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軍
提起學生學習中粗心馬虎的情況,真是不勝枚舉:有的讀題讀錯,寫字寫錯別字;有的把加法做成減法,顛倒四則運算順序;有的考試時只做前一面,忘記后一面;有的應用題只回答前一問,忘記回答后一問……
對此,許多老師都倍感頭疼。究其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這是產生學習馬虎的直接原因。有的課堂上不注意聽講,眼睛瞅著老師,心里卻想著別的事,老師講的知識自然記不牢;有的不認真讀完題,就急于動筆,也有的不等老師問完就搶答;有的做作業(yè)字跡潦草,一心兩用,應付了事……這些都容易使學生形成粗心的不良習慣。但積久成習,將來在關鍵時候刻就會因小失大,前功盡棄,甚至會改變學生的一生。那么,如何讓學生克服粗心馬虎的毛病呢?我想,概括起來就八個字:查找病因,對癥下藥。
為此,我覺得可從以下幾方面幫助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一、指導學生讀懂題、標注好關鍵詞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边@句話同樣適用于數(shù)學學習。針對學生審題能力普遍不高,且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習題本身,對題目要求視而不見等等這些現(xiàn)狀,我總是要求他們對題目好好研究一番:至少默讀兩遍,認為還不理解,再多讀幾遍;用橫線畫題目中的關鍵詞。我認為關鍵詞至關重要,它是理解題意的重要支點,支點明確了,后面的解題工序也就一帆風順了。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嚴謹自制的能力
“三思而后行”,學習時多加思考,就會使學到的知識準確、全面、深刻。凡事沉著冷靜,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力爭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堅持不懈,養(yǎng)成嚴謹?shù)暮昧晳T。
三、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習慣
教育學生學習時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要養(yǎng)成認真檢查的習慣。當做完作業(yè)或答完試卷時,要在心里反復提醒自己,眼睛要仔仔細細地看,一定要認真地檢查每一道題,反復告誡提醒自己,慢慢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習慣。
四、掌握克服學習馬虎的有效方法
(1)錯題集法,將平時做錯的題都整理到一個本子上,定期總結,究竟錯在什么地方,如何糾正。(2)換位檢查法,同桌之間兩人交換檢查,互相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
五、指導學生畫圖——理清思路
“數(shù)學終究是一門抽象的科學。”當我們的學生對錯綜復雜的數(shù)學文字題一籌莫展時,采用數(shù)形結合,看得明白了,想得清楚了,答得也就正確了。
總之,馬虎雖屬頑癥,但非絕癥。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不會再犯或很少犯那些常見的錯誤。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