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曉燕 程必榮
議論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fā)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我們寫議論文的目的是通過論述,讓別人接受自己所持的觀點,但是“理論是灰色的”,其本身往往抽象深奧,難免會像一道很有營養(yǎng)但沒有味道的菜一樣讓人厭倦。因此,議論文也要講究文采。法國作家布瓦羅這樣描述語言:“一句漂亮話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說的東西是每個人都想到過的,而所說的方式卻是生動的、精妙的、新穎的?!比绾尾拍軐ⅰ懊總€人都想到過的”內(nèi)容,轉換成大多數(shù)人想象不出的“生動的、精妙的、新穎的”語言呢?
文采等于句式。巧用句式可以讓議論文說理生動靚麗起來。
句子按結構分,有單句和復句;按功能分,有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等等。此外,還有主動句、被動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變式句等等。漢語句子豐富多彩,同一個意思,可以用幾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而不同的句式,表達效果也不一樣。巧用句式就是指在作文時,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靈活運用各種句式,并取得較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方法。它不僅有益于作者思想的表達,使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而且能使文章語言生動活潑,引起讀者的趣味,使他們在閱讀的時候擁有快樂的情感體驗,從而欣然接受作者的觀點。
議論文中巧妙地運用句式說理有兩個好處:
①使內(nèi)容極度濃縮化。就是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最多的內(nèi)涵,容量大,信息廣,充分展示考生的視野,讓論證具有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②使文采斐然,閱讀朗朗上口,有氣勢,有張力,有韻味,可以形成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一、巧用句式,可以為文章的開篇創(chuàng)造“先聲奪人”的效果
清代李漁有言:“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笨梢?,開篇注意巧用句式可以使文章提綱挈領,是考生取得高分的一大技巧。它簡潔、意味深長且富有哲理又文采飛揚,讓人如食甘果,如飲洌泉,能讓評卷老師對文章“一見鐘情”。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開頭句式加以說明。
開頭通過名言導入,運用判斷句的形式呈現(xiàn)論點,旗幟鮮明,亮人眼眸。如: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北睦先说倪@句話提醒我們:成功是奮斗的苦根上結出的甜果。
運用對偶句式,語意上構成對比,開宗明義,簡潔醒目。如:
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
運用設問句式與排比句式的錯綜,如此設問,能引發(fā)讀者的深思。如:
是什么讓愛迪生成為舉世聞名的發(fā)明大王?是他對科學研究的專注和熱情。是什么讓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獎的中國籍作家,是他對文學的專注和熱情。是什么讓詹姆·沃森攀登生物學的高峰?是他對學術的無比專注和熱情。……可以說,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傾注了自己的專注和熱情,才澆灌出成功之花。
開頭引用名言,而后模仿名言中的假設句式,通過假設句、判斷句、排比句的綜合運用,旗幟鮮明地亮出全文的觀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础蹲鲎詈玫淖约骸返拈_頭段:
有位哲人說得好: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你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這就告訴我,如果你不能成為偉大的自己,那就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真實的自己,善良的自己,美好的自己。
綜上所述,在開篇巧用句式創(chuàng)造亮點,必須做到“簡約小巧、新穎別致、雋永獨到”,就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讓閱卷老師產(chǎn)生一種欲罷不能之感,這樣你的文章就可脫穎而出了。
二、巧用句式,可以為闡述觀點的論據(jù)(素材)披上華美的外衣
