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
英美文學對于世界文化的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自古希臘神話作為西方文學的起始點,英美文學這朵世界文學奇葩持久地綻放著光彩,裝點著世界文學史,使得西方文學發(fā)展變得異彩紛呈。英美文學經(jīng)歷了中世紀的宗教文化、莎士比亞時期的歌劇文化,步入小說文學創(chuàng)作階段,形成了系統(tǒng)的西方文學發(fā)展進程。然文學總是要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不同、政治環(huán)境不同、地域風俗不同,英美文學的創(chuàng)作風格迥異。對于英美文學中的紳士和都使之間進行比較,不僅能夠解決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內(nèi)涵的不同,而且還能夠?qū)τ谟兔绹纳鐣幕M行比較性研究。
英國紳士文學以騎士文學為源頭。騎士們對領主具有很高的忠誠度,其跟隨者領主勇敢地作戰(zhàn),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的玷污,而是捍衛(wèi)自己的榮譽,然而在心愛的人面前則是聽命是從,以體現(xiàn)出騎士風度。
隨著騎士制度的消亡,騎士精神轉(zhuǎn)為 “紳士風度”,根據(jù)身份的不同,所獲得榮譽不同,其外表的舉止也存在著差異。在英國文學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紳士形象體現(xiàn)為崇尚自由、追求獨立的精神理想。極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為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上半葉由莎士比亞所創(chuàng)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其中對于羅密歐的描繪是禮貌、謙和、漂亮而懂規(guī)矩的紳士??梢?,英國對于紳士的定位即為如此。
英國魔幻文學的出現(xiàn),紳士氣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即紳士要具有冒險精神,可以與惡勢力對抗而毫不畏懼,可以不畏艱難的環(huán)境而成長。即便是在維護正義的時候,也是著裝得體、語言友善,但立場明確且態(tài)度嚴謹。這些都是對英國紳士內(nèi)涵的定位。
美國的斗士源于西部牛仔,但是牛仔已經(jīng)成為了美國人的典型形象遍布美國的各個地區(qū)。美國的西部牛仔形象是在美國西進運動的環(huán)境背景下出現(xiàn)的。此時的牛仔都是一些為了生存而放牧的年輕人。他們都身強體壯、充滿正義感且勇敢無畏。進入到19世紀末期,雖然牛仔已經(jīng)推出了美國歷史舞臺,但是,牛仔的形象卻沒有消失,而是進入了美國的文學作品中,且所塑造的形象越發(fā)高大。以斗士為主題而創(chuàng)作的美國文學作品,包括《拓荒者》《探路者》《最后一個莫希干人》等等,所反映的都是美國西部地區(qū)的各種歷史變遷和爭斗。大量的美國西部小說創(chuàng)作,說明了美國人對西部的熱情以及對國家土地的熱愛。
以獨立戰(zhàn)爭和南北戰(zhàn)爭為背景的美國文學作品中,斗士的塑造更為豐滿。比如,在杰弗遜創(chuàng)作的《獨立宣言》中,雖然沒有具體描繪“斗士”形象,但是可以看到美國的斗士們參與獨立戰(zhàn)爭,為自己的信仰而勇敢地戰(zhàn)斗。這就是美國人的性格塑造,具有英勇奮斗的精神,百折不撓。以南北戰(zhàn)爭為背景的“斗士”形象將美國文學推向了創(chuàng)作的高峰。《湯姆叔叔的小屋》《飄》中,對于主人公的描繪都沒有離開“斗士”形象。
英美文學基于歷史因素而存在著內(nèi)在聯(lián)系,也可說是一脈相承。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受到各自社會歷史文化的影響而存在著差異,但是經(jīng)民族文化的角度而言,英美文學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紳士形象和都使形象之間依然有諸多的共性存在。
英國貴族具有反對專制、追求自由的傳統(tǒng)精神,伴隨著歷史的延續(xù),英國紳士已經(jīng)成為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題。從英國貴族歷史來看,爭取自由貫穿于始終。美國在獨立戰(zhàn)爭之前為英國的殖民地,獨立之后建立了美利堅文化,但是英國根深蒂固的文化已經(jīng)依然滲透于美國文化之中。正如帕特里克·亨利所言:“But for me,give me freedom or give me death!”(寧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爭取自由。)美國文學的典型形象是“牛仔”的塑造。他們遠離家鄉(xiāng)、行俠仗義,無時無刻不再渴望自由而獨立的生活。
英國文學中所塑造的紳士形象和美國文學中所塑造的都是形象,雖然一個內(nèi)斂,一個外放,但是,都不會采取投機取巧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塑造正人君子形象,講求公平競爭。甚至在英美文學作品中都可以體現(xiàn)出來紳士或者都是對暗地里陷害他人的做法的鄙視。所以,紳士和斗士解決矛盾的方法都是選擇光明正大的決斗的方式。決斗的過程,是公平競爭的過程。文學作品的人物塑造必然影射著更為深刻的涵義,針對英美文學中這種公平原則的理解,可以升華到兩國形象的化身。無論是紳士,還是斗士,都屬于正義形象,小人伎倆一定不會從他們所為。
紳士與斗士形象存在于各自的文學作品中,都與國家文化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英國歷史悠久,且長期的世襲制,使得英國人觀念傳統(tǒng),他們因襲舊有的觀念、生活習慣,對于過去的時光仍然會產(chǎn)生強烈的懷戀之感。雖然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但是,那種貴族氣度非凡,使得英國紳士依然以大國姿態(tài)展示出來,盡顯驕傲本質(zhì)的同時,還對英國的傳統(tǒng)如珍寶一般精心呵護。
與英國相比,美國歷史較為短暫,沒有傳統(tǒng)的束縛,使得美國文學更為開闊,且以大無畏的精神呈現(xiàn)。與英國的紳士相比,美國文學作品中的斗士形象堪為是突破了傳統(tǒng),不斷地尋求著文學創(chuàng)新之路。
英國紳士與美國斗士都存在平等的思維,但是英國甚至形象是階層意識的體現(xiàn),甚至的言談舉止都要彬彬有禮、溫文爾雅。那種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zhì),是上等階層的代表。在紳士面前,“下等人”不得不被折服而。美國斗士的平等并沒有森嚴的等級,而是更為貧民化。從國家制度的角度而言,英國至今還保留著爵位的頭銜,可見,這種等級思維已經(jīng)成為了固有的英國式思維方式。美國則不同,美國經(jīng)歷過獨立戰(zhàn)爭、奴隸解放運動、移民潮等等,這些歷史都賦予了美國民眾的自由相處、和平共處的思想。美國斗士給我們的形象多為酒吧中亮相,那種粗獷的形象、豪放的性格,正如美國人的信念一樣,“人人平等”,不同階層的人都可以同處于同一空間。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歷史文化傳統(tǒng)。英國文學中的紳士形象,貴族一般地風度翩翩;美國文學中的斗士形象勇敢無畏。無論是紳士,還是斗士,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而內(nèi)涵豐富。解讀英國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紳士和美國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斗士,特別對于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標志特征有所體會,可以對英美文化有深入的理解。
[1]李軍.美國西部牛仔小說研究述評[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1(4).
[2]杜鵬.后殖民視野下的英美文學教學研究[J].科教文匯,2012(4).
[3]李菊紅.試論騎士精神在英美文學中的衍變[J].作家,2012(4).
[4]顏藝.希臘文學與希伯來文學——談英美文學的基礎[J].海外英語,2012(8).
[5]胡穎林.對英美文學中的紳士與斗士兩種角色的對比分析[J].北方文學雜志,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