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房山
在考查電場中的基本概念時,往往給出與電場分布有關的圖象,如:E-x圖象、φ-x圖象,或v-t圖象。以下分別介紹解電場問題中常見的“三類”圖象。
一、電場中粒子運動的v-t圖象
當帶電粒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時,如果給出了粒子運動的速度圖象,則從速度圖象上能確定粒子運動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大小變化情況,進而可將粒子運動中經(jīng)歷的各點的場強方向、場強大小、電勢高低及電勢能的變化等情況判定出來。
例1.兩個等量同種點電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連線中垂線上有A、B、C三點,如圖1甲所示。一個電荷量為2C,質量為1 kg的小物塊從C點靜止釋放,其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B點處為整條圖線切線斜率最大的位置(圖中標出了該切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C][O][甲] [A][B][t/s][O][v/(m·s-1)][8
6
4][5 7][10 12 15][乙][圖1]
A.B點為中垂線上電場強度最大的點,場強E=2V/m
B.由C到A的過程中,物塊的電勢能先減小后變大
C.由C到A的過程中,電勢逐漸升高
D.A、B兩點電勢差UAB=-5V
解析:
(1)由v-t圖象可知,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先增后減,因此,小物塊在B點加速度有最大值,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在B點處電場強度最大。加速度大小為2 m/s2。
又根據(jù)qE=ma,得E=1 V/m,選項A錯;
(2)由v-t圖象可知,由C到A的過程中,小物塊的動能一直在增大,由動能定理,電場力也一直做正功,則小物塊的電勢能逐漸減小,由Ep=qφ,知電勢逐漸降低,選項B、C錯;
(3)由動能定理,qUAB=mv2
B-mv2
A,解得UAB=-5 V,選項D正確。
例2.如圖2甲M、N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在M點由靜止釋放一個正的點電荷,點電荷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著電場線從M點運動到N點,粒子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2乙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甲 乙][圖2][M][N]
A.該電場可能是勻強電場
B.N點的電勢高于M點的電勢
C.M點到N點,點電荷的電勢能逐漸減小
D.點電荷在M點所受電場力大于在N點所受電場力
解析:
(1)由v-t圖象可知,點電荷從M點運動到N點,圖線的斜率增大,故點電荷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其所受的電場力增大,電場不是勻強電場,選項A、D錯;
(2)點電荷從M點運動到N點,點電荷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故點電荷受到的電場力方向也是由M指向N,由“順電場線,電勢降”,則M點電勢大于N點電勢,選項B錯;
(3)點電荷從M點運動到N點,做加速運動,由動能定律,知電場力做正功,因此,電勢能減小,選項C正確。
二、電場中的E-x圖象
在給定了電場的E-x圖象后,可以由圖線確定場強的變化情況,電勢的變化情況,E-x圖線與x軸所圍圖形“面積”表示電勢差。在與粒子運動相結合的題目中,可進一步確定粒子的電性、動能變化、電勢能變化等情況。在這類題目中,還可以由E-x圖象假設某一種符合E-x圖線的電場,利用這種已知電場的電場線分布、等勢面分布或場源電荷來處理相關問題。
例3.空間有一沿x軸對稱分布的電場,其電場強度E隨x變化的圖象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O][E][-x1][x][x1][x2][x3][圖3]
A.O點的電勢最低
B.x2點的電勢最高
C.x1和-x1兩點的電勢相等
D.x1和x3兩點的電勢相等
解析:
(1)由圖3可知,O點兩側電場強度方向相反,因電場強度的方向沿x軸,由“沿電場線,電勢降”規(guī)律,O點可能電勢最低,也可能電勢最高,選項A錯;
(2)由于O點兩側電場強度方向相反,x1、x2、x3三點在同一電場線上,由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可知,無論O點右側電場強度沿x軸向右還是向左,x2點電勢都不是最高,x1、x3兩點的電勢也不相等,故選項B、D錯;
(3)由題圖3知,電場強度在O點兩側對稱,故x1、-x1兩點電勢相等,選項C正確。
例4.如圖4所示,半徑為R,均勻帶正電荷的球體在空間產生球對稱的電場;場強大小沿半徑分布如圖所示,圖4中E0已知,E-r曲線下O~R部分的面積等于R~2R部分的面積。問
[E0][E][O][r][R][2R][圖4]
(1)E-r曲線下面積的單位是什么?
