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果
我是90后的一代,沒有切身經歷中國的屈辱戰(zhàn)斗史,但也算是趕上了中國富強戰(zhàn)斗史。經歷了由貧窮到小康再到富裕的變化革新。我是個出生于且生長于農村的普通農民家庭的普通孩子。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的農村到處都是低矮的房子,拮據的家庭,缺少零食和玩具的小孩,雖然生活清苦,卻也是可以享受自由自在的到處瘋玩的樂趣,與河水、大樹、草地、農田作伴,享受愉悅的歡快時光。
我的家鄉(xiāng)是湖北黃梅縣商河村,在我印象中,它一直是個比較偏僻貧窮的小地方,離集市比較遠,所以自行車理所當然的成為家家戶戶出行的必備工具。而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工資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升,摩托車、小轎車也開始逐漸的走進了千家萬戶。
家鄉(xiāng)從我記事到我成長到二十多歲,也已經經歷了二十年的變遷了,它以前是什么摸樣,現(xiàn)在又發(fā)展成了什么摸樣,究竟有哪些令人欣喜的改變,又有哪些令人唏噓的遺憾呢?這些我也只能以我的角度,從往日模糊又清晰的記憶中摘取片段,與如今的現(xiàn)狀做一個淡淡的對比。
二十多年過去了,家鄉(xiāng)陪著我從一個懵懂的幼兒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小大人,我童年天真的嬉戲,少年艱難的求學,青年接受教育后的回歸,我的童真我的青春我的淚水我的努力我的夢想都是揮灑在了這樣一片土地上。
與此同時,家鄉(xiāng)也變得更加現(xiàn)代化更加富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生活變得富裕多了,家家做起了大房子,配備了各種常用家用電器,太陽能電磁爐,摩托車小轎車,大屏液晶電視家用電腦,各種現(xiàn)代化的器材都在一步一步更加完善中,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這些都是經濟發(fā)展帶來的福利,我相信我的偏僻的家鄉(xiāng)不會是個特例,自78年改革開放以來,它似一陣春風吹遍了我們的祖國大地,中國人的日子越過越好,從前那種窮的叮當的日子也是一去不復返了。在享受著經濟富裕帶給我們的美好生活的同時,也要看到這二十年家鄉(xiāng)的急速發(fā)展又給家鄉(xiāng)帶來了哪些弊端呢?
沒錢的時候,總是想著只要生活過的更好,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人們生活都更加好過了,人們也終于不會因為金錢而痛苦萬分了。但與此同時,得到金錢、發(fā)展經濟卻也是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的。這種發(fā)展方式是不科學的,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這些話國家領導人在多次的談話中有提及到,但沒有人真正的去正視它。所以,家鄉(xiāng)的經濟是發(fā)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土地也變得貧瘠了,樹木變得稀疏了,水源變得渾濁了。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變化,人們茫然了。
我小的時候也從沒想過,每天都會去當鏡子照的河水竟然有一天會變得如此渾濁,或者說不僅如此而且它干涸了,于是居然成了家家戶戶的垃圾場,曾經的清澈河水,如今的垃圾成山,人們都不曾意識到他們毀掉的是什么,當然現(xiàn)在不缺吃穿的他們也不會去想這些了?,F(xiàn)在沉浸在現(xiàn)代便捷生活的享受中,人們要喝水就會買5元一桶的礦泉水,要洗衣服洗菜也有了自來水管,要洗澡有了太陽能熱水器,他們或許覺得自己不會再用到河里的水了,于是將垃圾扔下去,眼不見為凈,反正河水不是自家的。
