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紅
高燒讓愛子墜入無聲世界,
媽媽辭職和兒子做“同桌”
陶艷波與丈夫楊德智是大學同學,畢業(yè)后一起被分配到秦皇島工作。1992年,她生下了兒子楊乃斌。兒子的誕生承載著陶艷波和丈夫?qū)γ篮蒙畹南蛲?/p>
1993年,陶艷波和丈夫帶著8個月大的兒子回老家齊齊哈爾市探親時,兒子經(jīng)歷了一次高燒。高燒過后,陶艷波發(fā)現(xiàn),無論在兒子周圍和背后怎么拍手,兒子都沒有反應(yīng)。夫妻倆連夜帶著兒子去了醫(yī)院。沒想到,醫(yī)生的檢查結(jié)果是:楊乃斌因為高燒造成了重度神經(jīng)性耳聾。
為了給兒子治病,陶艷波和丈夫跑遍了全國各地十幾家知名大醫(yī)院,但診斷結(jié)果都是:孩子耳神經(jīng)已經(jīng)壞死!“快教孩子學唇語吧,孩子的最佳語言學習期為0~7歲,再這樣跑來跑去就把他耽誤了。”北京一位好心醫(yī)生的提醒一語驚醒夢中人。那位醫(yī)生告訴陶艷波,北京一家聾兒康復(fù)中心可以提供專門針對聾兒父母的培訓。
學唇語幾乎成了陶艷波唯一的希望,在眾人的惋惜聲中,她毅然辭去了鐵路療養(yǎng)院的工作。辭職當晚,陶艷波在筆記本的扉頁上鄭重地寫下一句話:教育乃斌是我終身的職責。
在北京那家聾兒康復(fù)中心的幾十名學員里,只有陶艷波一人是聾兒家長,其余的都是各地特教學校的老師。一個月的突擊訓練,陶艷波便掌握了唇語的基本要領(lǐng)。
回到家,陶艷波把要教兒子說的話分別寫在兒子的手上和卡片上,然后她坐在小板凳上,讓兒子坐在高一點的凳子上,母子倆的口唇保持在同一高度。她把兒子的一只手放在她的脖子下面,以便感受她說話時的聲帶是如何震動的,再讓兒子看著她的口唇是怎樣發(fā)音的。當時楊乃斌年齡小,學唇語根本不得要領(lǐng),被封閉在無聲世界里,他動不動就煩躁地哇哇大哭,甚至用手打媽媽、推媽媽,陶艷波只能默默地流淚。
一晃兩年多過去了,蒼天不負有心人,陶艷波的執(zhí)著終于換來了成效。楊乃斌4歲生日那天,看著生日蛋糕旁黃燦燦的香蕉,他伸手想摸摸,卻怎么也夠不到。突然,他回頭望著陶艷波喊了一聲“媽媽”。陶艷波一下子愣住了?;剡^神兒后,她大聲叫著在廚房忙碌的丈夫:“孩子他爸,你快來聽,我們的兒子會喊媽媽了!”打那以后,陶艷波更加耐心地教兒子唇語,楊乃斌的進步迅速。
轉(zhuǎn)眼兒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陶艷波做出一個決定:帶兒子回老家齊齊哈爾市,她要給兒子陪讀,讓兒子去正規(guī)學校讀書。當時很多親戚都覺得陶艷波瘋了,陶艷波卻堅持認為聾啞學校沒有語言交流環(huán)境,如果兒子到了那里學說話就更難了。
回到齊齊哈爾市,陶艷波帶著兒子去學校報名,盡管她認為兒子能夠說話,但面對一個沒有聽力、語言表達含混不清的孩子,校長的第一反應(yīng)是拒絕。陶艷波沒有放棄,她帶著兒子跑遍了附近十幾所小學,仍沒有一所學校愿意接收楊乃斌。
眼看時間已到9月初,適齡兒童都已入學,事情才終于有了轉(zhuǎn)機。有一次,陶艷波帶著兒子去學校說情,雖然楊乃斌聽不到校長在說什么,但他看懂了校長的表情,便拿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幅家鄉(xiāng)公園的寶塔,用含混不清的發(fā)音對校長說:“學校里你最大,如果你讓我讀書我就有學上,不然我就永遠沒機會讀書了?!眱鹤有⌒∧昙o竟能說出這番話,讓陶艷波大吃一驚。校長被楊乃斌的求學欲望打動了,答應(yīng)了他們母子的請求。不過校長也提出了疑問:“孩子耳朵聽不見,咋聽課呢?”
