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陽
讓責任在基層落地生根
□ 周恩陽
究竟是什么讓一個車間的“三基”工作長時間“獨占鰲頭”,答案是讓責任牢牢在基層落地生根。
□ 天津石化化工部大芳烴車間“三檢聯動”落實崗位責任。張旭 王磊 攝影報道
2014年,天津石化化工部大芳烴車間第六次被評為集團公司“三基”工作先進基層單位,在公司標桿車間評比中奪得五連冠,車間典型經驗被集團公司拍攝成專題片在系統內進行推廣。此外,車間黨支部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多個班組先后榮獲全國學習型班組、全國安康杯優(yōu)秀班組、市勞動模范集體等稱號。
在石化行業(yè)管理中,現場管理始終是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該車間結合多年現場管理經驗,推行班檢、日檢和周檢“三檢聯動”,實現PDCA閉環(huán)管理,樹立巡檢(檢查)中“發(fā)現不了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的理念,努力提高管理標準及水平,推動PDCA循環(huán)升級。
“班檢”落實班組檢查責任。班檢以《運行班組PDCA制度》為載體,對班組現場巡檢和處理問題加以明確要求,全天24小時,對裝置安全、環(huán)保、消防、氣防,動靜設備運行及衛(wèi)生狀況、現場環(huán)境狀況等,進行不間斷的檢查和糾正,有檢查、有記錄、有整改、有反饋、有考核,做到發(fā)現及時、反饋及時、處理及時,同時通報班組學習,以此形成PDCA閉環(huán)管理。
“日檢”落實工藝主管責任。日檢以《現場檢查簽到制度》為載體,將裝置劃分為A、B、C、G四個區(qū)域,各區(qū)分別由工藝技術員、設備技術員組成區(qū)域小組,按規(guī)定每小時工作時間內均有管理人員對現場直接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勞動保護、作業(yè)監(jiān)督、現場消防設施及器材管理、設備維護、現場跑冒滴漏等進行檢查、指導、整改。
“周檢”落實領導責任。周檢以《區(qū)域化管理制度》為載體,將裝置劃分為若干個區(qū)域,各區(qū)分別由主管主任對轄區(qū)內安全、環(huán)保、工藝、設備、電氣、儀表、現場等所有問題負責。各區(qū)負責人每周五進行集中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記錄在“區(qū)域問題匯總表”上,能整改的立刻整改,不能整改的限期整改或上報。各種問題分類排列,并注明責任人,做到有整改、有措施、有考核;同時,在現場顯要位置對該區(qū)責任人及職責立牌說明,極大地增強各級人員的責任心和榮譽感。
班組是一個企業(yè)組織體系中的細胞,也是各項工作的落腳點。該車間根據生產管理實際,建立“班組建設一二三”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職工工作行為,增強責任意識,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執(zhí)行力、戰(zhàn)斗力,促進班組建設上水平,全面落實班組責任。
“一個規(guī)范”建章立制。一個規(guī)范即《職工日常行為規(guī)范》,該項制度規(guī)范了從勞動紀律到勞保穿戴,從操作間用品擺放到辦公室衛(wèi)生,從操作記錄到現場工具擺放等涉及全體員工日常行為的標準。這些細節(jié)的規(guī)范管理增強了職工集體意識,職工人人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規(guī)范自己的工作行為,關愛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形成和諧管理的良好局面。
“兩項載體”豐富活動形式。兩個載體即現場包機制管理和關鍵增效點勞動競賽?,F場包機制管理采用班組承包與個人承包相結合的方式,分工段、分區(qū)域對設備進行承包?!鞍鼨C制”將責任充分落實到個人和班組,效果明顯,通過現場包機制管理,車間裝置設備完好率達到100%,主要設備完好率保持100%,靜密封點泄漏率低于0.005%,重大設備事故為零。關鍵增效點勞動競賽既是對班組的量化考核指標,也是四個運行班組“比、學、趕、超”的目標。通過對幾百個裝置運行控制點的分析,確定8個對裝置運轉的經濟效益影響大的關鍵增效點,把8個關鍵增效點的控制情況納入“比學趕幫超”活動,按班組進行統計對比,做到“班統計、周評比、月兌現”,有效提高裝置運行水平和經濟效益。
“三個掛鉤”建立激勵機制。三個掛鉤即對班組“一個規(guī)范”和“兩個載體”的考核結果與當月績效考核掛鉤、與指標創(chuàng)優(yōu)獎勵掛鉤、與年度優(yōu)秀班組推薦掛鉤。與班組當月績效考核結果掛鉤是車間根據班組績效考核排名結果,分別給予不同的獎勵,同時,為鼓勵班組之間比學趕幫超,車間對排名第一的班組,追加獎勵。與指標創(chuàng)優(yōu)獎勵掛鉤是對四個班組關鍵增效點勞動競賽的結果每月進行考評排名,分別對排名第一至第四的班組分檔進行獎勵。與年度優(yōu)秀班組推薦掛鉤是根據全年班組考核結果,排名第一的班組直接作為優(yōu)秀班組推薦上報。
如何讓班組安全學習更加豐富生動和有針對性是基層安全教育的一個難點。該車間始終將班組安全管理與生產實際緊密融合在一起,不斷豐富活動載體,固化并形成“六個一”安全活動模式。該活動貼近崗位需求,易學易記,在寓教于樂中增強員工安全意識、增長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技能、規(guī)范操作手法,給安全活動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活力。
“一個學習”理解上級要求。班組安全員在安全活動前對安全學習內容進行消化吸收,精選重點,結合本裝置的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文并茂的幻燈片組織學習,使班組成員能快速理解文件精神并吸取事故教訓。
“一個警示”提示注意事項。班組長利用10分鐘時間結合當前生產情況,針對裝置存在的隱患、近期的天氣情況、生產上須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把相關安全注意事項制作成一個幻燈片和目視化看板予以提示,為班組職工敲響警鐘,防患于未然。
“一個故事”講述親身體會。每名班組成員利用5分鐘時間輪流講述一則親身經歷的安全故事。故事案例鮮活,情節(jié)翔實,加上講述者的親身體會,使聽講的職工如身臨其境,教育深刻。
“一個傳授”教會安全知識。組織相關人員在10分鐘時間內將一條安全生產經驗或一個技術知識點以動漫形式進行講解,將操作過程或設備的內部結構進行立體展示。崗位技術人員、技師輪流講授,用FLASH、PPT或DV形式進行講解,形式新穎,直觀形象,易于職工理解和掌握。
“一個演練”提升操作技能。把仿真課件、互動式桌面演練和現場演練三者結合在一起,針對易發(fā)事故,利用幻燈片播放引導整個演練的過程。通過仿真模擬提升職工操作水平、通過互動式桌面演練明確崗位職責、通過限時現場演練提高職工的實際操作能力。三者結合,演練的真實性大幅提高,調動了職工參與的積極性,演練效果顯著。
“一個點評”增強活動實效。根據班組安全活動的要求,各級領導要按規(guī)定參加,活動后領導要結合本次安全活動或當前形勢對本次活動進行5分鐘點評。
(作者單位:天津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