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慧
追尋光的腳步
董慧慧
《紅色太行 歷史長河》杜大偉 /作
五十年前,一個清輝遍地的夜晚。
我們想象不出五十年前的月亮跟今天有什么不同,對于五十年前的人來說,那月亮大概比今天更大、更亮、更清明,也或許更朦朧。隔著五十年的距離望過去,我們看見那是一個瘦削單薄的后生,立在大山籠罩的陰影里。山風呼嘯,夜色送來一兩聲鳥鳴,四周更加沉寂。他抬頭看月,月影朦朧,迷惘得像水水的眸子。他低頭看自己,想不出下一步該邁哪只腳。他嘆息,他踱步,他徘徊,他復(fù)又抬頭,他攥起拳頭……
《祈禱平安》杜大偉 /作
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里醒來,他裝好素描本,拿上背包,開始一個人跋涉。
高原的天空藍得讓人不知所措,日光灑然,空氣是新鮮的,直擊心肺,街巷安靜。戴花花綠綠的松石,念珠、手鐲、頭飾的藏民從身邊走過。少女臉龐黑里透紅,一笑,露出白白的牙齒,整個世界瞬間被點亮了。他慢慢走,慢慢看。最多的是那些朝圣者,一步一步,磕等身長頭。
他們有的手戴護具,有的著護膝,有的跟普通藏民一樣的打扮。相同的是渾身散發(fā)的虔誠之氣。他們立定,口中念“啊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似在向藍天致敬,然后邁一步。雙手繼續(xù)合十,放到面前,再邁一步,雙手合十移到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從胸前移開,前身跟地面平行,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然后全身俯臥著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來重新開始,步步趨往心中的圣地,在整個過程中,口手并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xù)不斷。
陽光兜頭澆下。如被閃電擊中,熱淚一下子溢滿眼眶。
“哈哈哈哈—”身后傳來一串銀鈴聲。來不及躲開,一群孩童擦身而過,把人流撞開一個口子。背包掉在地下,東西滾落出來。一個頭戴紅色皮帽的孩子跑回來,幫他撿拾,臉上帶著歉意的害羞的笑,他沖孩子笑笑,意思是:沒關(guān)系。
《毛主席詩詞》杜大偉 /作
笑聲遠去?;谢秀便敝?,行至一個古舊的廟前。開門著,廊道幽深,有光從深處傳來,他循著光,一步一步拾級而上。古老的木制樓梯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讓靜顯得更靜,那光一直在前面,藏香味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又一扇門忽然打開,穿紅色僧衣的喇嘛將他引至屋內(nèi)……追隨著光的腳步攀登,在一個夢里醒來,指縫間有七彩光束流出,他從古老的隔壁中聽到了光的心跳。他聽到自己的心靈噼啪盛開的聲音。
傍晚回到朋友家時,熱騰騰的酥油茶已經(jīng)熬好。朋友問他有什么奇遇,他笑笑說沒有。整理背包,忽然發(fā)現(xiàn)最心愛的一支筆不見了,那是恩師送的,鼓勵自己好好畫畫。他一直隨身帶著,不舍得用。怎么也想不起來是什么時候丟的,就有些急。朋友安慰他再好好想想,他從早晨整理背包開始想,忽然,那個戴紅色帽子的孩子的臉浮現(xiàn)出來,一定是那會兒丟的!可那羞澀的神情無論如何也不像拿人東西的樣子?!肮?,沒關(guān)系。明天你再去那個路口,會有驚喜等你?!迸笥淹顺鑫葑忧?,拍了拍他的肩膀,“也只能如此。”他看著地面,懶懶地答一聲。
天還沒大亮,他顧不得和朋友招呼就出門了。晨風凜冽,他疾步快走,走到丟東西的路口。真有人在!他跑過去。是一位老人,站在晨光里,手搖轉(zhuǎn)經(jīng)筒,身后是白雪皚皚的山峰,連綿起伏。
“你在找什么?”
“自己”
“找到了么?”
