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樂觀的經濟走勢
把困難和風險看得更嚴重一些,由此作出下一步經濟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更符合浙江發(fā)展的實際
上半年浙江經濟運行的數據出籠,攜一季度的靚麗,甚至是更加的出彩:GDP增幅高達8.3%,比一季度還要高出0.1個百分點。這個數據,不但好于全國和上海1.3個百分點,比廣東、山東和河南也高出0.5-0.6個百分點,僅次于江蘇0.2個百分點,一改在全國和沿海相對發(fā)達省份“墊底”的被動局面,不禁讓人眼睛一亮。
對此,歡快的情緒在不少人的筆端多有流露,而我卻寧可保持“極其謹慎的態(tài)度”。因為在我來看,拉動經濟平穩(wěn)增長的三大需求都未可樂觀,甚至還有趨向萎縮的苗頭。
譬如投資需求,后期增長乏力。今年自2月以來,各月累計增速分別為18.2%、17%、14.3%、13.3%、12.3%,是一個不斷下滑的態(tài)勢。民間投資增速、占比、貢獻率三個下降,上半年全省民間投資增長9%,同比回落6.9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9.8%,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對投資增長貢獻率由上年全年73.6%下降到45%。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的制造業(yè)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長乏力。其中制造業(yè)投資增速低位徘徊,上半年僅增長4.8%;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較大,上半年增長7.8%,為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基礎設施項目,也遭遇了要素保障壓力加大的困境。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盡管保持了26.8%的高速增長,但增速也是連續(xù)4個月回落。今年浙江省有8條城際鐵路項目列入國家重大工程包,投資規(guī)模高達957億元,但地方財力卻捉襟見肘、難以承擔。在缺錢投資之外,缺地投資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重大產業(yè)項目的儲備也不足,產業(yè)投資接續(xù)出現局部斷層。
再譬如消費需求,相對比較低迷。今年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19億元,同比增長7.7%。雖然比一季度還提高了0.9個百分點,但和多年來超過兩位數一般穩(wěn)定在12%左右的增長率比起來,實在是一個相當低的增幅。這不但低于全國2.7個百分點,在全國地方經濟“五強”(粵、蘇、魯、浙、豫)中,也是最低的,甚至還低于上海0.5個百分點。雖然浙江的網絡零售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達到3002億元,增長51.4%,省內居民實現網絡消費增長45.1%,汽車銷售轉降為升(從一季度下降5.3%轉為上半年增長2.4%),餐飲住宿業(yè)也在回暖,但就總體而言,消費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仍是明顯不足的。
還譬如出口需求,形勢也相當嚴峻。上半年浙江省出口1298億美元,增長2.4%,占全國比重有所提高。但出口增幅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10.7和5.8個百分點。全球經濟總體仍延續(xù)低速增長態(tài)勢,外需不振。上半年浙江對歐盟出口下降1.5%、對日本出口下降6.9%、對俄羅斯出口下降33.8%。受外需疲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和人民幣匯率相對升值的疊加影響,出口價格下跌。1-5月全省綜合平均出口價格下降4.3%,成為影響出口增速回落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浙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yōu)勢日趨弱化,傳統(tǒng)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上半年浙江紡織服裝出口下降3%,對全省出口影響較大。
在此背景之下浙江的經濟還能逆勢飄紅,服務業(yè)的貢獻“居功至偉”。上半年浙江服務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達到歷史性的50%,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高于二產4個百分點,且其增長率高達11.4%,由此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64.9%。其中金融業(yè)、房地產、營利性服務業(yè)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3.7%、20%,三個行業(yè)對GDP增長分別貢獻1.41、0.64、1.53個百分點。但其中也帶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好比說在“股市瘋牛”的背景下,上半年浙江證券交易額增速比一季度大幅提高180.9個百分點;在相關宏觀調控政策帶動下,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比一季度分別提高34.6和39個百分點。在股市暴跌的沖擊和房市總體飽和的大背景下,這些領域還能否持續(xù)為浙江經濟增長“提供炮彈”,或者都需畫上一個不小的問號。
綜上所述,在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組合拳開打不久,效果顯現尚未到位之時,在全國經濟還深陷不斷下行的巨大壓力,穩(wěn)定增長尚未成形之日,對下步經濟走勢作出過于樂觀的評判,還為時過早。還是不妨把困難和風險看得更嚴重一些,把轉型和升級做得更切實一些,把進退交鋒、新舊更替的實質性轉換節(jié)點再后移一些,并由此作出下一步經濟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這樣恐怕會更符合浙江發(fā)展的實際。
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學術委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