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晶 蔣文豪
圖+唐安冰 輝煌 李晶 高志相 魯思剛
三座火車站重慶鐵路的過往與未來
文+李晶 蔣文豪
圖+唐安冰 輝煌 李晶 高志相 魯思剛
有人這樣戲嘲重慶的輕軌3號線:“沒到重慶北站之前,像公車;過了重慶北站,像私車?!敝貞c北站就是平時人們常說的“龍頭寺火車北站”,雖然戲嘲有點夸張,但不得不承認,它的確是目前重慶人氣最旺的火車站。
不過,我們即將向你講述的這三座火車站,并沒有重慶北站的身影,它們是三座在重慶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或者即將創(chuàng)造出巨大影響力的火車站,與如今的重慶北站相比,有過之而不及。
英文導讀: Jiulongpo railway station lies in south Chongqing. Then people build Caiyuanba railway station. Now the government offcers have a plan for west railway station.
重慶火車南站位于長江邊,離重慶著名的藝術街區(qū)黃桷坪幾步之遙。對于許多人來說,這個火車站并不引人注目,相比于火車南站這個名字,他們更喜歡稱其“九龍坡站”,或者更朦朧地稱之為——“黃桷坪那個車站”。
這座火車站建在江邊一片平坦的灘涂上。作為山城里少見的平地,在九龍坡火車站出現(xiàn)之前,曾是一座大名鼎鼎的飛機場。
這座機場建于1939年,次年投入使用,是當時政要的專用機場,而九龍坡的得名,也與它有關。明朝年間這里的地名原為“九龍灘”。1938年4月建成九龍鋪碼頭,又改成九龍鋪。1945年8月28日,這座機場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極其重要會議——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中共領導人乘坐專機降落此地,開始了著名的“重慶談判”。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時,由于九龍鋪與“九龍坡”音相近,而且這一帶地形成坡狀,《新華日報》記者將其專機降落的九龍鋪機場報道為“九龍坡機場”。由于媒體影響巨大,且“九龍坡機場”這一名字已經(jīng)深入人心,解放后,重慶市政府索性將該區(qū)定名為“九龍坡區(qū)”。
成渝鐵路開工后,新火車站就選址在九龍坡機場場址上,是為火車南站。1952年,成渝鐵路通車,九龍坡火車站也宣告建成,鐵路交付使用當天,第一列火車就從九龍坡火車站開出。可以說,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就是從這里起步的。一直到1959年前,九龍坡站都是重慶惟一的火車站,也是重慶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據(jù)鐵路工人回憶,九龍坡站最興盛的時期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重慶最重要的貨運場站,特別是經(jīng)過該站的川黔線竣工后,九龍坡站成為整個大西南地區(qū)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由于九龍坡站就在長江邊上,九龍坡站從一開始就實行水陸聯(lián)運,一車車天府之國的貨物,從這里送入長江上的貨輪;一批批從東部來的建設者,從這里走進大西南的群山。上到國家建設、下到衣食住行,成渝線和川黔線上運送的貨物,都在九龍坡站集散、轉(zhuǎn)運。在最興盛的年代,曾有說法稱“九龍坡站一感冒,重慶市就要發(fā)燒?!?/p>
繁華總有落盡時,1959年一個新的大型火車站興起后,成渝鐵路起點站改換門庭。之后,隨著更多的新車站拔地而起,九龍坡站逐漸失去了原來的耀眼光芒。
如今再走進火車南站,站臺上空寂無人,四五根鋼軌明晃晃地通往遠方,站臺對面是并排停著的貨運列車,一捆捆鋼筋在列車上扎得整整齊齊。這里沒有火車站常見的洶涌人潮、沒有報時的廣播、沒有火車往返碾過大地的震動,只有一個個靜臥在暖陽下的火車頭。偶爾從遠處傳來一兩聲汽笛鳴響,提醒人們:這些鋼鐵巨獸只是在打盹而已。
火車南站,也逐漸從一個貨運中心,變成了人們心里的記憶和城市的痕跡。時光荏苒,它就像是一位蹣跚的老者,等待有一天讓命運宣判它的離去。
頂替火車南站地位的,正是重慶人耳熟能詳?shù)牟藞@壩火車站。
1950年,川渝兩地的報紙上出現(xiàn)了“成渝鐵路”即將開工的消息,而重慶當?shù)貓蠹埳细胁藞@壩上建火車站的新聞。之后,在某些雜志和小報上還出現(xiàn)一首《四唱成渝路》的民歌?!耙怀捎迓?,有話從頭說,四十年來說修路,派款又拉夫。刮盡了人民的血汗錢,只見他們蓋洋樓……四唱那成渝路,通車到成都......”
