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紅
河北省武安市邑城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把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劉向紅
河北省武安市邑城小學
所謂朗讀,就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就是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的在創(chuàng)作活動,通過朗讀可以聲情并茂地把書面語言融情于聲,從而變?yōu)楦挥懈腥玖Φ目陬^語言。即朗讀要保證充足的時間,朗讀要擴大訓練面,朗讀要與理解相互依存,朗讀要精選亮點,朗讀要形式多樣。朗讀要巧用范讀,慎用齊讀,活用多讀。
小學語文;朗讀方法;訓練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庇纱丝梢姡首x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把朗讀訓練落到實處。具體到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朗讀是一門藝術,朗讀時不僅要聲音洪亮,而且要利用聲音、聲調(diào)的變化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讓聽者受到美的感染和藝術的享受。對于小學生而言,做好朗讀訓練要明確以下幾點要求。
1.運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要讀準字音。
朗讀要用普通話來進行,而不是用方言來朗讀,也不要在朗讀中夾雜著方言。要字字清晰,讀準字音,尤其是容易受方言讀音干擾的字詞、一字多音的字詞、有著特殊讀音的人名地名等詞語,學生要特別注意,做到口齒清楚,韻尾收音完整。
2.流利朗讀,不改變文章的語言原貌。
也就是說,在朗讀中,要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復,該停頓的時候停頓,不該停頓的時候不要停頓,語言流暢,流利地朗讀,不改變文章的語言原貌。
3.有感情地朗讀,深刻理解作品。
每篇文章中都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歡喜,或悲傷,朗讀時,學生要將自己的感情灌注到作品中,與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鳴,借助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來傳達課文作者的立場、觀念、感情,力求完全表達出作者的意圖。
4.控制音量。
朗讀的聲音要控制得當,既不能小聲模糊難辨,也不能扯著嗓子喊,而是聲音要高低適當,節(jié)奏要符合課文的基調(diào),該急則急,該緩則緩。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對朗讀教學不太重視,也就不會專門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體會,只是讓學生集體讀一下或者叫幾個學生讀一下就算是朗讀了,在課堂中對朗讀教學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這樣的朗讀教學對于學生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學生的朗讀能力沒有得到訓練,朗讀水平?jīng)]有提高。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反復地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真正讓學生學會朗讀。那么,時間從哪里來呢?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要想給朗讀留出時間,教師就要少講、少說,多給學生留出實踐的機會。所以,教師要精心備課,精心設計問題,去掉那些繁瑣的分析,努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把沒有多少用處的課堂環(huán)節(jié)讓位給朗讀,“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實踐的權利還給學生”,真正發(fā)揮朗讀教學的作用,不要讓朗讀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huán)節(jié)。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讓學生正確朗讀課文,明確朗讀的要求,切實取得朗讀的成效,從而使學生樂于朗讀,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非智力因素對于朗讀教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讓學生積極參與朗讀教學,提高朗讀實效。
1.教師做好示范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睂W生對于教師有著天然的模仿心理,在朗讀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的范讀對于朗讀訓練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示范朗讀能讓學生的眼睛看到教師的神態(tài),耳朵聽到教師朗讀的聲音,親身體驗到朗讀的氛圍,這樣學生的思想感情會隨教師的語調(diào)、語氣和語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和作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在思想上產(chǎn)生強烈的碰撞,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章,提高朗讀的興趣。長期堅持下去,自然就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教師可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舒緩、動聽的音樂為背景,用寬厚的聲音朗讀出文章中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并充滿感情,使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心靈受到感染,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熱情,使學生爭先恐后地投入到了朗讀訓練中。
2.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樂于朗讀。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經(jīng)過反復的朗讀才能形成。為了讓學生保持朗讀的興奮度,教師應嘗試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樂于朗讀。朗讀訓練的形式可以分為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配樂讀、表演讀、默讀、速讀等等。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朗讀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朗讀中體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愛上朗讀,愿意朗讀,樂于朗讀,積極主動地參與朗讀。這樣的朗讀訓練形式,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朗讀與評價結合,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課堂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朗讀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將朗讀教學與課堂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朗讀士氣,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教學效率。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一句肯定的話語或由衷的稱贊和夸獎,都能讓學生產(chǎn)生被尊重、被認可的滿足感,從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如進行師評、生評、自評、互評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參與朗讀教學評價過程,并對學生適時進行激勵性評價,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對于學生讀得不好的地方,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幫助學生改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這樣的教學,肯定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