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蓉
(江蘇省啟東市南苑小學,江蘇 啟東 226200)
人是自我生存和發(fā)展的中心,人類一切與自己相關的活動內(nèi)容都必須以人為主體來進行,同樣的,作為學習的接受者和主要承擔者,主體性是學生作為學習對象主體的基本性質(zhì),也是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體的根據(jù)和條件,實踐證明,缺乏學生主體性質(zhì)的教學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將是令人堪憂的。而美術鑒賞教學主要是為了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從而學會美術欣賞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的美術審美判斷能力和健康的美術審美情趣,整個教學過程充斥著學生的主動學習行為,極力呼喚學生主體性質(zhì)的回歸。
研究表明,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相比,自主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更加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成長規(guī)律,而主體性則是學生從事自主性學習的根本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創(chuàng)造中,不僅充分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而且還使得他們的個性得到盡情揮灑。因此,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美術教師可以緊密結合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設計科學的前置學習任務,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考、探究、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漢字中的象形文字”這一課時,為了改變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在前置學習階段的表現(xiàn),引導學生對“象形文字”這個中華優(yōu)秀文化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探究和創(chuàng)造,讓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的自主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中盡顯無疑。具體可以設置如下任務情境,以引領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向學生出示優(yōu)美的書法作品,并引領學生進行審美欣賞和感受,之后以“尋求漢字母親”為主題,為學生設計探索“象形文字”起源、發(fā)展以及表現(xiàn)的懸念,從而讓學生進入主題明確的自主學習過程當中。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視覺性是美術課程最重要的性質(zhì)之一。美術課程教學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視覺、觸覺等感官經(jīng)驗,以增強學生的美術感知能力,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而感官經(jīng)驗的獲得過程以及感官經(jīng)驗的應用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體性學習行為不斷參與和作用的過程,因為其中必然要涉及到學生形象思維和直觀意識能力的作用。因此,作為由學生感官經(jīng)驗主導下的美術鑒賞學習,必須要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美術作品感知和欣賞的機會,鼓勵學生動眼、動手、動腦,不斷積累自身欣賞和評述美術作品的經(jīng)驗和能力。例如,在教學“畫龍點睛”這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學會利用不同材料對禮物進行美化包裝,教師設計了一個欣賞不同風格禮物包裝的活動,讓學生在此先獲得一番感官經(jīng)驗的享受,審美主體性在此也獲得完整的發(fā)揮。首先,呈現(xiàn)不同時代禮物包裝的不同特點,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認識到:讓禮物穿上更加美麗的外套是禮物包裝的發(fā)展趨勢,以激發(fā)學生的審美個性和審美情趣;其次,讓學生充分感受、欣賞各種美麗的禮物包裝,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大膽評述;最后以“母親節(jié)”為基點,讓學生說說自己為媽媽準備的禮物以及自己會如何包裝這個禮物。
評述是美術鑒賞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學生對美術作品審美結果的積淀,而整個美術評述過程不僅完整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自主性,而且還包含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認知和審美情感。而小學美術是基于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延伸開來的,所學習的鑒賞作品也大多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應當充分關注學生在生活當中的“主人翁”體驗,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關注美術鑒賞作品與社會生活的關系,讓學生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以增強學生美術評述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珍愛國寶——古代的陶瓷藝術”時,由于陶瓷藝術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瑰寶,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實際當中也接觸較多,但由于小學生年齡還小,缺乏對這些習以為常的東西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欣賞,因此,為了增強學生對陶瓷藝術的鑒賞和評述能力,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結合了現(xiàn)實當中的“拍賣”情境,讓學生現(xiàn)場對瓷中霸主“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進行自由競拍(教師已經(jīng)事先讓學生對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進行前置的自主學習)。這樣一來,整個拍賣環(huán)節(jié)緊密地結合了現(xiàn)實生活實際,而且以學生事先的自主學習作為拍賣評述的基礎,能夠讓學生的評述更加貼近實際,審美情趣獲得更大程度的發(fā)揮。
總之,美術鑒賞課重在發(fā)揮學生在美術作品感受、欣賞以及評述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美術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審美心理結構,而這些學習目標的達成,必然要保證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充分彰顯,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1]陳洛加.美術鑒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苗西如.開啟美術鑒賞課程的另一扇門窗[D].河南師范大學,2011.
[3]尹少淳.美術教育中的美術鑒賞[J].中國美術教育,1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