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娟
(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江蘇 張家港 215600)
課堂不單單是物化的教學方式,亦可以成一首綺麗的詩、一段躍動的音符、一件流光溢彩的藝術品,讓人品讀,使人愉悅,促人頓悟,激人創(chuàng)造。意味著發(fā)現(xiàn)真理、解答疑問。易簡生本課堂就是智慧與靈動的課堂,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是充滿創(chuàng)造性與拓展性的課堂。要打造易簡生本的智慧靈動的語文課堂,應做到自主探究,激發(fā)智慧;互相傾聽,啟迪智慧;動態(tài)生成,催生智慧?!办`動”的課堂,成了我一直追尋的目標。我們給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空間,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使他們的思維再次被激發(fā)、躍動起來。為此,整個課堂也呈現(xiàn)出一幅動靜結合的和諧畫面。
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用語公式化、結束語化,冷峻、刻板、枯燥,缺乏人情味和個性色彩,與新理念相吻合的評語凸現(xiàn)激勵性、針對性、靈活性,是一種肯定式、個性化的評價。教師的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切賞識性評價都會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氛圍的寬松和諧,使他們揚起前進的風帆。我堅持讓學生平等地參與進來,實行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達到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效果。通過自評讓學生們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樹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進。作為對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的有效補充,教師的評價則容易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以及需要努力的地方。這樣多元的評價方式,既關注了教師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將學生作為了評價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評價自己和他人,甚至大膽地評價老師,其學習興趣無疑會更加濃厚。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們的民主意識,又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例如,在上《象形字》這一課時,我巧妙地利用黑板上的象形字畫,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給黑白的簡筆畫穿上美麗的外衣。接著引導學生思考,聰明的古代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了哪些非常有趣的象形文字?(在教師的介紹下,教學課件出示幾個象形文字,引導學生猜測:同學們仔細看看,這些符號像什么呀?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的畫面,在優(yōu)美的音樂的渲染下,教師以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設一個課堂教學情境,讓“象形字”的簡筆畫走入學生的視線)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很好奇,他們就會主動探索其中的秘密所在。就著這樣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認一認,然后利用簡筆畫畫一畫,讓他們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認識象形文字。而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水平在這一過程中,都得到了有效發(fā)展。
與生活有效鏈接,已經成為了當下閱讀教學的時尚。很多教師以豐厚的知識引導學生走入文本,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徜徉,與文章的主人公對話,在對話中走進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用心去觸摸文字的情感,去感受文字給學生帶去的溫度。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王冕學畫》一文的時候,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注意力指向于學習對象,向他們先后出示了三幅圖畫:一幅是荷花照片,一幅是王冕開始學畫的成果,第三幅是王冕后來所畫的荷花。在引導學生進行認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討論:王冕開始畫荷花為什么這樣難看?后來為什么畫得如此的漂亮,簡直跟真的一樣?這樣一來,因為有了生動形象的畫面,而且這些畫面在學生腦海里形成了強烈的沖突,學生的興趣就被點燃了,學習氛圍也就形成了。
語文教學要以生活為基礎,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正所謂得法于課堂,得益于課外。語文的教學應該通過以人本的理念考量教學活動的開展。從大語文的角度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看,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大自然中不斷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樣一來,會使學生更多的積累在課外完成。
(1)“我閱讀,我體驗,我積累,我快樂”,這是孩子們的心聲。因此,當我們用課件出示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積累的時候,我們應該提醒自己:應該將積累的權利還給學生。我們應該給學生自主積累的時間和空間。只要有自主的積累時空,學生有興趣的知識積累的場景就有可能出現(xiàn)。
(2)單純的識記式的積累,有的時候無益于學生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才會更加有效。例如,在學習《掌聲》一課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掌聲前后的人物的變化,他們才會更加懂得關愛和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一來,學生看似在閱讀文本、積累文字,實際上也在閱讀生活這一本大書。正能量在幼小的心靈里滋養(yǎng)著學生的生命。
總之,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shù)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在于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因此,如何讓語文高效、減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龍慧貞.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科教文匯,2010(05).
[2]寧翠娥.小學語文課堂貫徹“生本”理念的途徑[J].大慶社會科學,2012(06).
[3]蔡麗贊.走進生本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光彩[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