(2)已知帶電球在r≥R處的場強E=,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該均勻帶電球所帶的電荷量Q為多大?
(3)求球心與球表面間的電勢差ΔU多大?
(4)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負電荷在球面處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剛好運動到2R處?
解析:
(1)由公式E=,做類比,可知E-r圖線下“面積”表示電勢差,“面積”的單位為伏特;
(2)由于帶電球在r≥R處的場強E=,,可見在r≥R處,帶點球可視為點電荷。如圖,在r=R時,E=E0,則由點電荷的電場強度公式,
E0=,
解得該均勻帶電球所帶的電荷量
Q=,
(3)由公式E=類比,可知E-r圖線下“面積”表示電勢差,因此,球心與球表面間的電勢差
ΔU=
(4)根據(jù)題述E-r曲線下O~R部分的面積等于R~2R部分的面積,球體表面r=R到r=2R處的電勢差
ΔU=
由動能定理,
qΔU=mv2
解得
v=
三、電場中的φ-x圖象
在電場的φ-x圖象中,除了可以直接從圖中了解各點電勢大小及變化情況,還可以從圖線的斜率上了解各點場強的大小及方向。當φ-x圖象與粒子運動相結合時,可以涉及的方面有粒子電性、電勢能、電場力做功、動能、速度、加速度等。也可以由φ-x圖線的特征先假設是某一具有相同φ-x變化規(guī)律的電場,進而解決問題。由公式E=做類比,φ-x圖線各點切線的斜率為各點處電場強度的大小。
例5.如圖5所示a、b是x軸上兩個點電荷,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沿x軸a、b之間各點對應的電勢高低如圖5中曲線所示,a、p間距離大于p、b間距離。從圖中可以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O][a][p][b][x][φ] [圖5]
A.a和b均為負電荷且q1一定大于q2
B.電勢最低的p點的電場強度為零
C.將一正的檢驗電荷從b處移到p處,電荷電勢能增加
D.a、p間的電場方向都指向a點
解析:
(1)由φ-x圖象可知,從a到b,電勢φ先減小再增加,可見a、b電荷產生的電場方向均指向p,所以a、b應均為正電荷,所以選項A、D錯;
(2)由于φ-x圖象的斜率表示電場強度E,故在p點的電場強度為零,選項B正確;
(3)將一正的檢驗電荷從b處移到p處,電勢φ降低,由Ep=qφ知,電勢能減少,選項C錯。
例6.兩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的點電荷放在x軸上的O、M兩點,兩電荷連線上各點電勢φ隨x變化的關系如圖6所示,其中A、N兩點的電勢為零,ND段中C點電勢最高,則( )
[O][A][N][q2][D][C][x][M][φ][q1] [圖6]
A.C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不為零
B.A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零
C.NC間場強方向沿x軸正方向
D.將一負點電荷從N點移到D點,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解析:
(1)由題圖可知,由O點到M點,電勢一直降低,且圖線在A點的斜率也不為零,故A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不為零,而C點向N、向D兩個方向電勢均降低,說明C點兩側電場方向相反,且圖線在C點的切線斜率為零,故C點電場強度大小為零,選項A、B錯;
(2)由圖6可知,由N到C電勢升高,故CD間電場方向沿x軸負方向,選項C錯;
(3)同理可知,由C到D電勢降低,故NC間電場方向沿x軸正方向,因此,將負點電荷從N移到C,電場力做正功,將負點電荷從C移到D,電場力做負功,選項D正確。
從以上三類圖象可以看出掌握各個圖象的特點,理解其斜率、截距、“面積”對應的物理意義,就能順利解決有關問題,此類問題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難度中等。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