校長的疑問也成了陶艷波的心病。那天晚上,她一夜沒睡,思來想去,終于打定了主意。第二天早上,她帶著兒子來到學校,懇求校長同意自己跟孩子一起上學,自己來當孩子的“耳朵”。校長想了想,同意了陶艷波的請求。
課堂上,楊乃斌被安排坐在第一排,為了不擋住后面學生的視線,陶艷波從家里拿來一個小板凳,坐在兒子的旁邊。上課時,陶艷波特別忙,一邊時時提醒兒子別走神,一邊忙著記筆記。她把老師講的東西盡量多地記下來,為的是回家講給兒子聽。讓陶艷波欣慰的是,自己的工夫沒白費,兒子學習特別刻苦,成績優(yōu)異,每個學期都是“三好學生”。
母子相伴津門苦讀6年,
兒子進大學讓她欣喜若狂
2004年,陶艷波從電視里看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從國外引進了一種人工耳蝸,能大大提高聽覺障礙者的聽力。她還了解到,因幼年時期藥物過敏等原因?qū)е率數(shù)暮⒆?,佩戴人工耳蝸是最好的辦法。于是,陶艷波和丈夫賣掉老家的房子,東拼西湊了20萬元,給兒子的左耳植入了人工耳蝸。手術(shù)后,楊乃斌的左耳有了70%的聽力,能聽到3米以內(nèi)的聲音。從那以后,陶艷波更加努力地教兒子學說話。
2005年,小學畢業(yè)時,楊乃斌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為了讓兒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為了離丈夫工作的北戴河近一些,陶艷波帶著兒子來到天津上初中。
那年暑假,陶艷波帶著兒子敲開一所中學校長辦公室的門。校長看到楊乃斌左耳上的助聽器,隨口問了一句:“孩子好像聽力不好吧?”這下陶艷波慌了,她急忙掏出兒子在小學獲得的各種證書??葱iL沒吱聲,陶艷波又把兒子獲得的“書畫特等獎”證書、“游泳冠軍”證書都掏了出來。看著這些證書,校長終于說話了:“放心吧,這孩子我們收下了!”陶艷波忙不迭地連聲道謝。
然而,初中開學后的第一節(jié)英語課還沒上完,陶艷波就低頭抹起了眼淚。原因是這里的老師采用了全英文教學,陶艷波上大學時沒學過英語,老師的講課內(nèi)容她一個詞都聽不懂。陶艷波心急如焚,向英語老師請教她該怎么辦。英語老師建議她買個錄音筆,把講課內(nèi)容全部錄進去,晚上回家后,再一句一句聽錄音講給兒子聽。陶艷波按老師的建議去做了,母子倆晚上聽錄音學英語,每晚都要學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
學習上的問題在媽媽的幫助下可以克服,然而由于異于常人,楊乃斌一直都很自卑。讀小學時,因為很多家長不能接受班上有媽媽陪兒子一起上課,楊乃斌一共換了3所小學。來到天津讀初中后,每天都有母親陪讀,楊乃斌總能感覺到別人異樣的目光。這讓他無法釋懷。
讀初二時,一次楊乃斌上廁所,發(fā)現(xiàn)3個高年級的男生一直滿口臟話地說著他的媽媽如何如何。當時楊乃斌熱血上涌,攥緊拳頭就朝那3個男生沖過去。雖然那3個男生個子都比楊乃斌高,卻被楊乃斌打得流了鼻血。
后來,陶艷波知道了兒子打架的緣由,什么也沒說,卻偷偷流了大半夜的淚。這淚水有她對兒子的愧疚,也有自己對兒子的艱辛付出。后來,楊乃斌理解了媽媽的苦心:媽媽希望他做的不是等著讓社會接受,而是學著融入社會。
2008年7月,楊乃斌被天津市重點高中——民族中學錄取。楊德智擔心兒子學習壓力太大,建議陶艷波讓兒子改上普通高中。陶艷波卻堅定地說:“壓力再大都有我和兒子承擔,你放心吧!”
高中3年,因為精神緊張,陶艷波開始大把大把掉頭發(fā),頭頂禿了一大塊兒,原本不戴眼鏡的她,近視竟達到600多度。高考前,兒子的學習更加緊張了。為了跟上老師的進度,每天早晨5點半陶艷波就把兒子叫醒,帶他學1個小時英語、半小時語文,早餐之后再到學校參加正常的晨讀。每天7節(jié)課,陶艷波一堂不落地陪著兒子聽下來。為了不影響老師第二天講課的進度,每天晚上她還要帶兒子把第二天要上的課預(yù)習一遍,把那些難懂的、不理解的問題用筆畫出來,把要提的問題寫到一個小筆記本上。
高考前的一天早上,陶艷波騎著電動車帶著兒子飛快地往學校趕,因為沒有注意到路面窨井蓋被盜,電動車被絆倒了,陶艷波被甩出好幾米遠,楊乃斌也摔倒在地。楊乃斌忍痛站起來,看到媽媽手上、腿上鮮血直流,不禁又急又怕,抱住媽媽大哭起來:“媽媽,我不去上學了,我們趕緊去醫(yī)院吧!”雖然疼得直掉淚,陶艷波卻咬著牙對兒子說:“你必須去上學,快走!”看兒子不肯,陶艷波虎著臉不理兒子,楊乃斌只能一步一回頭地向?qū)W校走去。這也是他上學以來極少數(shù)媽媽缺席的情況。兒子走后,陶艷波被好心人送到醫(yī)院,左腿縫了5針。醫(yī)生讓陶艷波留院觀察,但她堅持要回家給兒子做午飯。第二天,陶艷波又一瘸一拐地陪兒子上學去了。
2011年,楊乃斌以568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河北工業(yè)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yè)。拿著兒子的錄取通知書,陶艷波欣喜若狂。
