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芝
【摘 ? 要】 目的 ?探討分析風險管理在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皮膚護理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神經外科住院患者180例,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90例,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風險管理。從護理人員和家屬兩個影響因素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皮膚受損情況。結果 ?觀察組由于兩個影響因素所導致的皮膚受損患者例數明顯較對照組少。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風險管理在降低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的皮膚受損率上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風險管理;皮膚護理;神經外科
【中圖分類號】 R197.32 ? ?【文獻標識碼】 A
神經外科是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性的一個科室,此科室的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強度、緊張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導致臨床風險事件的發(fā)生[1]。同時,護理工作是一項直接接觸患者的工作,具有連續(xù)性、動態(tài)性的特點,在頻繁的與患者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出錯的概率也隨之增加。據相關文獻顯示,醫(yī)療風險中以內科風險最小,而神經外科的風險率同骨科、婦產科相似,均為內科風險的10倍。降低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減少風險事件所導致的醫(yī)院損失、減輕患者因其而帶來的痛苦和不必要醫(yī)療費用,最好的措施就是采取風險管理,在風險事件未發(fā)生時積極預防,防患于未然。本次調查研究針對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神經外科住院患者180例,對其中90例采取風險管理?,F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神經外科患者180例,男性85例,女性95例,年齡17-64歲,平均年齡(46.3±13.9)歲,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90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90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如身高、體重、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不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按時查房,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給予日常的給藥、護理。發(fā)現患者病情嚴重,自己無法解決時,及時上報給主治醫(yī)生。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風險管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建立監(jiān)督小組 ?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檢查監(jiān)督。組內設置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由其帶領組內其它護理人員進行日常的檢查工作,由護士長定期組織座談會,對相關醫(yī)療器械操作的注意事項進行普及,以及患者日常生活習慣、作息時間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可能導致皮膚損傷的因素進行預見性評估。每周組織例會,探討分析上周護理工作的主要問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護理方案。
1.2.2 ?專業(yè)知識學習 ?對患者進行詳細的體檢,借助water-low壓瘡量表評分,評分結果>20分者[2],給予密切關注,并制定合理的預防措施。發(fā)放調查表統(tǒng)計患者皮膚問題,針對每一位患者采取積極合理的護理措施,向患者家屬普及日常生活中可能導致皮膚受損的因素,及時避免這些風險因素。沒30min進行一次查房巡視。并組織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學習,堅持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提升自己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嚴格按照程序執(zhí)行護理任務,并將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樣才能獲得患者的理解,大大降低由于護理工作不足而導致的醫(yī)療糾紛[3]。
2 ?結果
2.1 ?實驗組由護理人員的操作導致的皮膚損傷患者例數明顯比對照組少,見表1。
2.2 ?實驗組由家屬因素導致的皮膚損傷患者例數明顯比對照組少,見表2。
3 ?結論
報道顯示,在醫(yī)療事故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護理人員導致的概率明顯高于醫(yī)生等醫(yī)其他療工作人員。具體原因可能是護理學科知識較為靈活,針對不同個體需采取不同措施,護理技術又發(fā)展較為迅速,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應該不斷用知識充實自己,緊跟醫(yī)療發(fā)展腳步,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4],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本次調查結果中,實驗組由護理人員的操作和家屬因素導致的皮膚損傷患者例數明顯比對照組少,說明風險管理在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皮膚護理中效果顯著[5],具有十分值得推廣的醫(yī)學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明鳳.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管理的對策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0):67-68.
[2] 吳惠文,洪麗霞,劉娟英,等.風險管理在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皮膚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80-82.
[3] 唐運香,胡君娥,汪靖,等.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皮膚護理風險管理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5):38-39.
[4] 謝桂珍.加強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思路與方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6(17):72-74.
[5] 郭宇宏,馮術燕.護理風險管理與持續(xù)護理質量改進[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