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綰綰 部分圖片由美術館提供
協(xié)信當代美術館一門之隔,兩個世界
文圖+綰綰部分圖片由美術館提供
開啟購物模式或者跟朋友們吃吃喝喝一番,這原是逛商場最司空見慣的模式。但如今越來越多文化空間開始潛入商場,逐漸打破人們固有的思維模式,像比較先鋒的上海等地已有文商結(jié)合的成功先例。
也許是順應趨勢,火熱六月,解放碑協(xié)信星光廣場開業(yè)之際,入駐其中的協(xié)信當代美術館也隨之對大眾開放。從川流不息的人群里突然抽身到一處靜默之地,很難不產(chǎn)生“一門之隔,兩個世界”的感覺。美術館就像夏季里的一抹清涼灑向商場的上空,身臨其間,好似連心里的躁動也逐步消逝。
作為一處藝術場所,并不需要浮夸的門欄,只是很低調(diào)地躺在商場一角,如果不是有一顆熱愛藝術、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心,很可能與它擦肩而過。進門后入眼的第一座雕塑《人生百態(tài)》便很獨特。打聽方知創(chuàng)作者從外地來重慶,感受到索道、地鐵等交通工具里神色各異、身份有別的人群,于是靈感爆發(fā),塑造了這組包括“棒棒”、學生、白領、土豪、農(nóng)民工在內(nèi)的作品,從“棒棒”卷起的褲邊、土豪的金磚手機、小偷的尖刀到農(nóng)民被壓彎的腰板……各個角色活靈活現(xiàn),好比一個濃縮的社會。更有趣的是創(chuàng)作者本人形象也在雕塑組中,更增加了一份反思的力量。
另一組《寶貝回家計劃》雕塑也引人注目,十幾個兒童低頭啜泣、搓揉眼睛的造型排成一行,它們是藝術家圍繞拐賣兒童話題展開的創(chuàng)作。找不到父母的孩子無助、難過,一組這樣的孩童擺放在一起極有震撼力,喚起人們對走失兒童的關懷。聽聞這位藝術家已走訪好幾個兒童走失家庭,正在籌劃相關紀錄片,到時將會在美術館內(nèi)播放。
雕塑和美術畫作無疑是整個美術館的主角,它們大都出自青年藝術家之手。美術館目前合作的藝術家有20位左右,包括四川美術學院駐留藝術家及來自西南民族大學等院校機構(gòu)的優(yōu)秀藝術家,“給年輕人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同時也為商場帶來美感,注入更多和諧的藝術與正能量,何樂而不為!”館長說道。所有作品看似隨性,卻又井然有序。創(chuàng)作前藝術家們除了靈感的偶然迸發(fā),還需要對選題有獨到見解。所以我們在各個角落所見之作無一不寓意深刻,而每位藝術家不同的個人特質(zhì),帶來的作品便各具千秋,像《歸》《食品安全計劃——草莓》等跟當下熱點有關的雕塑意義非凡,而《等愛》《烈日下的向日葵》等畫作淋漓盡致地凸顯濃烈或清雅的文化情懷。
一件件作品皆散發(fā)出或歡快,或憂郁,或神秘的氣息,這樣的設計與藝術也延展到了館外,一組大型《吊腳樓》雕塑從商場的一樓延伸到三樓,古風古韻,為現(xiàn)代元素添了一抹復古風情。用藝術家的話說,雕塑不是孤立的,當它們擱置在與之相適的空間里,就會變得更加靈動,富有生命力。游走于各層,時尚外型的少女、吹氣泡的卡通等雕塑穿插在商場。修長都市女生系列名為《情竇初開》,創(chuàng)作者原指向少女內(nèi)心無限的浪漫與情思,貫穿在商場空間則尤顯青春動感。因為有了獨特的空間襯托,雕塑往往超出了藝術家們本身的設想,被賦予了更完整的意義。
觸碰著商場門口形似宮崎駿作品中龍貓的《小仙家族》,它們是藝術家構(gòu)想的仙人掌娃娃,長著翅膀與觸角,寓意我們天真地成長,但漸漸被社會磨煉得有了刺,懂得自我防衛(wèi),最后長出小翅膀,隨時可為夢想信念高飛。不得不驚嘆于藝術家們的才華,在繁華中疲憊了,駐足美術館,跟藝術來一次心靈的碰撞,頓覺悠然。
左右頁圖:協(xié)信當代美術館隱匿在協(xié)信星光廣場內(nèi)部,年輕藝術家們的雕塑、畫作錯落有致地安放在館內(nèi),而他們的藝術設計也延伸至整個商場空間。
在這個公益性質(zhì)的美術館里,時尚、幽默、深沉、懷舊等風格充滿整個空間,并延至商場。走進每一件作品,感受它們背后的故事,發(fā)現(xiàn)藝術如此可愛與親近。
地址:渝中區(qū)解放碑協(xié)信星光廣場L112。
最難忘的特點:第一期“藝術課堂”活動已圓滿結(jié)束,藝術家們講解雕塑、繪畫等藝術知識,并現(xiàn)場指導大家創(chuàng)作,可免費參與,會有意外收獲哦。以后館內(nèi)還將舉行更多類似活動。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incere Art in Starlight Plaza