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健
摘要:園林不僅供人們休息,緩解人們長期工作帶來的緊張感和疲勞感,還能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方。在園林工程中,最重要的是種植園的施工,它決定了整個園林的結構和功能,本文就對園林工程的特點,綠化施工技術的要點做了全面的闡述,為同行共勉。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技術;要點
園林綠化工程在整個城市規(guī)劃中屬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整體效果的直觀感受與質量的好壞都決定了綠化工程的成敗。在進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時,如何在保證建筑功能的基礎上滿足人們的需求以及符合城市規(guī)劃的要求,確保在技術支持下保證施工的順利以及按時交接。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技術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景觀設計,整體實現(xiàn)園林綠化各部分的景觀功能,保證工程質量。
1園林工程的特點
1.1藝術性。園林綠化工程追求藝術性的建筑,尤其是體現(xiàn)在植物的配置以及植物與建筑的搭配等方面,在景觀效果上主要是給人舒適、美觀以及獨特審美的感受。在施工過程中通過施工技術人員的實踐工作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對設計的理念與實際施工情況進行完美的融合。比如植物的朝向以及植物色彩的搭配和與施工圖紙的理念是否相符等問題都可以做到完美協(xié)調(diào)。
1.2實用性。園林綠化景觀不僅是可以帶來美的享受,也可以通過各種植物與花草的搭配與種植來發(fā)揮植物的凈化空氣與調(diào)節(jié)溫度的作用,既可以營造一個觀光休閑的場所也可以實實在在的美化環(huán)境,有利于周邊居民的生活以及帶動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一個大型的園林綠化建筑往往最后都可以變成地標性建筑,為周邊的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實際客觀的效果。
1.3專業(yè)性。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季節(jié)性和后期的養(yǎng)護工作對專業(yè)性的要求比較高,施工的過程中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如果是種植反季節(jié)植物時,一定要注意對種植物的實驗與培養(yǎng),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種植物無法適應土壤或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抵抗力太小。苗木種植以后還有一個養(yǎng)護工作,需要對種植的苗木進行一個精心修理與維護的工作,確保種植的苗木可以自然生長,存活率高。
2園林綠化施工技術
2.1定點放線
對于自由曲線形塊狀喬、灌木種植放樣時,首先沿林緣線放樣,以避免出現(xiàn)鋸齒狀林緣線,片植花灌木根據(jù)設計種植密度,采用品字形種植,整齊美觀。點植苗木根據(jù)實地情況,結合所進苗木的蓬徑適當調(diào)整間距,以美觀為最終原則。定點放線使用的工具:鋼尺、輕便卷尺、量角器、角規(guī)、小木樁、木樁、花桿和繩子。位置確定后用木樁等做出明顯標志,線圈內(nèi)釘上木樁,寫明樹種,坑穴尺寸。定點與種植時樹種和數(shù)量必須符合圖紙要求。樹種位置及配置注意層次,切忌呆板,宜中心高邊緣低或呈由高漸低傾斜林冠線,鄰近的幾顆不要定成機械的幾何圖形或一條直線。
2.2挖種植穴
苗木栽植前以所定的灰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坑之大小依土球規(guī)格及根系情況而定。栽植帶土球植物時坑比土球大16~20cm,坑的深度比土球高度稍深(10~20cm),坑的形狀為圓形,必須保證上下口大小一致。
種植穴(坑)的挖掘的質量,對植株以后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除按設計確定位置外,還根據(jù)根系或泥球大小,土質情況來確定穴徑大小。(一般較根盤或泥團大0.5-1米),根據(jù)樹種根系類別,確定穴(坑)的深淺(一般較根系長度或泥團厚度深0.2-0.4米)。喬木坑至少深1000mm,喬木坑比土球直徑大800mm;灌木坑有足夠的深度,灌木坑比土球直徑大400mm,灌木土球離坑底至少有150mm。
采用手工挖掘種植穴(坑)。以定點標記為園心,以規(guī)定的穴(坑)直徑先在地上劃圓,沿圓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規(guī)定的深度。然后將坑底挖(刨)松后在中央堆個小土丘,以利樹根舒展。土質不好的,就加大坑(穴)的規(guī)格,并將雜物篩出清走,遇到石灰渣、石板、瀝青等對樹木生長不利的物質。
3種植
3.1種植前土壤處理
非正常季節(jié)的苗木種植,對土壤做有效理性化的采樣分析化驗在移植苗木前,確保即將種植的土地松軟肥沃,有充足的水分及其營養(yǎng),還要有良好的排水性及透氣性以致使養(yǎng)分能夠更好地被植物所吸收,在移植前對種植土還要進行定期必要的施肥、消毒及客土處理等措施。
3.2苗木運輸和假植
