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雖然嚇人,但很有道理。中國膳食指南建議,人每天應攝入不超過6克的鹽,過高的鹽分攝入會大大增加罹患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及其并發(fā)癥的風險。
為什么多吃鹽會不利于健康呢?簡單來說,吃多了鹽,會導致身體的滲透壓升高,身體為了維持滲透壓穩(wěn)定,就會提醒人們喝更多的水,這就是所謂“吃咸了叫渴”。水分攝入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一次兩次沒有大礙,時間長了便會對身體維持血壓平穩(wěn)的機制造成負擔甚至損傷,增加對血管、心臟和腎臟等臟器的負擔。
鹽少時,人們可能會覺得“菜不香不好吃”。這時怎么辦呢?可以嘗試用其他調料:大蒜粉、黑胡椒粉、洋蔥粉、五香粉等增加香味,用其他辦法安撫你的味覺。
都說少吃鹽,可有時候放鹽量不好控制,手一抖就多了怎么辦?一個小方法:把食鹽兌成鹽水,用量會更好控制。
這句話出自《孔子·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币馑际恰罢斐燥柫孙?,什么心思也不用,這樣的生活很難!不是還有下棋的游戲嗎?干這個,也比閑著好。”可有些人表示,“我吃完飯就犯困,別說思考問題了,玩都玩不好”。飯后犯困的現(xiàn)象,真的如流言所說,是“飯后大腦供血不足、缺氧嚴重”導致的嗎?
“飯后因為大腦缺血缺氧,繼而引發(fā)困意”的說法雖然有些離譜,但飯后困意的真正發(fā)生機制至今沒有明確的解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與心血管健康部門認為它和飯后低血壓有關,也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它與飯后血糖和激素波動有關,甚至有科學家認為吃完飯犯困休息,可以促進身體積累能量。
說完“飽”,我們再來說說“餓”。有的人為了減肥而節(jié)食,其實節(jié)食的危害很多,除了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外,對于減肥人群來說,甚至有可能患上暴食癥。
為什么節(jié)食不能減肥呢?簡單來說,如果你長期節(jié)食,你的大腦就會覺得:“難道身體處于饑荒狀態(tài)?下次吃飯一定要猛吸收!”饑餓會帶來愈演愈烈的饑餓感,讓你越吃越多,對能量的吸收也越來越好。如果出現(xiàn)了飲食障礙,即“胃飽了,心還不飽”的狀態(tài),你會對高油、高鹽、高糖、高能量的食物食欲大增,這樣非常不利于身體的健康。
很多人吃完飯喜歡靠在辦公椅上打飽嗝,或者歪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玩手機。其實,與其飯后讓身體休息,不如飯后散步?!帮埡蟀俨阶撸畹骄攀拧边@句話說得其實很有道理。
飯后如果立即劇烈運動,食物在工作繁忙的胃里左右上下來回顛簸,容易造成胃痛或嘔吐,但散步就另當別論了。和劇烈運動時的強烈顛簸不同,飯后舒緩地走路可以輔助胃部蠕動消化食物,還能幫你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緩沖血糖升高和脂肪與能量的積累。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飯后散步雖然不能緩解病理性的消化不良,但能夠幫助胃排空和消化,比咖啡等飯后飲料更加有效。除了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提高睡眠質量,飯后散步還能有效幫助中老年人控制飯后的血糖水平,對于糖尿病人也是個不錯的建議。
那么什么時間散步,散步多久合適呢?有研究表示,飯后立即開始散步,比飯后等一個小時再散步更能幫助卡路里消化和脂肪代謝,最佳時間只需要15分鐘。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類食物,能讓你想吃多少吃多少都不會長胖,那恐怕就非蔬菜莫屬了(高油、高鹽烹飪的蔬菜除外,淀粉含量豐富的塊根、塊莖除外)。蔬菜的主要成分是纖維和水,還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卡路里很低。如果你是個不得不經(jīng)常外食的上班族,大魚大肉的間隙多點幾道蔬菜吃,不僅可以增加飽腹感,還能增加纖維的攝入,防止便秘??蛇x的蔬菜那么多,選擇障礙怎么辦?
對于蔬菜,選擇的原則是——換著花樣吃,選擇多種顏色來吃。有些人總喜歡吃某一種,忽略了其他營養(yǎng)又美味的蔬菜。不要抱怨蔬菜很難吃,想要營養(yǎng)又好吃,關鍵還是看廚藝。只要手藝好,蔬菜也能讓我們欲罷不能。
說到怎么烹飪蔬菜,我們需要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生吃蔬菜最健康?
答案是不一定。對于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蔬菜,如彩椒、西蘭花以及深綠色蔬菜,生吃確實可以防止維生素C在烹飪過程中的流失,但合理的烹飪可以讓植物纖維軟化,還可以輔助蔬菜中營養(yǎng)物質的釋放——如番茄、胡蘿卜等,經(jīng)過加工后會更好吃,更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