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顥然(河南大學 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在魯?shù)婪?阿恩海姆所作的《藝術與視知覺》第九章中作者提出了影響視知覺的一個新的因素——張力?!皬埩Α辈煌谖覀冊谏钪懈兄奈锢硇赃\動,它是一種不動之動。任何物體的視覺形象,只要它顯示出類似楔形軌跡、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間的表面等知覺特征,我們就會覺得它具有視覺上的張力。在阿恩海姆看來“張力”是“不動之動”,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他從基本的張力的由來進行分析,提出的張力是在不動的式樣中感受到運動,就是大腦在對知覺刺激進行組織時激起的生理活動的心理對應物。這種張力多歸于為觀者的視線捕捉到觀看對象之時發(fā)生的心理變化。我認為張力不僅僅存在于運動及其相關動作、姿勢,張力來源于對比,只有對比才會出現(xiàn)張力。只有慢才能體現(xiàn)快的速度,只有小才能體現(xiàn)出大的體積,同樣,沒有靜止的物體就對比不出運動的張力,沒有直線的也襯托也不出曲線的張力。
解讀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
牛顥然
(河南大學 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475001)
在魯?shù)婪?阿恩海姆所作的《藝術與視知覺》第九章中作者提出了影響視知覺的一個新的因素——張力。“張力”不同于我們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運動,它是一種不動之動。任何物體的視覺形象,只要它顯示出類似楔形軌跡、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間的表面等知覺特征,我們就會覺得它具有視覺上的張力。在阿恩海姆看來“張力”是“不動之動”,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他從基本的張力的由來進行分析,提出的張力是在不動的式樣中感受到運動,就是大腦在對知覺刺激進行組織時激起的生理活動的心理對應物。這種張力多歸于為觀者的視線捕捉到觀看對象之時發(fā)生的心理變化。我認為張力不僅僅存在于運動及其相關動作、姿勢,張力來源于對比,只有對比才會出現(xiàn)張力。只有慢才能體現(xiàn)快的速度,只有小才能體現(xiàn)出大的體積,同樣,沒有靜止的物體就對比不出運動的張力,沒有直線的也襯托也不出曲線的張力。
摘要:通過學習魯?shù)婪?阿恩海姆的名著《藝術與視知覺》,對于視覺張力這一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張力,藝術作品中獲得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一個重要形式因素。當一件優(yōu)秀的作品引起人們心靈的震撼時,這時候張力就顯現(xiàn)了它的價值。本文以雕塑為主,繪畫、設計這三個方面來闡述張力在其作品中的不同藝術體現(xiàn),借助作品來多角度分析張力,從而對張力有進一步的深入理解。
關鍵詞:視覺張力;雕塑;繪畫;設計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090-01張的線條等共同形成了魯本斯繪畫技術層面的藝術張力。繪畫的主要屬性就在于它的手工性與自創(chuàng)性,這一點在魯本斯就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通常在欣賞魯本斯作品時,最先感受到的是視覺上的沖擊,緊接著就是心靈上的觸動。這種藝術效果源于他非常擅長利用色彩、線條、構(gòu)圖、筆觸等一些繪畫因素,使得畫面極富有激情和動感。如在《搶劫留西帕斯的女兒》這一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兩對男女和兩匹戰(zhàn)馬相互交錯而形成的動態(tài),能夠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運動感,他所關注的是馬匹和軀體之間色彩上的反差,表現(xiàn)的是徹底擊潰憤怒交織的激烈場面。作品構(gòu)圖呈方形,畫面中兩對男女的形象構(gòu)成了x形狀極不穩(wěn)定的混亂場面,運動與軀體的質(zhì)感造成一種狂熱的色彩交響曲。魯本斯的繪畫之所以能夠呈現(xiàn)出強烈的吸引力和偉大的生命力,是因為他在運用色彩表現(xiàn)力的基礎上,加注了自己的感情。畫面中運用了相當多的鮮紅色、活力的代表色黃色以及加入了強烈的明暗對比,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情感表現(xiàn)力,從而使畫面充滿動感和活力。
作者簡介:牛顥然,男(1989—),河南大學2014級平面設計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平面設計。