為了減少在運輸途中苗木自身水分的蒸發(fā)應在苗木裝車前,應先將草繩、草包濕潤。為了保證苗木的完整性苗木在裝卸車時應輕吊,不得用繩索捆綁根頸起吊。對于重量超過1t的大型土臺應在土臺外部套鋼絲纜起吊。土球苗木裝車時,應按車輛行駛方向,將樹冠向后,將土丘向前放整齊。長途運輸裸根喬木時,應加以覆蓋保持根系濕潤,裝車后將樹干捆牢,防止磨損樹干并加以墊層。運輸花灌木時可直立裝車,裝運竹類時應做到不損傷竹竿和竹鞭之間的著生點和鞭芽。運到現(xiàn)場苗木應及時栽植,而且苗木的暴露時間不宜超過8h,如果當天不能種植,則苗木應該進行假植。假植方法有盆栽苗木法,柳筐囤苗法,大木箱囤苗法,大規(guī)格常綠喬木法。
1)盆栽苗木,適用于小葉黃楊、沙地柏、金葉女貞、小檗、錦帶等植物,具體做法如下,將其置于直徑為30cm花盆中,按5列~6列排行,預留施工通道。保證在原土的基礎是上加入適量肥料作基質,進行正常的施肥、澆水養(yǎng)護。在各項條件具備時,在保證苗木土球不散的前提下,去掉花盆,花盆可再利用。
2)柳筐囤苗,適用于1.8cm~2.0cm的落葉灌木以及胸徑為7cm~8cm的落葉喬木,如欒樹、臭椿、珍珠梅和丁香等。于4月13日至17日進行,植于直徑為60cm的柳筐中,填土踩實,按3行排列及時灌水、疏枝。苗木均正常展葉、抽枝后帶筐栽植,種植后去柳筐上部1/2即可。
3)。大木箱囤苗法,適用于大規(guī)格落葉喬木,比如胸徑超過20cm的銀杏,根據(jù)場地條件及施工計劃,在發(fā)芽前進行。按施工要求準備大木箱,將銀杏植于按照銀杏土球直徑放大40cm的木箱中。選擇開闊、澆灌方便、便于交通的場地,按2列排行,預留施工通道,及時灌水、疏枝1/4~1/5,植入后木箱苗都會正常展葉
4)大規(guī)格常綠喬木,適用于大規(guī)格常綠喬木,如5m~6m油松和6m~7m雪松等,采取大土坨麻包打包,時間段則早晨或晚上種植為最佳。措施一:在晴天保證每天給新植樹木噴水2次,時間應選擇在上午9點前或下午4點后。措施二:為恢復移植苗都經(jīng)過斷根造成的損傷,使得具有來有的樹勢以及擴大樹冠,應采取措施對傷根恢復以及促根生產(chǎn),可施濃度1000×10-6的3號生根粉,施后灌水。措施三:搭建遮陽棚,用毛竹或鋼管搭成井字架,在架上遮蓋遮陽網(wǎng),搭設遮陽網(wǎng)時應確保和栽植的樹木要有一定的距離,從而使空氣流通。
3.3種植穴和土球直徑
在非正常季節(jié)種植苗木,土球大小及種植穴尺寸必須要達到標準要求。含有建筑垃圾、有害物質時需放大樹穴,清除廢土,換上種植土,并及時填好回填土。在干燥地區(qū)應于種植前浸穴,挖穴后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
3.4修剪
1)種植前應對苗木根系進行修剪,將劈裂根、病蟲根、過長根剪除,同時對樹冠進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
2)落葉樹可抽稀后進行強截,多留生長根和萌生的強枝,修剪量可達6/10~9/10.常綠闊葉樹采取收縮樹冠的方法,截去外圍的枝條,適當疏稀樹冠內(nèi)部弱枝,多留強的萌生枝,修剪量可達1/5~3/5。針葉樹以疏枝為主,修剪量可達1/5~2/5。
3)對易揮發(fā)芳香油和樹脂的針葉樹、香樟等,應在移植前1周進行修剪,10cm以上的傷口應消毒,涂保護劑。
4)帶土球或帶宿根裸根的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開花灌木不宜修剪,當有枯枝、病蟲枝時應予修除;對嫁接灌木,應將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條修除;分枝明顯、新枝著生花芽的小灌木,應順其樹勢適當強剪,促生新枝;枝條短截時應留外芽,剪口距外芽1cm;修剪直徑2cm以上的大枝、粗根時,截口必須削平并涂防腐劑。
3.5苗木種植
喬木在非種植季節(jié)種植時,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對苗木進行強修剪。夏季進行打柵遮陽、樹冠噴霧、樹干保濕,保持空氣濕潤;冬季應防風、防寒。種植后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cm~15cm的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對排水不良的種植穴,可在穴底鋪10cm~15cm厚的砂礫或滲水管、盲溝,以利排水。坡地可采用魚鱗坑穴式種植。對新發(fā)芽放葉的樹冠噴霧,宜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15點后進行。對人員集散較多的廣場、人行道,樹木種植后應在種植池周圍鋪設透氣護柵。
4結語
反季節(jié)種植技術的可靠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已得到實踐證明。目前,反季節(jié)種植已成為城市園林綠化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其應用打破了綠化施工必須在常規(guī)季節(jié)進行的瓶頸,提高了苗木移植的效率,為加快城市園林建設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
[1]王遠軍.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jié)栽植技術研究[J].河北林業(yè),2011,03.
[2]趙定品.反季節(jié)種植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J].農(nóng)家科技,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