的臨床檢驗價值,敏感性以及特異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ELISA法;梅毒螺旋體感染;臨床檢驗價值
人是梅毒的唯一傳染源,由于感染方式不同可分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也即胎傳梅毒與性梅毒。梅毒螺旋體是梅毒的病原體,呈現(xiàn)透明、不易著色特點。梅毒是一種廣泛流行的性病,有相關(guān)資料顯示,梅毒螺旋體感染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有所回升[1]。本研究主要分析ELISA法在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中的臨床檢驗價值,內(nèi)容整理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擇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診療的57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這57例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分別使用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以及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57例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中,男女性別比例為37∶20,患者的年齡在17~63歲,平均年齡(43.36±4.65)歲。臨床確診,有53例患者均符合梅毒螺旋體感染的診斷標準,其中一期患者有18例,二期患者有19例,三期患者有16例;其余4例不是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57例患者均有硬下疳的表現(xiàn),生殖器周圍有丘疹或者是斑塊,同時也有腹股溝淋巴結(jié)腫大的表現(xiàn)。納入標準以及排除標準:均符合自愿原則;本次研究將患有惡性腫瘤患者排除;排除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代謝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研究將患有心臟、腎臟、肺部、肝臟等器質(zhì)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將不配合診療的患者排除;排除了有精神疾病歷史的患者。
表1 TRUST法檢驗與最終確診結(jié)果的分析比較(n)
表2 ELISA法檢驗與最終確診結(jié)果的分析比較(n)
1.2方法
1.2.1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其試劑盒來自上海榮盛生物公司。從57例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中抽取6 mL的靜脈血清樣本,嚴格依照試劑盒的使用說明進行檢測。
1.2.2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其試劑盒來自北京萬泰生物公司,酶標儀使用來自美國的型號為BIO-RAD伯樂酶標儀。檢測的方法與參照組一致,要嚴格按照試劑盒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種檢驗方式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檢出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實驗研究結(jié)束之后,將參與本次研究的57例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相關(guān)情況的數(shù)據(jù),準確無誤地錄入進SPSS19.0軟件中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表示計數(shù)資料,其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其中95%被作為可信區(qū)間,即當P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實驗研究的TRUST法檢驗與ELISA法檢驗數(shù)據(jù)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TRUST法檢驗結(jié)果:57例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中,TRUST法檢驗出陽性的有47例,假陽性的有3例,假陰性的有3例,真陰性的有4例。其中一期患者有16例,二期患者有19例,三期患者有12例,其中敏感性為94.00%(47/50),特異性為57.14%(4/7),檢出率為88.68%(47/53)。
2.2ELISA法檢驗結(jié)果:57例疑似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中,ELISA法檢驗出陽性的有51例,假陽性的有1例,假陰性的有1例,真陰性的有4例。其中一期患者有18例,二期患者有18例,三期患者有15例,其中敏感性為98.08%(51/52),特異性為80.00%(4/5),檢出率為96.23%(51/53)。
2.3TRUST法檢驗與ELISA法檢驗結(jié)果的比較:TRUST法檢驗結(jié)果與ELISA法檢驗結(jié)果的敏感性、特異性、檢出率相比,存在顯著的差異,ELISA法檢驗結(jié)果的敏感性、特異性、檢出率顯著更高,P<0.05。見表1、2。
人體感染梅毒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通過性接觸而感染,梅毒分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其中一期梅毒與二期梅毒也即早期梅毒,此階段的傳染性較小并且對機體的破壞性也較??;而三期梅毒則是晚期梅毒,此階段的梅毒不僅傳染性較大,而且患病的時間長,并且對機體的破壞程度也大大增加[2]。關(guān)于梅毒的致病機制目前尚且沒有明確的研究證明,但是可以明確的是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一旦出現(xiàn)梅毒螺旋體感染,其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而且也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生理困擾,如果發(fā)展為晚期梅毒,則會有致死的危險。因此,臨床提高對早期梅毒螺旋體感染的檢出率以及確診率,讓患者及早接受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臨床對早期梅毒螺旋體感染的診斷正確率已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是酶免疫測定技術(shù)中應用最廣的技術(shù),其基本方法是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使酶標記的抗原抗體反應在固相表面進行,用洗滌法將液相中的游離成分洗除。因此,可通過底物的顏色反應來判定有無相應的免疫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顏色反應的深淺與標本中相應抗體或抗原的量呈正比[3]。ELISA法通過將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以及酶化學反應的敏感性進行結(jié)合,成為了一種既特異又敏感的檢測方法;并且ELISA法有著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的設(shè)備以及普及范圍廣的優(yōu)勢,臨床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的價值非常高。
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ELISA法的檢驗結(jié)果受操作人員的工作素質(zhì)以及標本處理因素影響,會存在一定假陰性、假陽性的風險。這也是本次試驗中ELISA法檢驗后,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假陰性率以及假陽性率的原因[4-6]。
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是一種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主要用于梅毒的篩選和療效觀察。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TRUST法所用抗原不具有特異性,因此,檢驗時除梅毒螺旋體感染患者外,一些非梅毒疾患也會暫時地或長期地存在反應素;典型的有麻風、結(jié)核、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以及一些發(fā)熱性疾病等患者,其經(jīng)TRUST檢驗后,也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反應素。此外,在孕婦、老年人以及吸毒者中也有生物學假陽性的反應。這也是近幾年TRUST越來越少用于鑒別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的原因,其敏感性、特異性以及檢出率相較于ELISA法均要低。
本次研究中,TRUST法檢驗敏感性為94.00%(47/50),特異性為57.14%(4/7),檢出率為88.68%(47/53);而ELISA法檢驗敏感性為98.08%(51/52),特異性為80.00%(4/5),檢出率為96.23%(51/53)。ELISA法檢驗價值顯著優(yōu)于TRUST法檢驗價值,P<0.05。綜上所述,ELISA法在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中有極高的臨床檢驗價值,敏感性以及特異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1]東立.ELISA法在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中的臨床價值及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61.
[2]王玉輝.三種方法檢測HBsAg弱陽性樣本的結(jié)果比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10):1209.
[3]李志艷,劉平,高健,等.梅毒螺旋體抗體篩查方法的比較性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5(12):1176-1179.
[4]陳述文,梁連輝,蔡常輝,等.四種方法檢測早期梅毒螺旋體感染的臨床應用評價[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21):2633-2634.
[5]吳肖仙,馮淦清.影響ELISA檢測HBsAg結(jié)果的常見因素[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8(1):331-332.
[6]馬艷潔.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在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26(24):78-79.
R446.6;R759.1
B
1671-8194(2015)28-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