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泰瑪莎拉蒂的百年追逐撰文>>>朱泰Maserati家族的血液里擁有一個共同的基因:對引擎設計和賽車的執(zhí)著,而這個基因成就了瑪莎"/>
撰文>>>朱泰
瑪莎拉蒂的百年追逐
撰文>>>朱泰
Maserati家族的血液里擁有一個共同的基因:對引擎設計和賽車的執(zhí)著,而這個基因成就了瑪莎拉蒂的百年激情路。
瑪莎拉蒂的故事,可以被看成為一個英勇無畏、執(zhí)著堅定的家族的創(chuàng)業(yè)史。故事應該從創(chuàng)造輝煌汽車歷史的瑪莎拉蒂七兄弟的父親開始?,斏俚拈_創(chuàng)者Rodolfo Maserati是一名意大利王國時期的鐵路工程師,那時候,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與“蒸汽鐵馬(火車)”相關的工作。Rodolfo Maserati是這個家族對速度的熱愛的源頭,這個家族的血液里擁有一個共同的基因:對引擎設計和賽車的執(zhí)著。
1881年至1898年間,瑪莎拉蒂兄弟們相繼出生,其中Carlo是長子,Ernesto最年幼。新世紀的黎明破曉時,最小的兒子埃托于1894年出生,讓這個家庭完整了。而生于1881年的大兒子Carlo已經(jīng)開啟了自己的一番事業(yè)。
17歲時,Carlo設計了自己的第一臺單汽缸發(fā)動機,并將其命名為Carcano,與Marchese di Anzano一樣,都是以贊助人的名字命名的。他把這臺發(fā)動機裝在自行車上,并因此贏得1900年的布雷西亞-克雷莫納-曼托瓦-維羅納-布雷西亞拉力賽。之后,他設計了一款全新的單汽缸發(fā)動機,裝在木制的汽車底盤上。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視為第一輛瑪莎拉蒂的誕生。Carlo一直醉心于賽車與引擎設計。
Carlo在28歲的時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是公司公開宣布的目標是設計并生產(chǎn)性能卓越的飛機發(fā)動機。然而1910年,Carlo英年早逝,他的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xiàn)。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即使意大利陷入了戰(zhàn)爭的泥潭,瑪莎拉蒂兄弟也未放棄汽車研發(fā):Alfieri曾負責戰(zhàn)斗機引擎的組裝研發(fā),他與車手Trucco合作,開發(fā)了一款高性能專利火花塞。當時,王牌飛行員也擁有詩人身份的Gabriele d’Annunzio在突襲維也納時駕駛的正是瑪莎拉蒂的火花塞。同時,位于博洛尼亞的瑪莎拉蒂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則繼續(xù)在多個領域開展業(yè)務。
戰(zhàn)爭結束后,瑪莎拉蒂兄弟將修理廠遷至面積更大、更合適生產(chǎn)的博洛尼亞的Pontevecchio地區(qū)。在那里,Alfieri, Ernesto和 Ettore努力研發(fā)第一輛瑪莎拉蒂汽車。對汽車和賽車沒有興趣但熱愛藝術的Mario Maserati則承擔了設計公司標識的任務。Mario選擇了博洛尼亞的象征之一:馬喬里廣場噴泉海神雕塑上的三叉戟?,斏贅俗R所選的顏色也是博洛尼亞的代表顏色:藍和紅。