雕塑對于每一個人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遍布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地方。雕塑藝術從展示方式來看,是一種靜態(tài)藝術,“它只宜選擇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間的表情與形體運動”來傳達情感,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雕塑作品確實具有一種動感,能夠寓動于靜,破靜為動。阿恩海姆認為“一個視覺對象形狀并不僅僅是它的外輪廓決定的?!蓖ㄟ^本課的學習,讓我進一步認識魯?shù)婪?阿恩海姆的名著《藝術與視知覺》,對于視覺張力這一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利用假期有效的時間,努力的做了一些創(chuàng)作來表達“張力”在雕塑中的表現(xiàn)與運用。作品采用金屬和樹脂兩種材質(zhì)有效的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表達一種視覺上的張力。作品的立意就是試圖用材質(zhì)的效果形成強有力的視覺張力,然后在每一塊形體上又進行嚴謹?shù)耐魄?,通過形體和形體之間的對比,試圖表達自我對“張力”的一點認識。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創(chuàng)作,又對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幾位雕塑大家作品中的“張力”表達,談談個人心得。分別以亨利摩爾的作品為例,亨利摩爾的雕塑作品中,最顯著的特色就是他對空洞的把握和使用。同時也發(fā)揮到極致反映了每件作品的“張力”。觀看他的作品不管是人體、頭像還是抽象的幾何形體,作者總是出人意料地在實體中挖出空間,以顯示內(nèi)在形體的擴散與空間的存在感,從而更有力的詮釋“張力”,傳遞生命的力量。
繪畫包含的范圍很大,文章以油畫為例,談談個人對于繪畫中張力的認識。魯本斯的繪畫無論是在繪畫形式上還是在繪畫精神上都顯示出了巴洛克藝術的風格特點,是巴洛克藝術的典型代表。魯本斯的繪畫追求真實的感覺和想象力,戲劇性的構(gòu)圖、強烈的運動感、豪華的色彩、夸張的視覺沖擊力,使魯本斯的繪畫充滿活力,是對巴洛克藝術的最好詮釋。所謂“張力”,指的是自己很好地體現(xiàn)自我的繪畫風格特點的藝術家,使藝術作品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 魯本斯繪畫中的藝術張力,動勢的構(gòu)圖、奪目的色彩、夸
在平面設計中,幾乎所有的形及所有的色彩都會作用于視覺并產(chǎn)生出或延續(xù)、或收縮、或膨脹、或外射、或旋轉(zhuǎn)的感覺。這種感覺來自于形的內(nèi)部與外部力的作用。我們視覺感知到得僅僅是形狀中潛在的一種向某些方向上聚集、散發(fā)或親切的力。它不是物理的力,而是視覺心理的力,是視覺活動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之一。視覺張力問題涉及到對平面設計中形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形的外在空間結(jié)構(gòu)中的認知。廣告最直接的目的是刺激消費,毫無疑問,這個設計達到了它預期的目的,對這個標志的研讀和分析將給我們的廣告設計實踐帶來無盡的啟示。
以世界五百強之一的麥當勞公司的黃色M標志為例。同樣帶給了我們無限的驚喜,第一眼印象在廣告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標志的第一眼印象就像一個拱形的門,這種形狀的物體帶來的視覺力是向內(nèi)的,就好比圓形一樣,有一種內(nèi)旋的吸引力。每當看到這樣的標志,人就會不自覺的往里走,這就是視覺張力給銷售帶來的直接刺激。這種由視覺張力帶來的心理暗示,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它在廣告中的應用和推廣,將會為企業(yè)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
通過對雕塑、繪畫、設計等等不同形式作品的分析,發(fā)現(xiàn)在每一件藝術品中,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平衡關系,它是在靜止和運動之間建立的一種平衡。這正是各種“張力”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只有各種張力相互作用,才能使視覺藝術成為生命形式,藝術的形式才能成為有意味的形式。
參考文獻:
[1]魯?shù)婪?阿恩海姆.滕守堯 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四川人民出版社.
[2]柳沙.《設計藝術心理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3]馬建青.《現(xiàn)代廣告心理學》.浙江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