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這本書里出現(xiàn)“信”這個意思共有48次之多,表示誠實不欺的意思24次,可見誠實守信在古時人們心中占有多高的份量,不如大家一起來分享一個古人言而有信的故事吧!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三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就帶著他回到外公家住。
外公家是大戶人家,家里上學的孩子多,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私塾?;矢兒捅硇謧冊谒桔永锷蠈W。
外公是很嚴厲的人,私塾開學時他便立下規(guī)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yè),得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皇甫績和表兄們一塊下棋,一時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先生上午留的作業(yè)了。
外公知道后,狠狠地訓斥了孩子們,然后按規(guī)矩每人重打了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再加上已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后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lǐng),將來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績的表兄們平常都很愛護他,看到他沒有被罰,心里都替他高興??墒?,皇甫績心里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同樣的錯誤,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晌也荒芊趴v自己。
于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guī)矩甘愿受罰,不然的話就是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guī)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p>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后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yǎng)成的信守諾言、勇于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