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菁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更加靈動與高效。經(jīng)過這幾年小班化教學的研究,我摸索到以下幾種預習策略。
一、 明確預習要求
高年段的語文預習,任務應更為明確,要求要更加具體。比如指導學生預習《嫦娥奔月》,因為這是一篇神話故事,所以我指導學生邊閱讀邊用特定的符號做出標記,并在書上空白處提疑問,做批注。我根據(jù)小班化中分層教學的這一要求,為不同層次學習能力的孩子們設計了一張預習單:
10《嫦娥奔月》預習單
想要學到更多更精彩的內(nèi)容嗎?那要好好預習了喲!比比誰預習的最認真最棒!
1. 讀準本課的字詞。
2. 理解詞語的意思
3. 讀通全文。
4. 課前收集到贊美月亮的詞語或詩句:
5. 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
6. 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事件
7. 通過預習,我了解到的信息
8. 我的疑問
這張預習單圍繞課文內(nèi)容,更多的是為教學目標的達成而設計,其中★的為必做題,其他的為選做題,★越多,挑戰(zhàn)性越強越大。這樣安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有基礎的,有發(fā)展的。在自主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這篇課文,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復習鞏固,溫故知新。
二、 提高預習效率
如果不指導學生怎樣預習,學生會毫無頭緒,東一榔頭西一棒的,可能花了時間卻沒有效率。還有的學生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翻看各類參考書,這樣會讓他們很依賴參考書,久而久之不會思考了。
對課文預習方法的指導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預習字詞。在預習生字新詞時,我提出要求,既要將書上的生字進行描紅,同時還要擴詞。對于課文中不理解的字詞及時查詞典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初步理解。也可以嘗試選詞造句。
(二) 預習句篇。我要求學生通讀課文內(nèi)容數(shù)遍,同時工整地勾畫知識要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在通讀內(nèi)容的過程中,從整體上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學生在預習中勾勾畫畫寫寫,使得預習的課文主要內(nèi)容顯現(xiàn)出來,為理解文本要點,表達特點等做準備。這是預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對新課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導學生怎樣初步“消化”這些知識。可是如何解決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攔路虎”呢? 比如《最后的姿勢》這課中理解“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這句話,就指導學生自己先試著做這樣的動作,然后明白這樣做為什么?再聯(lián)系到課文的主人公譚千秋老師的事跡,于是學生很容易就將這一難句理解了。其次,我們可以動手寫讀書感受。教學《愛之鏈》之前的預習作業(yè)中就這樣一題:“如何理解課文的題目叫《愛之鏈》?”于是指導學生圍繞著課文的內(nèi)容在書上寫下了自己讀完文章后的感受。最后,還可以大膽嘗試解答課后思考題。比如《鞋匠的兒子》這課書后就有這樣一個問題:“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們對他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在預習的時候就指導學生去完成,雖然他們的能力還不能把題目答的很完整,但是通過閱讀與思考,大膽嘗試。這樣有效地預習后,學生通過了自己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過程,能力逐步提高。
三、 培養(yǎng)預習習慣
“課后把明天要學的內(nèi)容預習一下?!边@句話幾乎成了許多教師的“口頭禪”。如果老師光說不查,學生預習成績得不到老師的認可,他們就會失去預習的熱情,提高預習的實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話。
學生預習后,非??释玫浇處煹脑u價。教師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并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喜悅感。檢查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學生互查互幫互學,效果更加好,且預習的主動性進一步增強。
到了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我就逐步放手,做到“三給”,即給時間,給要求,給方法。課堂上教學圍繞檢查學生的預習而展開,重難點處于一點撥引導。通過堅持不懈的實踐,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有所提高,他們能根據(jù)班里的同學的學習能力的情況進行預習題的設計。比如預習六年級下冊《夾竹桃》這篇課文時,有一個小組根據(jù)課文的特點設計了以下檢查的內(nèi)容:(一) 展示作者資料、欣賞夾竹桃;(二) 字詞學習、拓展積累:他們這樣設計的:文章中出現(xiàn)了許多描寫花的四字詞語,大家還知道有哪些呢;(三) 檢查朗讀。出示課文中描寫夾竹桃的三個段落請同學朗讀,做到正確流利;(四) 找出中心句。他們設計的問題是這樣的:你們知道作者為什么喜歡夾竹桃嗎?找出文中的一個句子;(五) 說一說自己的預習收獲。這樣的預習設計,這樣的自主學習,我都給予大大地鼓勵。
教學相長。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主體地位突顯了,學習能力增強了,良好的習慣形成了。我們何樂不為呢?
(作者單位: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