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家長言行對子女性格形成的影響
周玉梅
(寧夏鹽池縣第一中學,寧夏 鹽池 751500)
摘要:性格是一個人重要的心理特征,對人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環(huán)境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場所之一,父母是家庭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其言行對子女性格形成深刻而持久,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認識家長言行在子女性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表現(xiàn)和相關(guān)理論知識,分析家庭教育誤區(qū)案例,總結(jié)如何科學培養(yǎng)子女性格的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父母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也是提升家庭教育質(zhì)量的重要渠道。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家長言行;子女性格;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永久的老師。所以孩子將以怎樣的形象踏入社會,是每一位家長的社會責任。家庭教育中,良好的言行會融合于其他教育的優(yōu)勢,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反之,則會消弱其他教育的功能。家長言行成為孩子效法的榜樣,模范言行成為教育孩子的表率。
(一)家長言行對幼兒的啟蒙性。幼兒對外部世界的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點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及學校教育是有區(qū)別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思想形成、智力發(fā)展、品格形成至關(guān)重要。家長是幼兒的啟蒙者,家長言行是幼兒最早的學習內(nèi)容,孩子在沒有上學之前,一切都是模仿家長的。如果家長愛發(fā)脾氣,也許幼兒也愛發(fā)脾氣,不過如果開始引導的好,幼兒就會變得比較平和,就會變成穩(wěn)定的人格個性,如果啟發(fā)引導的不好,幼兒就會變得脾氣暴躁,逐漸形成了愛發(fā)脾氣的性格。
(二)家長言行對幼兒的感染性。父母與幼兒之間的血緣關(guān)系和親緣關(guān)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幼兒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幼兒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lǐng)神會,以情通情。在處理發(fā)生在周圍身邊的人與事的關(guān)系和問題時,幼兒對家長所持的態(tài)度很容易引起共鳴。在家長高興時,幼兒也會參與歡樂,在家長表現(xiàn)出煩躁不安和悶悶不樂時,幼兒的情緒也容易受影響。所以家長在生活中的待人處事、工作態(tài)度等等,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著幼兒。
(三)家長言行對幼兒的榜樣作用。從榜樣發(fā)揮作用的機制來看,榜樣是為幼兒提供思想言行規(guī)范要求的物化模式。一般的說,由訓誨的途徑教育幼兒是長久而困難的,而由言行榜樣的途徑則是簡明易行的。古語曰“上行下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榜樣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幼兒最善于模仿,而家長則是幼兒學習和模仿的第一對象,幼兒總是喜歡模仿家長言行,以達到自我的滿足。
(一)說教誤區(qū)。家庭教育離不開說服教育,但不少家長苦惱幼兒光說不聽,原因何在呢?1.嘮叨不停。家長們雖然愛幼兒,但他們更愛說,而且是唱獨角戲。為什么幼兒不聽呢,你一邊告訴幼兒不能撒謊,一邊又萬分得意的告訴家人,找了一個什么樣的借口推辭了一個你不想?yún)⒓拥臅h,這等于變相的告訴幼兒可以不說實話,假使你總是這樣,幼兒開始蔑視你的威信。在幼兒說話時,要少說,對幼兒要少一些控制,防止嘮嘮叨叨,沒完沒了。2.言語犀利。家庭教育中,言語對幼兒的影響甚至比挨揍更厲害。日常生活中,成人隨口而出的話,如:“傻瓜,沒用的東西!”、“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钡鹊龋瑢τ谟變簛碇v,家長的話就是真理,若家長整天說一個幼兒是“傻瓜”、“笨蛋”,幼兒很可能就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幼兒的心靈是脆弱的,幼兒面對生活,最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都是幼兒精神上的陽光,反之,會足以將幼兒脆弱的尊嚴擊得粉碎,使幼兒無地自容。
(二)行為誤區(qū)。1.盲目攀比。有些家長和親戚好友聊天時,當著幼兒的面夸獎別的幼兒而貶低自己的孩子。有時一個幼兒會同時上七八個興趣班,如果幼兒經(jīng)常處于這種壓抑的狀態(tài)下,必然會喪失信心,以為家長不愛自己了,最終傷到了親情。因此,教育要因人而異,決不能盲目仿效。2.溺愛過渡。溺愛是父母送給幼兒的一份“最可怕”的禮物。因為溺愛不僅形成了幼兒許多不良的品質(zhì),而且,使他們既不懂得別人給他們的愛,也不懂得怎樣去愛別人,家長對幼兒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愛。其基本要素是關(guān)心、尊重、理解及愛兒不嬌,這種理智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力量,它教會幼兒如何去愛別人,也為培養(yǎng)幼兒愛集體、愛祖國的高層次情感奠定了基礎(chǔ)。總之,要讓幼兒知道該怎樣做和懂得為什么這樣做,只有以言傳身教的恰當結(jié)合才能實現(xiàn)。
(一)創(chuàng)造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huán)境,良好的家庭氣氛、家庭成員間的和睦,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一起討論工作和學習,家庭成員共同勞動,互相體諒照顧,成員之間互相尊重,都會使幼兒形成心平氣和、做事果斷有自信、勇敢、勤勞等良好的性格。
(二)以身為范,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我曾經(jīng)遇見過這樣的事例,樂樂是個大班的學生,她家附近的一位奶奶生病了,樂樂發(fā)現(xiàn)了就每天拿自己的零用錢給奶奶買八寶粥。她的舉動讓父母、老師很驚訝。老師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她說:“以前我見媽媽經(jīng)常給鄰居生病的阿姨送飯,很快阿姨病就好了,現(xiàn)在奶奶也生病了,我給她買好吃的八寶粥,這樣她的病才好得快”。這樣的一件小事可以告訴我們父母的言行中無形的給幼兒做了一個好表率。
(三)家長處事要嚴謹、和藹。父母在與幼兒交流時要和藹可親,而孩子做錯事時,父母與幼兒的溝通要嚴謹,同時也要有耐心,讓幼兒有悔過的機會。禁止用粗暴、辱罵的言行來懲罰幼兒。幼兒正處于一個學習能力很強、學習欲望也很高的階段,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論是非對錯,甚至搞一些破壞。面對這些,父母要有耐心、要冷靜,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為什么會這么做?”再慢慢的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形成好動、外向的性格和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強的孩子。
總之, 家庭是幼兒成長最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與幼兒不僅是血緣關(guān)系,更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guān)系,家長是幼兒最直接的榜樣,家長言行對幼兒起著言傳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因此,家長在教育幼兒的同時,要不斷的加深自身的修養(yǎng),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用健康的、良好的言行影響幼兒,使他們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雨冬.孩子最怕聽的10句話.《幼兒教育導讀》.2000年7月.
[2]新浪.讓孩子喜歡和你說話.《幼兒教育導讀》.2000年7月
[3]劉榮惠.幼兒家庭教育的幾個誤區(qū).《幼教博覽》2002年7 月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077-01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