議論文必須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闡述自己的主張見解,事例非常重要。而事例即“論據(jù)”包括“敘例”和“議例”兩個方面?!皵⒗本褪侵肝闹袑ψ鳛檎摀?jù)的事實材料的敘述,它只是論證的初步和手段,本身無須多加渲染,應適當舍去材料中與論點關系不大的內(nèi)容,只需簡潔精練的敘述材料,使讀者了解其主要內(nèi)容、性質(zhì)或特色即可。
巧用句式,可以將單例成段的事例(詳例)內(nèi)涵全面概括闡述,從而透徹地論證論點。請看下面這個語段:
楊絳用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品格處世,受到人們的敬重和愛戴。當她得到稿費,便將稿費和著作權交給清華大學保管;當她成立基金資助困難學生,金錢對她就已失去了誘惑力;當她面對名利,深自斂抑,不為所動。楊峰說:“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跌倒。”是的,楊絳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讓她平淡度日,修身養(yǎng)性;讓她平靜地行走在文學的坦途上;讓她“保其純真”,成就輝煌的人生?!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辈徽菞罱{的寫照嗎?(《淡泊名利,寧靜致遠》)
本語段開篇引出觀點,主體部分概述事例時巧用了三個“當她……”的句式構成排比濃縮楊絳不同側面的事跡,分析事例時也用了三個“讓她……”的句式構成排比深化本例的主旨??梢哉f,本語段不但容量豐富,而且凸顯了語言亮點,“淡泊名利,寧靜致遠”這一觀點深深地印在了讀者的心里。
巧用句式,在單例成段的語段中,它可以用概括的筆墨,把形象的文字、生活的細節(jié)、豐富的感情流暢地表達出來。
還可多例組合成段,即組合在一個段落中的每一個事例都簡略敘述,采用排比的方式或整散句結合的方式來展現(xiàn)。好處是事例敘述簡潔,句式整齊或多變,使文章顯得富有文采。
徒有萬般“羨魚”心,而無一絲“結網(wǎng)”意,結果定會一事無成。這道理雖然淺顯,但實際上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認識到的。有的人希望成為愛迪生式的“發(fā)明大王”,可是卻畏于鉆研科學知識之難;有的人想繼莫泊桑之后,再奪“短篇小說之王”的桂冠,但又懾于常年練筆之艱辛;有的人想一鳴驚人成為“音樂巨匠”,卻惰于在五線譜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為體育明星,卻怠于“聞雞起舞”進行訓練。如此心懷鴻鵠之志,而身屬燕雀之行,連一條小小的魚都會捉不到,更何況要實現(xiàn)那恢宏的大志呢!
議論文中用排比句的形式列舉一組素材,讓這些事實“勝于雄辯”,除了可以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外,還可增強語言的氣勢和感染力,為讀者營造出進一步調(diào)動生活積累、協(xié)助作者再造氛圍的藝術效果。它不僅可以“壯氣勢”,還可以“廣文義”,增大文章的信息量,使文章有更加豐富的內(nèi)容。上述語段就有這個效果。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已是被無數(shù)古今事實證明了的真理。鄒忌直言諷諫,齊王懸賞納諫。齊國得以強盛;王平誠心忠告,馬謖固執(zhí)己見,街亭終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開言路、納直諫,得有貞觀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廣積量、緩稱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銘的意見得到采納,精兵簡政,人民擁護;馬寅初的理論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國家受害……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說明了“從善如流”的重要性嗎?
在議論文中,對稱句既可用來說理,又可用來舉例。因為它要求用大至整齊的句式,對稱的結構來證明論點,所以考生有意識地運用對稱句,不僅讓論據(jù)極為簡潔,還可彰顯考生對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本語段中間幾例是該段的展開部分,它們或?qū)懠媛?,或?qū)懫牛瑑蓛上鄬?,?jīng)緯分明,不僅句式整齊,寫得極為概括簡潔;而且長短句參差錯落,令人讀起來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稱得上融聲美、形美、意美于一爐,既給人以美的享受,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思索。如果說“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那么,對稱句的應用,也會使文章因之生輝。
三、巧用句式,可以為議論文的說理增添深層的意蘊
舉例只是議論的手段,說理才是議論的目的。巧用句式,可以在濃縮事例的敘事文字的基礎上,增大議論文“議例”部分分析說理的空間,對例子進行解讀和剖析,揭示論據(jù)所蘊涵的道理,使論點和論據(jù)水乳交融。請看下面這個語段:
縱觀歷史長河,凡是在歷史中留下偉名的人,面對惡劣環(huán)境,心無旁騖。當羅馬軍隊攻占希臘時,當希臘城中的人為了生存都已逃亡時,當明晃晃的軍刀架在脖子上時,這位老人正蹲在沙地上專心致志地研究著他已探索了好幾天,但沒有結果的原理。劍朝他劈來的那一刻,他高聲呼喊著:“別踩壞我的圓?!彼褪枪糯奈锢韺W家阿基米德。當危險來臨時,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手上的事情。正是因為他那種執(zhí)著,堅持要研究出自己手上的事情,才會有了今天印在物理課本上浮力產(chǎn)生原理的阿基米德原理。
這段文字,在陳述事例時,用了三個“當”,就十分有文采,但這位考生卻在分析事例時忽略了句式的運用,分析的語言沒有文采,很平淡。且不太扣題。
巧用句式,說理的效果就不一樣了:
莎士比亞說:“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當危及生命的問題襲來時,阿基米德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保全自己的頭顱與生命?想到了委曲求全與保全茍活?不,他卻想到了自己手上的事情,想到了自己一生為之追求的科學價值,想到了那個未畫完的圓。難道一個圓比自己的生命還寶貴?難道科學的追索壓過了生命的一切?他,阿基米德,為我們詮釋了犧牲生命的意義,就是不管什么情況下,都要做好自己手上的事。
作者在分析事例時,先引用名言,增強文化內(nèi)涵、說理的可信度,再連用三個“想到”,三個反問,之后又是正面的三個“想到”,反面的兩個“難道”,句式整齊,給人以震撼力,給人以絕妙的文采感。
劉偉,用靈魂演奏生命的音符。當一名職業(yè)足球運動員是劉偉的青蔥夢想,但10歲那年的一次觸電事故,不僅讓他失去了雙臂,更剝奪了他在綠茵場奔跑的權利。足球不行,那就改學游泳,誰知厄運又來糾纏,他毅然走進音樂世界,硬是琢磨出一套“雙腳彈鋼琴”的方法,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他彈奏出了最動人的樂章。假如劉偉沒有心懷夢想,又是什么支撐著他在身體飽受摧殘的厄運下用“雙腳彈鋼琴”的呢?雨果曾說:“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質(zhì)?!闭驗閯ス虉?zhí)地為夢想插上翅膀,所以即使失去雙臂,也能用靈魂演奏生命的音符。
“議例”運用假設句和因果句揭示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即把論據(jù)的性質(zhì),對論點的意義、作用等揭示出來,闡發(fā)清楚,論據(jù)很好地起到證明論點的作用。
四、巧用句式,可以為文章的結尾再現(xiàn)優(yōu)美的樂章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議論文的結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關鍵,是對論點的充分展示和升華,也是衡量考生寫作水平的標尺。結尾方法異彩紛呈,我們在寫作議論文結尾時要聯(lián)系文章的題目、開頭、中心論點等,講究一定的技巧,力求收到理想的效果。要知道,作文的題目、開頭和結尾是閱卷老師最為關注的,它們往往會在閱卷老師腦海里留下一個總體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考生作文分數(shù)的高低。
議論文巧用句式結尾的基本要求:①點明中心。②首尾呼應。③富有意蘊,即有豐富的內(nèi)涵,言有盡而意無窮。它就像優(yōu)美的樂章要有好的尾聲,或余音裊裊,或震人心魄。請看下面的語段:
總之,要活出自我,就是要活出真實,不虛偽,不欺詐,做一個真真實實的自我;就是要活出個性,不圓滑,不世故,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自我;就是要活出價值,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會,做一個具有價值的自我。為了這樣的自我,哪怕是“更多”“更好”也可以放棄。朋友,活出一個這樣的自我吧?。ā痘畛鲎晕摇罚?/p>
結尾運用排比句式總括了分論點內(nèi)容——活出真實,活出個性,活出價值,呼應了材料與文題,使文章前呼后應,有較強的鼓動性,語言簡潔有力。
學會成長,學著聆聽父母的嘮叨吧,因為那嘮叨里飽含著他們對我們的眷眷深情!
學會成長,學著理解老師的教誨吧,因為那教誨其實是我們今后做人的基本準則!
學會成長,學著適應社會的規(guī)矩和習慣吧,因為那些規(guī)矩和習慣在調(diào)節(jié)我們與他人的關系?。ā秾W會成長》)
結尾運用排比結合因果句式,既點題又升華了文章的主旨,收束有力。
不管是棄醫(yī)從文的魯迅,還是放棄巴赫盛名攜妻獻身于非洲的史懷哲;不管是西藏高原最美的倉央嘉措,還是雪域高原的心靈醫(yī)師畢淑敏,他們之所以讓我們敬仰、銘記,除了帶給我們向上的一路美景,更有他們在逆境中一心向前奮斗不息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生命向前即風景》)
結尾綜合運用不同句式從“面”上概述了有關事例,與主體部分的“點”例(詳例)構成“點面結合”的布局,讓說理生動靚麗,無懈可擊。
總之,巧用句式的優(yōu)勢在于概括力強,又富有文采,是讓議論文說理生動靚麗起來的最好的一種方法。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閩清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