1922年,Alfieri開始為Diatto工作,同時也為都靈車隊效力。1 925年,Diatto由于財務原因,退出賽車界。因此,在Marquis Diego de Sterlich的資助下,瑪莎拉蒂兄弟決定購買十架Diatto 30跑車底盤,開啟了制造第一批瑪莎拉蒂汽車之路。
1926年,瑪莎拉蒂Tipo 26問世,它是Diatto GP 8C渦輪車的改進版,初次亮相就贏得總排名第八,排量1500cc級冠軍的好成績。1926年6月13日瑪莎拉蒂贏得一個毫無懸念的勝利,這次比賽被視為是瑪莎拉蒂賽車歷史上的經(jīng)典一戰(zhàn)。車手是最小的弟弟Ernesto,駕駛速度達到167公里/小時以上。
成功之后,瑪莎拉蒂兄弟開始增加Tipo 26的產(chǎn)量。私人車手在目睹瑪莎拉蒂汽車的表現(xiàn)后,在博洛尼亞汽車工廠外排起了長隊。1 929年9月28日,巴克寧·波爾扎奇尼駕駛一輛配備1 6汽缸發(fā)動機的瑪莎拉蒂V4,以246km/h的平均速度完成了十千米的賽道疾馳,而這一紀錄直到1937年末才被打破。
多次的勝利讓瑪莎拉蒂在業(yè)內(nèi)名聲大振。危機卻也隱隱顯現(xiàn)。雖然不少客戶還在瑪莎拉蒂工廠外排隊等待購買,瑪莎拉蒂已感到了由于梅賽德斯和汽車聯(lián)盟等德國汽車制造商進入市場帶來的壓力,并且這些廠牌有第三帝國政府的支持與扶持。
瑪莎拉蒂兄弟們明白,他們的汽車王國需要一個關鍵性的轉變,所以他們開始與意大利企業(yè)家阿道夫·奧斯合作。他的產(chǎn)業(yè)帝國覆蓋了從鑄造業(yè)、鋼鐵工業(yè)、金屬冶煉到機床、農(nóng)具及服務業(yè)等方方面面。和瑪莎拉蒂兄弟一樣,他也是靠個人奮斗才獲得事業(yè)的成功。1937年,瑪莎拉蒂將整個公司賣給他?,斏傩值軅儎t繼續(xù)在奧斯收購的兩家獨立公司里擔任管理角色:阿爾菲力·瑪莎拉蒂工廠負責賽車的研發(fā)制造,F(xiàn)abbrica Candele Maserati負責火花塞的生產(chǎn)。
兩家公司的總部仍舊設在博洛尼亞。奧斯是個聰明的生意人,他負責公司財務方面的運營,但是從不干涉瑪莎拉蒂兄弟負責的汽車技術的管理。最后,沒有了外界的干擾,瑪莎拉蒂兄弟得以回到他們最擅長的賽車世界。
二戰(zhàn)期間,瑪莎拉蒂不能再生產(chǎn)賽車,而是要集中精力生產(chǎn)火花塞以及其他對軍火機械十分關鍵的部件。戰(zhàn)爭結束后,世界又重新開始運行。瑪莎拉蒂兄弟們決定離開公司,回到博洛尼亞。盡管他們與奧斯從未出現(xiàn)過具體的矛盾,但可能兄弟幾個只是想遠離集團工業(yè)的行事風格,甚至他們可能是厭倦了持續(xù)不斷地與汽車聯(lián)盟協(xié)商。他們開設了新的公司Osca,在那里他們?nèi)硇牡貎A注于設計、開發(fā)和制造賽車。
1950年,人們見證了四年后將會成為F1賽車的汽車原型?,斏購牡谝粓霰荣惼鹁蛥⑴c其中,但是他們的賽車,由于第一階段的比賽規(guī)則實際仍是F2級別的賽車,因此在最初取得的成績并不理想。同時,40年代末期公司
瑪莎拉蒂已走過百年,盡管一路上坎坷不平,但這個品牌對于速度與品質的執(zhí)著始終如一。內(nèi)部的緊張氣氛也不利于賽車制造的發(fā)展。1953年,阿道夫·奧斯將公司管理分配給他眾多的家庭成員:他為自己和兒子保留了阿爾菲力·瑪莎拉蒂工廠,包括車型和造車機械。根據(jù)他的計劃,車輛的生產(chǎn)還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卓有聲望的名字,這會有助于車型的銷售。