在村子里走一圈,去看看那些荒地吧,曾經的中國人都是靠土地吃飯的,而現(xiàn)在的土地卻大多都荒著,因為人們覺得種的是沒前途的。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村里都還沒有鋪上石子路,每次我們都會結伴去學校上課,放學后在一路嬉戲著走回來。那條記憶中的小路,是我們嬉戲的天堂,記憶中路的兩旁總會有各色的野花,和綠油油的青草,那些都是可以拿來咀嚼,拿來吹哨的玩具,那泥濘的路也變得格外可愛。慢慢地慢慢地,家鄉(xiāng)的路一條又一條的修起來了,原本蔽塞的小鄉(xiāng)村開始交通便利起來,總覺得門前的路和遠方的道相接,讓我生活的地方四通八達起來,大人們可以去更遠的地方找工作掙錢,小孩們想去街上玩也更加容易實現(xiàn)。都說,要想富先修路,我想家鄉(xiāng)和家鄉(xiāng)人民的富裕生活一定離不開那些大路的功勞。
小時候低矮的房子變成了寬敞明亮的大屋,小時候破舊的黑白電視也早已升級為大屏彩色電視機,小時候熏黑的火灶成了干凈整潔的電磁爐,小時候壓水的井失去了功能,小時候的河水清澈慢慢渾濁了,小時候耕耘過的田地也漸漸荒蕪了,路邊的野草失去了來和它們嬉鬧的小孩子,只是一季又一季的綠色又枯萎,小時候天地那么大那么無窮,現(xiàn)在也只是關起家門就是自己的空間了。
幸好村子里的老人還保持著那濃重的戀鄉(xiāng)情結,很重親情和鄉(xiāng)情;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卻失去了這一美好品質,基本上所有年輕人都是更愿意自己做自己的。
不止在平常是這樣,年輕人在家里休息基本上是不會出門串門,就算家里來了客人,很多年輕人也都是自己躲在房間里干自己的事情。這種狀況也不單單是在農村中才有的,很多城市中的人情淡漠不與人交流更為明顯。原因有很多是由于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已經形成了新一代的人們那種更喜歡網絡上手機上電腦上交流,卻更加逃避或者不喜歡和人真實的社交。有時想想新型的交流工具和風靡的交流方式,雖然提高了交流空間和效率,但也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寧愿和一個機器比如手機說話聊天,也不愿和真實的人交流也挺悲哀的。
二十年前的春節(jié),當然是濃濃的風俗味和過節(jié)感,一家人中老人們都特別在意這個節(jié)日,會有很多準備,比如貼春聯(lián)、掛茼蒿辟邪,還有高香和鞭炮上墳祭祖,以及各種很忌諱的習俗,小時候過年真的很豐富很熱鬧。而現(xiàn)在所有的風俗都在時間變遷中慢慢退化了,好像已經越來越抓不住春節(jié)的影子了,村子人也不再那么鄭重和大張旗鼓,甚至很多人也都簡化了,很多忌諱的東西除了老人也沒人在意了。平平淡淡過完今年的春節(jié),我都不知道對于這樣的變化是喜是憂,總之團聚和親情還是永遠感動人的主題。
小時候的油菜花,小時候的綠草地,小時候的池塘水,小時候的夏日蟬鳴,小時候的乘涼賞月,小時候的躲貓貓,小時候的青山綠水,小時候的自然綠色,小時候的天真浪漫,所有所有的回憶都慢慢地慢慢地從現(xiàn)實中消失了,看到現(xiàn)在的小孩子們,好像完全沒有了我們那個時候的樂趣,他們開始早熟的玩手機游戲,守在電腦旁看心儀的動漫,我總是慶幸自己經歷了那樣一段時間,親歷了早年在貧窮的生活中掙扎,也享受到了守得富貴后的安逸生活,見證了家鄉(xiāng)曾經那么美麗的山水田園自然風光,在看到現(xiàn)如今因為發(fā)展經歷推平田地開工廠排廢氣排污水時,也能居高臨下像個智者那樣冷笑說,看環(huán)境變壞后,你們以后后悔都來不及。家鄉(xiāng)著二十幾年幾經變遷,享受安適的生活同時,呼吁大家多關心環(huán)境,畢竟這是我們生活的土地,我們祖祖輩輩的家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