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
為戒酒干杯
◎安東
張樂平,漫畫家,三毛之父。《三毛流浪記》從大餅油條開始,也符合張樂平的性格,他愛吃,善飲,對生活充滿了熱愛。
張樂平不僅愛吃,而且能燒一手好菜,他在身邊的朋友圈中,廚藝小有名氣。他所做的津白冬筍炒腰花,口感脆嫩,不遜名廚。他還有一道拿手菜,將豬小腸套入大腸,兩頭扎好,蒸熟了煙熏,切片蘸醬油吃,肥而不膩。有時摯友親朋來家中做客,他興之所至,往往親自掌勺,保姆只能在一旁打下手。他常去一家叫“老正興”的餐館,所有的服務(wù)員和廚師都認識他,他也能一一叫出他們的名字。老正興的紅燒青魚肚、紅燒劃水、草頭圈子、油爆蝦、醬爆鱔背都是他中意的菜肴,吃到興起,往往還會與廚師探討一下做法。
張樂平所畫的《三毛流浪記》,妙趣橫生,他本人也有許多讓人忍俊不禁的趣事??箲?zhàn)時,他拉年輕的黃永玉陪他喝酒聊天,常去一家統(tǒng)共只有兩張半邊桌子的燉貨店,先要一小碟切碎的辣味燉牛肚,然后顫巍巍地去隔壁酒鋪端一杯白酒過來。聊會兒天,張樂平就會呷一口酒,舒一口氣,然后舉起筷子夾一小塊牛肚送進嘴里。黃永玉不喝酒,來一筷子之后,一邊聽張樂平說話,一邊空手道似的對著這一小碟東西默哀。第一杯酒喝完了,張樂平起身去隔壁打第二杯,黃永玉趁此機會,兩筷子就掃光了那個可憐的小碟子。張樂平顫巍巍端著酒回來,發(fā)現(xiàn)碟空如洗,不禁愴然道:“儂要慢慢嚼,嗬!”然后又去燉鍋旁再要了一碟牛肚,這次學(xué)聰明了,極端警惕黃永玉筷子的動向。
比起吃,張樂平更愛喝酒,先是喝白酒,后來身體不好了,又改喝黃酒,家鄉(xiāng)海鹽出的一壇十五公斤的黃酒,他一壇接一壇地喝。喝酒給了他畫畫的靈感,他常常是在吃過飯,喝好了老酒之后,這才帶著幾分醉意開始畫三毛。
一個美食家,喝酒或許不講究菜的數(shù)量,質(zhì)量卻不能馬虎。張樂平喝酒,有時一個荷包蛋佐酒即可,但這個荷包蛋頗有門道:要兩面煎,蛋黃要軟,不能老,卻也不能流黃,因為流黃會腥,而老了口感會干。荷包蛋做好后,加醬油和少量的水煮湯,還要撒上蔥花,最后雞蛋下酒湯拌飯。
張樂平晚年患病長期住院,每隔幾天總要找個借口向醫(yī)生請假,醫(yī)生護士都明白:老張這是又要溜出去喝酒了。有時實在出不去,他便暗示兒子:“明天帶個熱水瓶來?!逼鋵嶀t(yī)院有熱水瓶——兒子明白他的意思,第二天便帶了一熱水瓶的黃酒過來。張樂平眉開眼笑,連忙讓護工幫他藏到床底下。甚至到他昏迷時,醫(yī)生呼喚的也是:“老張,好起來喝酒了!”
張樂平嗜酒,妻子頗有微詞,二人生活的主旋律便是針對喝與不喝的辯論。有時張樂平與幾個朋友在家中喝酒,妻子勸他少喝,他礙于面子不好發(fā)火,便舉杯提議:“好了好了,戒酒了!來,為戒酒干杯!”
責(zé)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