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蘭
(邡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四川 什邡 618400)
探討綜合醫(yī)院癌痛護理團隊在老年癌癥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實踐效果
吳 蘭
(邡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四川 什邡 618400)
目的 分析探討綜合醫(yī)院癌痛護理團隊在老年癌癥患者疼痛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100例老年癌癥癌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護理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模式進行護理,護理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施加癌痛護理團隊進行護理,護理干預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疼痛程度及睡眠等指標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護理組在各項觀察指標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護理老年癌痛患者時采取綜合醫(yī)院癌痛護理團隊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疼痛強度,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綜合醫(yī)院癌痛護理;老年癌痛;臨床效果
癌癥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疼痛的影響非常大,極易使患者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而護理人員對癌痛管理的態(tài)度及業(yè)務掌握水平直接決定了癌痛管理優(yōu)劣,患者生活質量高低,但是很多情況下,由于醫(yī)護人員缺乏癌痛知識或者對癌痛存在誤解,就會增加患者的痛苦[1]。很多綜合醫(yī)院將腫瘤患者分散在不同的科室進行治療,而這些普通病房的醫(yī)護人員對疼痛知識掌握不多,缺少專業(yè)的培訓,從而影響了護理效果。本篇文章將針對綜合醫(yī)院癌痛護理團隊在老年癌癥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1.1臨床資料:選取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間100例患有癌癥的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護理組,每組50例。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58±6.5)歲,病程范圍在1個月~3年,平均病程(0.6±1.5)年,食道癌30例,肺癌19例,腸癌15例,胃癌12例,鼻咽癌10例,乳腺癌9例,肝癌5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基礎疼痛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癌痛教育、藥物干預、心理干預、老年癌痛評估等。護理組則在基礎疼痛的治療上施加癌痛護理團隊護理,其主要內容有[2]:①組成護理團隊。主要由護理部門組織,隊長需由10年以上臨床??谱o理經(jīng)驗同時熟練掌握癌痛護理常識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擔當,不僅如此,隊長還應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核心成員則須由腫瘤患者相關科室的臨床護士長或護理組長組成;最后將臨床護理的一線護士設為聯(lián)絡隊員,且需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②組織學習。培訓內容以《2013NCCN成人癌痛指南》及《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標準》,同時結合護理專業(yè)問題及實踐經(jīng)驗制定“患者疼痛評估及護理措施記錄單”、“疼痛治療障礙調查表”等,通過對調查表結果的了解,掌握患者的需求及護理人員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學習具有針對性。此外,還可進行技能訓練:教授患者應對技能來緩解疼痛,增強個人控制能力,并將經(jīng)歷集中在優(yōu)化生活質量上;教會患者應對疼痛技巧,包括分散注意力技巧、鼓勵患者表達自身感受說出自己有多痛,并尋找保持最佳舒適狀態(tài)的方式;教會患者應對慢性疼痛(非疼痛急癥)的能力,包括上述對策及放松技巧、引導患者想象、催眠,達到最佳理想的功能恢復。③臨床實踐[3]。由資深護士長帶隊,由自身護理人員組成教員,每2周進行1次為時3 h的策略團隊查房,通過理論結合實際開展專題講座,對老年癌痛評估、用藥方法、鎮(zhèn)痛效果等進行評價,如何處理藥物不良反應等。④經(jīng)驗交流。每月可舉行1次經(jīng)驗交流大會,經(jīng)驗豐富的腫瘤科護士可自身經(jīng)驗傳授給非腫瘤護理人員,以老年人的特點特別是感覺功能受損或抑郁的老年人為依據(jù),共同探討應如何完善老年癌痛的評估體系;隊長及核心隊員對護理工作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解答聯(lián)絡員提出的護理問題。⑤制定并履行疼痛護理團隊管理職責:培訓、督導、討論、總結、反饋、改進。每一季度將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反饋給臨床一線的聯(lián)絡員使之得以改進。⑥老年患者護理:因老年癌癥患者屬于特殊的群體,在得知患病后均有嚴重的恐懼、絕望、焦慮等負面心理,因此心理的需求也比其他年齡結算患者更多,負面情對陣痛藥物的治療效果有負面影響,所以對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精神支持非常重要。給予老年癌癥患者周到的護理服務可滿足老年癌痛患者多方面護理需求,在及時準確執(zhí)行藥物止痛的醫(yī)囑之外,心理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緩解疼痛的作用,與技術護理相輔相成,有共同價值和行為效應。做好老年患者全方位護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生活質量,讓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治療康復。⑦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因老年患者記憶力下降,文化知識缺乏,護士根據(jù)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穿插在整個護理工作中,制定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冊,對重點內容重復講解,使老年人容易記住,到達了預期目標。
1.3療效判定:采用數(shù)字分級法(NRS),0分表示不痛,10分表示劇烈疼痛;針對老年人以及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和患者采用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生活質量測評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進行評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文中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χ2檢驗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在疼痛強度、疼痛影響及生活質量上無較大差異(P>0.05),而在護理結束后兩組患者在疼痛強度及疼痛影響等方面評分均呈現(xiàn)明顯下降(P<0.05),且護理組的下降程度更為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對比情況
癌癥晚期疼痛是癌癥患者的主要病癥之一,因此有效的緩解老年患者的疼痛是評價治療以及護理的重要指標[4]。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后在疼痛強度及疼痛影響上均出現(xiàn)了顯著性降低,比起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要歸功于標準化癌痛治療,經(jīng)過疼痛治療,絕大多數(shù)患者的疼痛都得到了緩解,同時,護理組的下降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合性醫(yī)院對部分病種可進行多學科收治,而普通科室的醫(yī)護人員缺乏專業(yè)技能,通過護理策略團隊的建立,以護理結論、臨床工作經(jīng)驗和患者的需求為依據(jù)制定個性化、科學化的護理程序并有效的實施下去,明顯提高了護理效果。
通過癌痛護理團隊的護理干預,護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這充分表明,癌痛護理團隊的護理策略使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干擾,在降低醫(yī)療費用的同時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胡麗娟,葛梅,余艷.綜合醫(yī)院癌痛護理策略團隊的臨床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2,27(3):45-46.
[2]沈瓊,胡麗娟.綜合醫(yī)院癌痛護理策略團隊在老年癌痛管理中的實踐[J].護理學報,2013,20(11):31-34.
[3]胡麗娟,毛惠娜,王梅,等.綜合醫(yī)院癌癥疼痛護理策略團隊的管理與成效[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27-129.
[4]劉莉.綜合醫(yī)院癌痛策略護理團隊在胃癌手術患者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4,21(8):81-83.
R473.73
B
1671-8194(2015)26-02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