這些消息和民歌震動了重慶市民,40多年的向往和希望,著實吊足了人們的胃口,“鐵路”、“火車”兩個名詞在他們耳朵里磨出了老繭。但是,鐵路像啥樣?火車像啥樣?絕大部分人是模糊的。因此,重慶人盼望馬上看見鐵路、看見火車站的心情,完全可以用“毛焦火辣”來形容。
從成渝鐵路開工之日起,市民們從兩路口經(jīng)過時大都要到菜園壩瞟幾眼,天真地以為,車站大樓修好,路就自然通了,所以都眼巴巴地望著那里能一夜之間長出一座火車站大樓出來??墒?,大樓毫無痕跡可尋,只看到菜園壩外,有搬運工不斷地從長江邊的木船往岸上扛木料。不久,一座座竹篷冒出了地面?;疖囌揪烷L這樣?說好的“高大上”呢?市民們一臉疑惑。
更詭異的是,竹篷建好不久,便有一大群解放軍荷槍實彈地守在門口,卻又不住進去,仿佛那里面藏著多珍貴的寶貝。
這些竹篷到底是何方神圣?一些膽大的市民偷偷去看了那些竹篷:墻壁均用竹席圍成,一根鐵絲也沒有;每隔2米就有個小小的方形洞口,從洞口往里看,枕木搭成的床鋪沿兩邊墻壁各兩排,中間是1米多寬的人行道……這到底是什么東西?急欲知道答案的市民從車站的木料綁扎工那里多方打探,才知道,原來竹篷竟是“監(jiān)獄”,里面的3000余名囚犯便是菜園壩火車站的建站工人。一時間,菜園壩成為了重慶人生活中的一個“禁區(qū)”。
不過出乎人們意料的是,菜園壩火車站的建設風平浪靜,很快便完工,并立刻成為重慶的運輸中心。50年來,歷經(jīng)了好幾次改造,始終穩(wěn)坐重慶火車站的頭把交椅。直到2008年,全國鐵路大面積提速,12對由重慶菜園壩火車站始發(fā)或中轉(zhuǎn)的列車變更到重慶北站,人氣才開始在菜園壩逐年散去。
不過,與九龍坡火車站不同,隨著高鐵時代的來臨,菜園壩火車站又要經(jīng)歷更大的改造了,這一次,幾乎是推倒重建。而且,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成渝高鐵客運專線將??吭诓藞@壩。
2010年9月,由德國HPP公司領銜的菜園壩火車站改造設計方案通過評審。按照這一設計方案,改造后的菜園壩火車站,站場主體是一棟上部鏤空、類似銅錢的圓形建筑。一條大型步行通道,將建筑從地面平層對穿。在圓形建筑內(nèi)部中間區(qū)域,通過電梯,直通到地下的火車站臺。整個主體建筑分為兩層,其規(guī)模幾乎將現(xiàn)在的廣場占完。
車站建成后,進入菜園壩的火車在龍家灣隧道附近便通過下穿隧道進入地下站臺。也就是說,改造后的菜園壩地區(qū),在地面再見不到軌道。同時,圓形主體建筑面向長江一側(cè)出口將修建兩座過街天橋,乘客出站后可直接步入大型親水廣場公園。
但好事多磨,由于施工難度過大,2013年,原始方案進入調(diào)整期,新的方案也還不明晰,而2015年成渝高鐵客運專線正式投運時的停靠車站也從菜園壩站暫時改為重慶北站。
菜園壩火車站,何時能迎來自己的涅槃,時間依舊成迷。
不過,無論改造與否,菜園壩火車站也只能去爭第二把交椅,未來重慶鐵路真正的“扛把子”將是重慶西站。
據(jù)市交委介紹,重慶今后最大的客運火車站并不是新重慶火車站,也不是重慶北站,而是計劃建設中的重慶西站。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令張騫出使西域,此后,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yè)往來迅速增加。19世紀末,德國地質(zhì)學家李希霍芬將張騫開辟行走的這條東西大道命名為“絲綢之路”。這條在大漠中蜿蜒曲折的“絲綢之路”,從此成為歷史的坐標。商隊駝鈴,戰(zhàn)馬嘶吼,在這條古道上響徹了一千多年。