高校陪讀引導兒子獨立,
16載無聲母愛感動中國
楊乃斌學的是測量技術(shù)與儀器儀表專業(yè),這個專業(yè)是他自己選的,陶艷波沒有干涉兒子的選擇。
大學的課程更加繁重,陶艷波仍一如既往地陪兒子上課、做筆記。高等數(shù)學較難,她一個月就用掉了4個厚筆記本。陶艷波的努力又一次感動了任課老師,很多專業(yè)課老師每周會抽出固定的時間專門為他們母子“開小灶”答疑。
考慮到楊乃斌每天都要給人工耳蝸充電,學校把他寢室的電路改成24小時不斷電。母子二人每次聽課時,同學們都幫他們占第一排的座位,讓陶艷波盡量能聽得清楚些。課余時間,任課教師也經(jīng)常在家或辦公室給他們母子進行單獨輔導。通過大家的幫助,楊乃斌的成績在班里一直處于前列。
兒子進入大學后,陶艷波的教子理念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她知道,兒子即將踏上社會,必須讓他學會獨立生活,培養(yǎng)他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為了讓兒子多和同學接觸,陶艷波雖然租有住處,卻讓兒子盡量多地在學校住宿。每天晚上,她陪著兒子上晚自習到10點鐘,看到兒子回宿舍后,她再坐20多分鐘的公交車回家。
在陶艷波的苦心引導下,楊乃斌逐漸開始了獨立的學習和生活。陶艷波陪兒子讀書10多年來,謀生的擔子全部落在丈夫身上。兒子的成長也促使陶艷波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她想找份工作,幫丈夫減輕家庭負擔,也好盡快攢夠錢,給兒子的另一只耳朵植入人工耳蝸。
楊乃斌讀大二的時候,學校低價租給他們母子一間房子,讓他們在那里做快遞業(yè)務(wù),成為一家快遞公司的包裹收發(fā)代理點。碰到有同學寄包裹時,只要兒子沒事,陶艷波就會叫他過來幫忙。
大二那年暑假,陶艷波建議兒子去考駕照。楊乃斌不太理解媽媽的意圖,問為什么一定要他學會開車。陶艷波看著兒子,平靜地說:“因為以后你要像正常人一樣上班、結(jié)婚,要負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睏钅吮筮@才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于是,他用心地去學習駕駛技術(shù),考駕照的4個科目都是滿分。
陶艷波最開心的莫過于兒子能在逆境中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媽媽的引導下,楊乃斌可以正常地和人交流,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他還經(jīng)常主動幫助別人。一個同學考試“掛”了好多科,他主動提出幫那個同學補課。
在青春涌動的大學校園,青年男女互生愛慕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大二那年,楊乃斌喜歡上同系一個女孩,他對媽媽說:“那個女孩的笑容讓我想到黃金海岸的沙灘,在陽光照耀下閃著金色的光芒?!笨粗鴥鹤诱f起那個女孩一臉陶醉的神情,她知道兒子喜歡上人家了。陶艷波鼓勵兒子說:“斌斌,你有愛的權(quán)利,有了喜歡的女孩就大膽去追求,即便失敗了,也證明你有追求幸福的勇氣!”
在陶艷波的鼓勵下,楊乃斌大膽地向女孩坦露了心扉。面對表白,那個女孩反問他:“謝謝你對我的厚愛,不過你能經(jīng)常陪我嗎?”這句話讓楊乃斌頓時語塞,畢竟他還要在媽媽的幫助下,花比同學多幾倍的時間學習,確實沒有太多的時間談戀愛。
聽兒子說了他向女孩表白失敗的經(jīng)歷,陶艷波鼓勵兒子說:“人家姑娘說得對,你現(xiàn)在還沒有多少能力給別人幸福,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為將來做一個優(yōu)秀、出色的男人打好基礎(chǔ)。到了那一天,會有更優(yōu)秀的女孩看上你的!”
陶艷波培養(yǎng)聽障兒子成人又成才的事跡感動了萬千網(wǎng)友。經(jīng)過層層選拔,陶艷波最終當選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2015年春節(jié)前夕,陶艷波一家三口到北京參加了頒獎晚會的錄制。節(jié)目錄制中,陶艷波向主持人提出,希望丈夫能和她與兒子一起上臺領(lǐng)獎,因為她陪讀16年,是丈夫一個人工作供他們上學,很不容易。主持人爽快地答應(yīng)了。當他們一家人走上舞臺領(lǐng)獎時,現(xiàn)場不少觀眾都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2015年6月,楊乃斌大學畢業(yè)了,陶艷波打算讓兒子先找一份工作,能服務(wù)社會、奉獻社會。如果兒子工作以后還想繼續(xù)深造,讀研、讀博,只要兒子需要,她都會繼續(xù)陪下去。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