在賽車領域,法拉利一直是瑪莎拉蒂的主要競爭對手。1954年,瑪莎拉蒂250F以主角姿態(tài)重返賽場,這款車首次亮相就獲得勝利。胡安·曼紐·方吉奧贏得了阿根廷和Spa大獎賽。后來,這位曾為梅賽德斯效力的車手返回斯圖加特車隊,后來又加入法拉利車隊,但后來一直未奪冠。1956年,F(xiàn)1錦標賽成為了摩德納各家族之間,即法拉利與瑪莎拉蒂的戰(zhàn)場。當時,摩德納被分成兩派,不是屬于這一隊就是屬于那一隊。每逢星期天,賽車在賽道上擺好陣勢開始比賽。星期一上午,獲勝隊的粉絲在市中心的酒吧里或在柱廊下取笑失敗者。
盡管在賽車界如魚得水,但瑪莎拉蒂也不得不被“生存”所迫。1957年,一系列的財務困難迫使奧斯關閉了其工業(yè)帝國的一些分支,其中即包括賽車部門。這對瑪莎拉蒂來說是巨大的犧牲,但也標志著轉型的開始,從賽車到公路跑車的轉型實屬無奈。瑪莎拉蒂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公路跑車市場,在短期內(nèi)即轉型成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汽車生產(chǎn)商之一。
很慶幸,無奈之下的轉型是成功的。瑪莎拉蒂趁勝追擊,管理層決定為公司引入新鮮血液:雪鐵龍?,斏匍_始對車型進行整體規(guī)劃,令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變得更加清晰。
70年代瑪莎拉蒂又發(fā)生重大轉變:奧斯家族不再掌管公司,而雪鐵龍將公司賣給了意大利國營企業(yè)Gepi,由阿根廷-意大利混血企業(yè)家阿里桑德羅·德·托馬索掌管。一切都在變,但有的東西始終如一:那就是瑪莎拉蒂前進和創(chuàng)新的力量,公司從未停止研發(fā)推出新車型。
瑪莎拉蒂的再一次突破始于1993年,菲亞特集團的入股。當時的領導層看到了這一意大利本土小眾汽車品牌的非凡潛力。之后,法拉利與瑪莎拉蒂的合并開始。法拉利分兩次完全買下了瑪莎拉蒂,交易完成于1999年。摩德納兩家最著名的汽車制造商之間的合作比曾經(jīng)的對立競爭更精彩。
瑪莎拉蒂并入法拉利之初,生產(chǎn)線暫停生產(chǎn)。目標很明確:完全關閉摩德納的工廠,對其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造,引進最先進的生產(chǎn)線。瑪莎拉蒂的工人暫時轉移到馬拉內(nèi)羅,但是六個月后,他們又回到了歷史悠久的Ciro Menotti總部。
在公路跑車行業(yè),瑪莎拉蒂逐漸成為品味與地位的象征。著名的意大利設計師賓尼法利納加盟瑪莎拉蒂后,制造出大獲成功的全新Quattroporte總裁跑車。Quattroporte總裁轎車使得整個瑪莎拉蒂車型系列變得完整,極大地促進了銷售。該車型也贏得社會名流的不斷青睞:繼桑迪羅·皮蒂尼之后,另一位意大利總統(tǒng)Carlo Azeglio Ciampi也選擇該車作為其總統(tǒng)座駕。為了紀念他杰出的前任,Ciampi在車身顏色上也選擇了“皮蒂尼藍色”。在2007年日內(nèi)瓦車展上,瑪莎拉蒂的GranTurismo跑車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新聞雜志爭相在封面上刊登該跑車照片,訂單每天都在增加:這個冉冉上升的新星,僅是瑪莎拉蒂成功的開始。
如今,瑪莎拉蒂已走過百年,一家企業(yè)能夠發(fā)展百年都值得人們奉上溢美之詞。盡管一路上坎坷不平,但這個品牌對于速度與品質的執(zhí)著始終如一,也是因為如此,瑪莎拉蒂在幾次大難當前都能安然脫困。
隨著入門級車型Ghibli的上市與首款SUV量產(chǎn)步伐逐漸加快,瑪莎拉蒂又向著新的未來啟程。
中國新時代 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