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元 劉燕
京西古道上的村莊
五里坨是石景山區(qū)的一個自然村,村莊坐落在石景山的最西端,也坐落在著名的京西古道上。
2004年,石景山西部改造,前期調(diào)研時,范冬元隨著調(diào)研組來到五里坨村。行走在村莊的一條街一條巷一條胡同里,范冬元看到了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四合院,看到了精美的木雕石刻,看到了素面影壁,看到了帶著出檐裝飾的窗戶……眼前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柁無不浸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范冬元的心被觸動了。
范冬元到拆遷辦前,曾是個技術(shù)過硬的工程師,工科生的理性思維兼學(xué)者的人文情懷,讓他開始思考: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必然要面對的是村莊的拆除,是全部拆舊建新嗎?在村莊的拆遷過程中,我們應(yīng)該留住些什么?
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
今天,站在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前,這一切有了答案。
從2004年到2009年的前期調(diào)研,到2009年至今的石景山西部改造,11年,西部改造順利完成,村民上樓了,有著千百年歷史的村莊被夷為平地。
但是,西部改造秉承了開發(fā)與建設(shè)、開發(fā)與繼承的關(guān)系,村莊的歷史文化、村莊的古拙韻味沒有隨著村莊的消失而徹底消失,而是以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的形式保留了下來,這可謂一個創(chuàng)舉。
站在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前,古色古香的門樓,朱紅的大門,漢白玉的石墩;再往遠看,青磚圍墻,筒瓦屋脊,這片歷經(jīng)幾百年的大宅院,歲月的風(fēng)塵絲毫沒有讓它的風(fēng)韻減卻半分,在都市現(xiàn)代的喧囂中,反而顯示出一份古韻悠悠的靜美來。
范冬元手指一段泥墻說:“這一片古宅得以保存,民俗陳列館得以發(fā)展,是石景山政府、石景山人大、石景山政協(xié)、石景山文委、石景山文聯(lián)、石景山旅游委,以及石景山眾多愛好歷史愛好村莊的人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p>
在范冬元的敘述中,11年中經(jīng)歷的一些難忘場景徐徐在眼前拉開,一幕又一幕,讓人感慨唏噓。11年的努力,五里坨民俗陳列館終于建成并對外開放,范冬元敏感地抓住這期間每一個機遇,順勢籌謀,開發(fā)一個又一個項目,不斷拓展著民俗陳列館的內(nèi)容和內(nèi)涵。使它不但成為保留五里坨地區(qū)歷史、積聚五里坨地區(qū)特色老物件、供回遷居民找尋記憶的一個場所,同時也逐漸成為京西民俗活動和旅游的一個亮點。
修舊如舊,見舊如故
隨著范冬元,我們走進第一個院落。
范冬元告訴我,這所大院叫錢家大院,有兩進,是從黑石頭村整體遷移下來的,已經(jīng)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旁邊那一片四合院叫王家大院,也有百多年歷史了。
范冬元指著墻上鏤空的磚雕,指著一整根長10米的條石做的臺階,指著一扇小而精致的窗戶,指著一塊被經(jīng)年的雨水砸出凹臼的石板說:“你看,這都是老院子里的東西,我們是原封不動地搬下來的?!苯又钢?、梁、柱、柁上的一些隱約的數(shù)字或符號向我介紹:“看到了嗎?這都是當時遷移時做的符號,為了原封不動地保留老建筑的原來模樣,我們采用了編號的方式,每一根椽子每一塊磚每一扇窗戶都做了標記?!?/p>
范冬元是建筑工程師出身,他對古建筑的知識有著很深的造詣。
站在院子里,他就開始給我講承載陳列館的錢家大院以及旁邊的王家大院兩所院落的建筑之美,從格局、用料、建筑風(fēng)格、建筑文化一一說起,四合院的建筑美學(xué)在范冬元的講解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這是村建筑中的精華,我們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狈抖脑捓?,有著對古建筑揮之不去的深情?!皬倪@些磚雕中,從這些家具里,我們既可以看到工匠師傅手藝的精純,同時也可以看到老輩的工匠師傅對自己手藝的專注及精益求精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一個村莊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民族應(yīng)該傳承下去的。所以說,民俗陳列館不但保留下了有形的建筑之美,也保留下了無形的匠人精神?!?/p>
鄉(xiāng)愁一縷,長系故園
一間間展館內(nèi),藏品品類之多,讓人咋舌。老家具、老炊具、磚雕青瓦、古樸的農(nóng)具耬車、犁,林林總總,琳瑯滿目。
展品的擺放頗具匠心,走進一間間展室,就仿佛走進了一座又一座古老的宅院……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好像又回到了一個閑暇的休息日,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休閑。
這里的器物可以摸,椅子可以坐,炕可以上,鼓可以敲,就不怕弄壞嗎?
“不怕,東西就是用的,老器物的光華也是用出來的。再說,這些老物件都是村民自發(fā)捐助的,放在那里,參觀的人動手摸一摸,用一用,讓人感到親切,感到像回到自己家一樣。我們的目的就是要給那些上了樓的村里人留住一處可以懷舊的地方。”
“你看那邊,那些都是村里的老人,他們經(jīng)常會回來坐坐,幫我巡巡院子?!表樦抖种傅姆较?,大戲臺門口,槐樹下,老井架旁,我看到幾個大媽正坐在斑駁的條椅上,搖著蒲扇開心地說著話。一個大爺,手拿一個銅煙袋,磚墻下這兒敲敲,那兒摸摸。
拓展項目,打造石景山精品一日游
走出展室,過一門,眼前一亮,一片菜蔬生機盎然,辣椒、茄子、絲瓜、玉米,攀藤的、搭架的、開著花的、結(jié)著果的,一派田園風(fēng)貌?!斑@里,過一段時間會開辟成一個二十四節(jié)氣園,配合著二十四節(jié)氣,這里會有應(yīng)時的莊稼、菜蔬,會有對二十四節(jié)氣的講解。二十四節(jié)氣凝聚著我們先民的智慧,我們不能丟?!?/p>
范冬元的臉上笑意漸濃,對未來的暢想讓他稍顯有些激動。他說:“馬上,我們還要與區(qū)旅游委開發(fā)石景山精品一日游,活動路線已經(jīng)制定好——上午的活動集中在陳列館里,我們就8個院落編了8個故事,這8個故事都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由村民進行表演,一邊表演一邊就帶著游人把8個院落參觀完了,讓游人都感覺不出來這是在演戲。下午由陳列館出發(fā),經(jīng)慈善寺-雙泉寺-萬善橋-八大處七處,最后到一片石。陳列館到慈善寺之間原有一片垃圾場,現(xiàn)在我們已無害化處理完成,將來要建成清潔能源基地?!?/p>
民俗陳列館的門口,一棵500年的古樹仍然枝繁葉茂,上面的古銅鐘被哪位游人敲響,清音徐徐散開。
范冬元說:“在城市的發(fā)展過程中,傳承永遠是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是一種嘗試,一種摸索。我相信在區(qū)政府的帶領(lǐng)下,我們會把這個課題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