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 鄧崧
摘要: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106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有患者53例。給予對照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口服舍曲林進行治療,給予研究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治療,對比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45%,研究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47%,兩組數(shù)據(jù)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安全性能高,不良發(fā)應的發(fā)生率低。
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醫(yī)學水平也相繼提高,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癥的發(fā)病率明顯升高[1]。臨床上老年抑郁癥有兩類情況,一類是患者在老年期階段首次發(fā)病的抑郁癥,另一類是患者在青壯年時期就曾有過抑郁發(fā)作,到老年階段再度復發(fā),不論是哪一類老年性抑郁癥,患者都需要積極采取治療[2]。此次研究對我院106例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進行隨機分組,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3例患者,分別采取艾司西酞普蘭和舍曲林進行治療,從而研究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間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106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5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各有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上抑郁癥發(fā)作標準。研究組53例老年性抑郁癥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56~84歲,平均年齡(65.25±6.54)歲,病程5個月~14個月,平均病程(6.2±0.6)個月;對照組53例老年性抑郁癥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57~81歲,平均年齡(62.27±4.65)歲,病程6個月~17個月,平均病程(8.7±0.6)個月。兩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進行比較,數(shù)據(jù)無顯著性差異,P值>0.05,可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106例老年性抑郁癥患者在兩周之內均未服用過抗抑郁藥物;年齡大于55歲;患者無嚴重的肝、腎、心疾病以及其他的精神類疾??;根據(jù)漢密爾頓抑郁量表進行評分,患者的得分大于17分;無嚴重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口服舍曲林進行治療,患者服用的劑量在50~200mg之間,每天服用一次,每次一片。
給予研究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服用艾司西酞普蘭,患者服用的劑量在5~20mg之間,每天服用一次,初次服用劑量為5mg,在治療三天之后服用的劑量可增加至10mg,每天最高的劑量不允許超過20mg。
兩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均服用一個療程,時間為6周,服藥的劑量可以根據(jù)臨床療效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治療期間禁止服用其他抗精神藥物和抗抑郁藥,部分患者若存在睡眠障礙,可以適量采用苯二氮卓類的藥物治療,服藥時間低于2周。
1.3 療效標準
根據(jù)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的評分情況,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的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第六周再次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減分率的評估,同時觀察記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情況。
治愈:減分率≥75%。
顯效:減分率在50%~74%之間。
有效:減分率在25~49%之間。
無效:減分率<25%。
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兩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在治療前后都需行血、尿常規(guī)、肝功能和心電圖的檢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情況的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8.5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例數(shù)(%)表示為計數(shù)資料,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為計量資料,對比方法為t檢驗。當p值<0.05時,表示兩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之間,對比治療效果的數(shù)據(jù)存在差異,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
2 結果
兩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后,研究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45%,對照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47%,兩組數(shù)據(jù)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療效情況 n(%)
3 討論
老年性抑郁癥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老年患者機體抵抗力差,身體虛弱,而心理和精神狀況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臨床上多種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的藥物,但大部分藥物的治療效果都不理想。
艾司西酞普蘭作為選擇性很強的抑制劑,它適用于重癥抑郁癥和廣泛性焦慮,患者在服用后不會影響到食物的吸收,起效快,副作用小,可以有效緩解老年性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但蛋白結合力較低,不適合與其他藥物結合治療[3]。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中6例患者惡心、嘔吐癥狀明顯,3例患者發(fā)生震顫,4例患者出現(xiàn)頭暈;研究組中2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癥狀,1例患者頭暈,由此可見艾司西酞普蘭的治療效果更佳,但是服藥劑量需要謹慎按照醫(yī)囑進行。
綜上所述,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性抑郁癥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的臨床抑郁癥狀明顯減少,起效快,不良反應少。除此之外,老年性抑郁癥患者不能單純的依賴于藥物治療,睡眠、飲食方面也應相應改善,多于醫(yī)生交流聯(lián)系,積極配合治療。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家人應多關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多陪伴溝通,給老年患者精神上的安慰。
參考文獻:
[1]梁春生.艾司西酞普蘭與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的對照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3):145-146.
[2]陳志兵,宋海民,董靜等.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的療效[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25):138-139,140.
[3]羅艷.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36):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