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曉斌 楊晨曦 李彥斌
長慶油田職工醫(yī)院 1)內(nèi)四科 2)內(nèi)三科 高陵 710201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等腦區(qū)低灌注的腦血管疾病所致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VD 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可見明顯的認知功能減退和社會功能下降,且患者通常有腦血管疾病史[1]。多奈哌齊被美國FDA 用于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對癥治療的藥物,通過抑制腦組織中膽堿酯酶的活性發(fā)揮改善認知功能減退的作用[2]。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奈哌齊對VD 的認知功能也有較好的改善作用,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03—2014-02來我院就診的VD患者14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癡呆國際診斷標準”[3];有記憶損害和認知功能障礙,且其嚴重程度已經(jīng)干擾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兩次以上的腦血管事件史;癡呆發(fā)生在腦血管事件后6個月內(nèi),癥狀持續(xù)6個月以上。排除: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合并有心、肝、腎等器官嚴重病變者;對多奈哌齊不耐受者;有精神性疾病史者。140例VD 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齡(61.53±7.39)歲;平均病程(2.12±1.35)a;輕度癡呆22例,中度癡呆48例。觀察組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齡(62.17±7.58)歲;平均病程(2.19±1.27)a;輕度癡呆20例,中度癡呆50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病情進行基礎治療,包括降低血脂、降血壓、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多奈哌齊治療,5mg/次/d,連續(xù)治療24周。治療期間對所有患者的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進行跟蹤檢查,每2周進行一次。
1.2.2 觀察指標:治療前及治療后第8、16、24周對患者進行隨訪,分別采用簡易精神狀況檢查表(MMSE)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對所有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進行評價,比較組間差異。MMSE量表最高分為30分,得分越低代表癡呆越嚴重。MoCA 量表總分亦為30分,≥26分為正常。同時取空腹靜脈血5mL,分別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ET-1水平,硝酸還原酶比色法檢測NO 水平。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2組患者間MMSE 和MoCA 量表評分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間MMSE和MoCA 量表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8、16、24 周后觀察組患者MMSE和MoCA 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加用多奈哌齊治療能有效延緩VD 患者的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2組患者間MMSE和MoCA 量表評分比較
2.2 治療前后2組患者間血清ET-1和NO 水平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間血清ET-1和NO 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8、16、24周后觀察組患者ET-1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NO水平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2組患者間血清ET-1和NO 水平比較
近年來VD 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了逐年升高趨勢,VD 早期表現(xiàn)為記憶能力下降,隨著病情的進展語言功能、抽象思維能力、判斷力等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減弱。VD 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患者腦卒中的病變程度、發(fā)生次數(shù)及發(fā)生部位密切相關?;A研究結果證實,腦卒中發(fā)生后腦組織在缺血缺氧狀態(tài)下,在認知功能區(qū)域如海馬、顳葉、頂葉、額葉皮層乙酰膽堿水平會逐漸下降,導致患者的記憶、學習等認知能力不斷下降[4-5]。多奈哌齊是一種可逆性的膽堿酯酶抑制劑,其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乙酰膽堿酯酶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對外周組織中的乙酰膽堿酯酶無活性??诜竽苎杆偻ㄟ^血腦屏障,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從而使神經(jīng)細胞突觸間隙的乙酰膽堿水平升高,提升患者的智力水平[6]。多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多奈哌齊對VD 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7]。ET-1是一種縮血管物質(zhì),NO 則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結果顯示多奈哌齊能有效促進NO 釋放,抑制ET-1生成,說明多奈哌齊還能平衡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從而起到保護大腦微小血管的功能。
綜上所述,多奈哌齊能有效改善患者大腦血管收縮,增加乙酰膽堿水平,從而減緩VD 患者病情的進展,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
[1] 趙仁亮,譚紀萍,王擁軍,等.2006年NINDS/CNS關于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統(tǒng)一標準的建議[J].中國卒中雜志,2007,2(6):513-521.
[2] 鄭慧敏.鹽酸多奈哌齊治療中輕度血管性癡呆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4):82-83.
[3] 馮濤,王擁軍.血管性癡呆國際診斷標準的解讀與比較[J].中國卒中雜志,2009,4(1):158-159.
[4] 錢采韻.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的診斷和治療[J].內(nèi)科急危重癥雜志,2003,9(3):165-166.
[5] 范文輝,李露斯,劉之榮,等.血管性癡呆的動物模型,神經(jīng)病理及其膽堿能機制[J].中國臨床康復,2012,16(21):3 172.
[6] 孫鵬,石秋艷,張琪,等.鹽酸多奈哌齊對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CAl區(qū)神經(jīng)細胞凋亡及NMDAR-2B 表達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1,51(9):7-9.
[7] 田東,李燕.酸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1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