“還沒有……”
老人的手緩緩伸向口袋。他盯著那一雙黧黑、布滿褶皺的手,仿佛魔術(shù)師,慢慢打開通往世界的一扇門。是筆。是刻著自己名字的筆。太陽突然從山后躍出 ,萬道金光傾瀉而下。他閉上眼睛,聆聽天籟從白雪深處隱隱傳來。
沒有人知道那個清晨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只知道他從藏區(qū)回來后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兩個月沒有出門,再出現(xiàn)時,就有了《祈?!返碾r形。雪山,牤牛,轉(zhuǎn)經(jīng)筒,風霜滿身虔誠滿身的藏區(qū)老人……
經(jīng)歷過巔峰體驗的人,對生命會有更加深刻的、與別人不一樣的理解。就是這些獨特的烙印,成為藝術(shù)家終生孜孜以求描繪的夢境。他們追尋著光的腳步,追尋著夢的腳步,描繪光影,描摹夢境,將瞬間定格成永恒。
《祈福》杜大偉 /作
我們見到杜大偉先生時,他年已古稀,歲月將鋒芒畢露的少年錘煉成和藹可親的老者,除了那雙炯炯有神散發(fā)著光芒的眼睛一如年少。提到藏區(qū),他笑笑。說起《祈?!?,他望向遠處,陷入深遠的回憶里。在緩慢然而有力的敘述中,那個迷惘而執(zhí)著,勤奮而悟性極高的少年從年老的軀體里飛升出來,輕靈、遼遠,緩緩升騰,升騰起一幅幅炙熱的畫面。
在畫面中,我們看見五歲的大偉登著小板凳,趴在桌前寫字,身旁外祖父溫柔的目光罩了滿身,外祖父時而手把著大偉的小手一筆一畫地寫,時而捋著胡須微微點頭,眼里都是笑意。看見十二歲的少年水汪汪的眼睛閃著光輝,那是第一次走進繪畫殿堂少年宮的興奮??匆姶髠ケ持心?,走到山腳,開始往上爬,時時駐足,畫兩筆,再爬。松柏蒼勁,山路陡峭。從翩翩少年走到壯碩中年……
黃山奇石、泰山古松,甘孜少女,板橋觀竹……石也開口,樹也說話,少女緋紅的臉頰是生命最初的悸動,孤傲入竹的鄭燮不止是鄭燮,是跟他一樣有風骨的文人……我們欣賞著大偉先生描摹的一個個鮮活的面龐,看著他們的前世今生在筆下徐徐展開。
書畫評論家介子平先生說大偉先生的人物畫“以飽墨濕筆式豐盈的表現(xiàn),已舍明暗對比之約束,卻留了透視法則的理會。其著墨率性,諳練潑辣,五墨六彩于目無全牛種天然成趣。骨法用筆于如身使臂中似已規(guī)格?!笨芍^中肯。
《嵩山清泉》杜大偉 /作
生命,炙熱強健的生命引領(lǐng)我們懷想、升騰、沉思,感受靈魂深處的律動,追著光的腳步,在離天更近的地方,找尋最璀璨最本真的歡樂。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zhuǎn)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天,閉目在經(jīng)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jīng)中的真言。
杜大偉簡介:
杜大偉,字達魏,并州閑人,并州布衣,素行齋主。山西太原人,齋號翰樂軒,素行齋。山西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太原市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太原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工藝美術(shù)師,翰樂軒畫廊主人。1945年出生于山西太原書香世家,自幼喜愛國畫,1957年考入太原市少年宮國畫組。1960年考入山西藝術(shù)學(xué)院美術(shù)系。1979年參加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xué)院專修班。一直從事美術(shù)設(shè)計工作。國畫作品《大打礦山之仗》入選山西省寫生畫展,《龍吟》入選山西書龍畫龍贊盛世畫展,《吉祥如意》入選中國書法報,山西八一書畫院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5周年全國國畫精品展,獲優(yōu)秀獎?!饵S土地上的孩子》參加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全國書畫大賽,《祈?!啡脒x西部五省中國畫展。多幅作品被海內(nèi)外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