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月芝
河南省項城市第一實驗小學
基于課堂環(huán)境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資源設計
于月芝
河南省項城市第一實驗小學
傳統(tǒng)課堂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教學常常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和應試能力培養(yǎng),忽視啟發(fā)學生思維,導致學生數學學習不能深理解,更沒有進行深層次探索。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需要利用全面的、探索性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理解其內在的邏輯,靈活教學,啟發(fā)學生思維,即實現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
課堂環(huán)境;數學深度教學;學習資源;課程改革
在傳統(tǒng)課堂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教學常常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注重對學生應試能力培養(yǎng),忽視啟發(fā)學生思維。這就導致學生數學學習總是停留在知識和概念的掌握上,并沒有理解,更沒有進行深層次探索。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這樣的教學顯然不適應小學數學教學需要。為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式,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知識概念,更要利用全面的探索性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理解其內在的邏輯,啟發(fā)學生思維,即實現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實現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資源設計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多樣化的探索性的教學資源,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力,使他們對知識掌握得更加透徹。
深度教學是指教學不再簡單地停留在表面知識灌輸,而致力于傳達知識內在的邏輯和意義。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要做的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簡單的知識,更要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學生要有意識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培養(yǎng)自己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而在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資源能夠給深度教學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大量豐富的、質量高的教學資源,能夠拓展課堂的深度,促進學習者深層次思維的發(fā)展。學生能夠通過對這些學習資源的利用,逐漸從領會知識含義和簡單運用上升到對知識的綜合分析和運用。
小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需要從教學目標深度、知識教學深度、師生關系的深度三個維度上體現出課堂教學的深度,學習資源則是通過情感目標、學科內涵、主導主體這三個方面考慮,這三個方面也是對應的深度教學的三個特征。
學習資源是為深度教學提供資源的支撐作用。課堂環(huán)境下的教學需要拓寬課堂的參與度、廣度,更重要的是拓展課堂的深度,促進學習者深層次思維的發(fā)展。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陳述知識、領會含義并簡單應用的淺層認知層次上升到對知識的分析、綜合、評價和創(chuàng)造的深層認知層次。
因此探究性學習資源必須具備拓展性和遷移性的特點來幫助課堂實現教學目標的深度,知識教學深度則需要資源具有探究性和情境性,資源的交互性和生成性能實現師生關系的深度。
1.知識的深度。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課堂不僅僅是停留在符號知識的教學層面上,學生學習知識不是機械的識記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而是有意義的建構數學知識。學習資源應該要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教師要設計一些深層次的具有挑戰(zhàn)性任務的活動,讓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要讓學生能
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
2.思維的深度。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課堂的教學目標不能只是單純地為掌握知識而設立,思維的深度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教學本質,數學課堂深度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資源中的學習活動的設計要滲透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歸納、類比、演繹、推理等數學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探究性學習方法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能力。
3.關系的深度。
課堂上不應該都是教師“填鴨式”的灌輸方式,而是體現一種師生互動的“對話”方式,師生之間要體現“教學相長”“為學而教”等活潑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習資源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做好學生在使用資源探究過程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同時學習資源也要設計一些供同桌討論、小組協(xié)作的探究活動,學習資源本身要有很好的交互性和生成性,加強人機、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
(1)小學數學教學資源多數只是教師教的工具,而忽視了學生學。因此,在資源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特點,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資源。
(2)教學資源多注重對舊知識的鞏固,而對新知識的學習關注較少,所以資源的設計多適用于復習而不利于課上和課前使用。這樣一來,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學資源設計不符合學生自主探究的特點。資源設計不單只是知識的展示,更應該是利用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例如,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設置活動、引導探究,自主探究、觀察記錄,啟發(fā)思考交流歸納以及鞏固訓練拓展遷移等方式,通過對數學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1.深度教學資源設計應有全面性。
所謂深度教學資源設計的全面性,是指教學資源的種類能夠涵蓋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也可在數學教學資源設計中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引進其他科目的教學資源,建立多媒體資源庫,將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效地整合起來,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擴充知識量,擴大視野。
2.深度教學資源設計應有自主探究性。
教師在課堂上要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應該從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出發(fā),幫助他們靈活運用已學到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交流、創(chuàng)新,這對于開發(fā)學生思維是非常有益的。
[1]鄭姝;陳玲;陳美玲.基于1:1課堂環(huán)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3,(03).
[2]石清云.課堂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J].新課程學習,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