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華
【摘要】隨著我國各項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建筑結構越來越向復雜化和高層化的方向發(fā)展,而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建筑混凝土施工又是重中之重,對于混凝土施工作業(yè)也越發(fā)重視,本文主要結合自己多年的施工經(jīng)驗就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進行相關的探討,希望能給予相關專業(yè)讀者借鑒。
【關鍵詞】混凝土;技術管理;澆筑;質量
前言:高層建筑混凝土工程是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關鍵,混凝土作為建筑的主要材料,其施工技術已經(jīng)成為房屋整體建筑質量的重要保障?;炷猎诟邔咏ㄖ┕ぶ?,需要講求一定的技術專業(yè)性,必須對原材料、施工過程、后期養(yǎng)護等加以合理的控制,提高混凝抗拉強度。本文主要研究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1、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特點
1.1高層建筑由于結構較為復雜,所以其要達到較深的地基基礎,從而保證其承載力的要求。這樣就對混凝土的質量要求較高,同時在進行高層建筑時,比普通混凝土體積要大很多,因此,在澆筑時,對各種原材料的使用偏多需要的混凝土數(shù)量也較多,所以應盡量在建筑中使用預拌泵送混凝土來進行施工。
1.2高層建筑對高性能混凝土利用較多,是在其耐久性的基礎上,并根據(jù)實際的用途來強化其一些使用性能,其次高層建筑混凝土體積過大,結構也比較厚實,因此,在澆筑時,必須要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整體性,通常來說都為連續(xù)澆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避免各種澆筑縫隙的產生。
1.3在對高層建筑的梁、柱節(jié)點等位置進行澆筑時,由于其對技術性及混凝土的強度要求不同,所以需要由相關單位進行具體的協(xié)商進行。
1.4高層建筑工程澆筑的條件是極其復雜的,因此,對澆筑技術要求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嚴重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和標準來進行施工縫的留置及澆筑。
1.5養(yǎng)護要求高
因混凝土的結構十分厚實,而且澆筑體積偏大,且有裂縫的產生,因此,對混凝土的后期養(yǎng)護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定期不進行養(yǎng)護,那么混凝土便會產生大量問題,從而對高層建筑的使用功能產生巨大影響。
2、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前技術準備與要求
由于高層建筑的地基基礎深,建筑面積大,因此對施工選用的混凝土要求質量優(yōu)質、用量大、攪拌采用預拌泵送處理。根據(jù)混凝土施工的用途不同,對于一些混凝土性能還會有特殊要求,如:混凝土補償收縮性、免振性等。另外考慮到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復雜性,必須加強在施工前的技術準備:
(1)在施工過程中正確執(zhí)行施工方案,并在澆筑混凝土前組織召開一次班長以上人員參加技術交底會,使工人能確實掌握操作要領以及澆筑混凝土時要注意的事項,對施工中要注意的問題要詳細說明,強調梁柱、梁板與剪力墻的混凝土標號的控制,以及振搗時間、間距等事項。
(2)提前確定混凝土外加劑的品種、滲量,并做好外加劑的復試檢驗工作;根據(jù)技術要求和商品混凝土供應商密切聯(lián)系,進行多次試配,確定混凝土最優(yōu)配合比;
(3)在澆筑施工之前,應該對鋼筋、控制模板、保護層等設備的規(guī)格尺寸進行檢查,鋼筋內必須干凈,不得有渣土、雜物及積水、特模板、鋼筋經(jīng)監(jiān)理驗收合格后才允許澆筑。還應該對模板接縫處是否密合完好以及其支撐是否穩(wěn)定進行檢查,還要對鋼筋和模板進行預檢,符合標準之后,才能開始澆筑
3、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需要結合其施工特點,從實際方向出發(fā),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具體分析。
3.1 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對原材料的要求
首先,選擇合適水泥。 水泥的品種和用量直接影響水化熱的高低,減少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采用低水化熱的水泥就可減少混凝土的發(fā)熱量;水泥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Mpa,要求商品混凝土公司選擇比較大的水泥生產廠家,實行定點采購,使水泥質量相對穩(wěn)定。其次,摻外加劑,控制水灰比。外加劑的質量需滿足《砂漿、混凝土防水劑》《混凝土泵送劑》規(guī)范要求,應符合國家及行業(yè)標準一等品及以上的質量要求。最后,嚴格控制骨料級配和含泥量。顆粒級配及指標符合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內,并不得混有有機質雜物,杜絕使用海砂。