如今,這條已靜靜躺在歷史長河中的“絲綢之路”,被一聲火車汽笛喚醒。一條連接中國重慶和歐洲的國際貿(mào)易鐵路“渝新歐”線全面開通,將中歐財富血脈緊密串連。
左頁圖:菜園壩火車站獨特的立體結(jié)構(gòu)常令外地司機一頭霧水。
右頁圖:火車西站將是未來“渝新歐”鐵路的始發(fā)站,這條鐵路將從重慶一路貫穿到德國杜伊斯堡碼頭。
承接這條鐵路的,便是未來重慶西站。據(jù)了解,今后的西站將是到昆明、襄樊、蘭州等方向的始發(fā)站,也就是蘭渝、襄渝、渝黔、渝昆和成渝鐵路的始發(fā)終到站。它將有31個站臺面、33條到發(fā)線、16個站臺,站房綜合樓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以內(nèi),立體布局鐵路客運主站房、長途汽車站、公交首末站、軌道、出租候客區(qū)、社會車輛停車場等設施。
為滿足遠期渝昆鐵路等鐵路客運線同時引入的需要,重慶西站站房最高聚集人數(shù)可達15000人,分為五層,其中地面兩層將作為鐵路主站房候車廳,地面層中間設置鐵路站臺、售票大廳,站臺前設置站前廣場,廣場兩側(cè)設置長途汽車發(fā)車場、公交首末站及公交??空尽5叵仑撘粚釉O置鐵路客流集散大廳、軌道購票廳。地下負二層和負三層將與地鐵連接。
該站建成投用后,將以鐵路為主,成為集火車、長途汽車、公交、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成為西部規(guī)模最大的火車站。左右頁圖:除了這三座車站,重慶還有數(shù)十個大大小小的火車站,發(fā)揮著各自獨特的作用。
小貼士
重慶還有這些火車站
1.火車北站
特點:重慶惟一的特等火車站。
重慶北站,俗稱龍頭寺火車北站,設在重慶市渝北區(qū),是目前重慶兩個主要鐵路客運站之一和目前重慶規(guī)模最大的鐵路客運站(未來次于重慶西站)。
為衡量車站客貨運量和技術作業(yè)量大小,以及在政治、經(jīng)濟和鐵路網(wǎng)上的地位,它們被劃分為不同等級,稱為車站等級,為“特等”到“五等”共六個級別,重慶北站便是重慶目前惟一一座特等火車站。
2.沙坪壩火車站
特點:未來重慶惟一一個集高鐵、軌道交通、公交等多種交通工具為一體的立體換乘中心。2011年5月,為重慶服務了32年的沙坪壩火車站封閉,為市民服務了32年的綠皮火車將正式推出歷史舞臺。沙坪壩火車站建于1979年,曾經(jīng)叫重慶北站,后來火車北站修好后,沙坪壩火車站讓出了這個名字。當年,能夠在沙坪壩火車站工作是很多鐵路職工夢寐以求的事情,可見其站曾輝煌一時。
如今,沙坪壩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在原沙坪壩火車站地址上進行興建,以后這里將是重慶惟一一個集高鐵、軌道交通、公交等多種交通工具為一體的立體換乘中心。而備受關注的成渝高鐵客運專線進入重慶主城的第一站,就設在這里。
3.永川東站
特點:成渝高鐵客運專線最大站點
即將在2015年6月投入使用的永川東站位于重慶市永川區(qū)瓦子鋪,東距重慶主城約56公里,西離成都約276公里,是成渝高鐵客運專線沿線上最大的站點。
永川東站候車大廳規(guī)劃為矩形,外觀設計舒展大氣,線條簡潔流暢,流動向上的立面猶如從城市里生長出來一樣,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細疏的韻律和節(jié)奏變化,抽象于清雅脫俗的竹子和肥美富饒的茶韻,極富地域特色。
Three Important Railway S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