3.2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制造和施工技術標準與步驟
首先,盡可能使混凝土一次澆筑到位,避免混凝土堆積或傾斜,對下料斗的出料嚴格控制,緩緩推動料斗,從而形成帶狀澆筑;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可以采取水泥罐加遮陽棚,并灑冷水降溫,砂石料灑冷水降溫,并用篷布覆蓋,拌合用水采用井水,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高于32℃,并且保證混凝土澆筑后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不超過25℃;其次,采用附著式振搗器配以插入式振搗棒進行。一般剪力墻截面較窄,深度較深,加之較密的配筋,插入式振搗棒很難插到底,只有靠附著式振動器振搗,混凝土的振搗應該主要針對三個部分進行振搗,第一部分是混凝土的坡腳,第二部分是混凝土的坡中,第三部分是混凝土的坡頂,只有這三個部分進行合理配合并且位置符合標準,才能保證振搗達到實際的效果。同時拿捏好振搗棒的深度、角度和時間,垂直攪拌時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斜向振搗時振搗棒與混凝土表面的角度約為40-50度,振搗棒移動的間距大約為400mm左右。最后,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在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灑水保濕養(yǎng)護。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墊層、樓板水平結構混凝土采用覆蓋塑料布和灑水養(yǎng)護的方法,對于柱混凝土拆模后采用纏裹塑料布和噴水養(yǎng)護。讓混凝土一直保持濕潤狀態(tài),為了加速混凝土的硬化,混凝土澆筑后應該灑水養(yǎng)護,保持表面的濕潤,避免因日曬、干燥和風吹等造成的裂縫、收縮現(xiàn)象。
3.3加強高層建筑混凝裂縫防治和施工縫的處理技術
在高層建筑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混凝土施工后出現(xiàn)裂縫,目前,在通?;炷翝仓氖┕み^程中,對于裂縫的防治手段主要集中在工程項目期間,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中對可能出現(xiàn)裂縫的區(qū)域進行填充和保養(yǎng),如果在混凝土施工完全凝固定型之后再對裂縫進行修補,就很難保證混凝土澆筑工程的質量,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需要對提升混凝土粘附力與強度的方法進行研究,通過添加不同配置等級的外加劑,增強混凝土的粘附韌性,在不損失混凝土墻體美觀的前提下,對混凝土調控比例進行分析。其次對混凝土的施工縫的處理上,對燒筑混凝土之前對后澆帶兩側,拆除支撐架并進行檢查驗收,對于過振產生的少量混凝土缺陷進行清理。對產生偏差已經(jīng)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及時安排人搓毛處理。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噴槍清理表面。
3.4加強對混凝土質量通病的技術防治
加強對混凝土質量通病的技術防治,比如麻面、蜂窩的預防模板面清理干凈,模板縫隙拼接嚴密,混凝土必須按操作規(guī)范流程分層均勻震搗密實,嚴防漏振;裂縫預防及處理,當發(fā)現(xiàn)塑性收縮和沉降收縮裂縫,可在當混凝土表面發(fā)現(xiàn)細微裂縫時,應及時摸抹壓一遍,再灑水并覆蓋塑料布養(yǎng)護或重新振搗來消除,如已硬化,可向裂縫壓入水泥加水濕潤,再覆蓋養(yǎng)護。
4、總結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特別是在高層建筑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混凝土施工技術就更為重要,不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筑施工不斷地引進專業(yè)、綜合素質能力比較強的技術人員,提高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胡燕華,張琪.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探討[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1(11)
[2] 梁宇.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概述[J].工程建設資訊,2010.11.
[3]王樹軍,李奇.國內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探析[J].上海建筑經(jīng)濟信息,200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